xx炼油配套柴油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6 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和弧坑等缺陷。 对接焊缝咬边深度须小于 ,连续长度小于 100mm,两侧总长不超过该焊缝的10%。 罐壁纵 缝不得有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罐壁纵缝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深度不得大于,连续长度不大于 10mm,总长不大于该焊缝的 10%。 罐底边缘与罐壁间的内侧角焊缝应有圆弧过渡。 对接焊缝余高应符合: 板厚( mm) 罐壁焊缝的余高 罐底焊缝的余高 纵 向 环 向 δ≤ 12 ≤ ≤ ≤ 12<δ≤ 25 ≤ ≤ d) 焊缝缺陷修补 罐体焊缝修补长度不小于 50mm,必须按焊接工艺进行。 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二次,当超过二次时须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 e) 罐体无损 检测 罐体无损检测的标准为《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4730— 2020) III级合格。 罐底弓形边缘板,每条对接焊缝的外端 300mm,应进行射线检测。 罐底边缘板 与 底圈壁板 的 T型接头 ,在罐内及罐外角焊缝焊完后,应对罐内角焊缝进行 磁 透检测,在储罐 充 水试验后, 采用同样方法检验,检测结果符合 JB/T4730— 2020标准规定的 I级合格。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7 底板三层钢板重叠部分的搭接接头焊缝 根部焊道 焊完后,应沿三个方向各 200mm范围内进行渗透探伤 , 检测结果符合 JB/T4730— 2020标准 规定的 III级合格 ; 全部焊完后进行磁粉 检测, 检测结果符合 JB/T4730— 2020标准 规定的 III级合格。 罐壁纵向焊缝无损射线探伤 ( 1) 底圈壁板当厚度小于或等于 10mm时,应从每条纵向焊缝中任取 300mm进行射线检测,当板厚大于 10mm小于 25mm时,应从每条纵向焊缝中任取 2 个 300mm进行射线检测,其中一个位置应靠近底板。 ( 2) 其他各圈壁板,当板厚小于 或等于 10mm 时,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板厚不大于 1mm时可视为同等板厚),在最初焊接的 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 300mm 进行射线检测。 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在每 3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 300mm进行射线检测。 ( 3) 当板厚小于或等于 10mm时, 25%的 T 字缝应进行射线检测,当板厚大于 10mm时,全部 T 字缝进行射线检测。 罐壁环向焊缝无损射线探伤 罐壁环焊缝的射线检查除 T 型焊缝外,每种板厚(以相焊件较薄件的板厚为准),每种接头型式,在最初焊接的 3m焊缝内任取一个射线检查点(不考虑焊工人数),然后对每种板厚,每种接头型式的焊缝每 60m长及其余数内各取一个射线检查点。 f) 扩探 当射线探伤发现不合格时,应在该探伤长度的两端延伸 300mm作补充探伤,但缺陷的部位距离底片端部 75mm以上者可不再延伸。 为延伸 部位的探伤结果仍不合格时,应继续延伸进行检查。 罐体排板图及探伤位置图应在材料供应部门采购钢板到货后及时绘制。 油罐防腐 设计要求:防腐除锈等级为 级。 油罐内部防腐:油罐底、壁板、顶部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8 结构 涂料 遍数 每遍干膜厚( 181。 m) 备注 底层 0363 导静电防腐涂料 2 > 40 铁红 面层 0364 导静电防腐涂料 3 > 40 白色 合计 5 > 200 油罐外部防腐:油罐顶和壁 结构 涂料 遍数 每遍干膜厚( 181。 m) 备注 底层 环氧富锌底漆 H5261 1 > 40 中层 环氧云铁中层漆 H5262 2 > 40 面层 丙稀以聚氨酯 SB9917 3 > 40 银色 合计 6 > 240 罐底部分 材料 结构 干膜厚( mm) 备注 煤 焦 沥青 底漆 — 面漆 ≥ 黑色 罐体试验 a) 罐底严密性试验:油罐罐底板焊接完毕,应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 53Kpa( 5400mmH2O),无渗漏为合格。 b) 补强圈检漏:在罐体试水前,补强圈应用 ~ 的压缩空气进行焊缝检漏,无渗漏为合格。 c) 罐体充水试验注意事项: 所有附件及其它与 罐体焊接的构件全部完工,并检验合格; 试验前,所有与严密性试验有关的焊缝,均不得涂刷油漆;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9 试验中,如基础发生不允许的沉降,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 充放水过程中,应打开透光孔; 引起温度剧烈变化的天气,不宜作固定顶的强度,严密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 d) 试 验步骤 注意 : 述步骤进行罐顶稳定性试验时 ,若负压值达 687pa 时 ,罐顶可能有渗漏 ,应先做罐顶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检查出渗漏点 ,自理完后再继续做罐顶稳定性试验 .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概述 柴油中间罐 区 的设备安装 工作量 主要是安装 6 台泵。 安装技术措施 打开罐顶透光孔,并封闭 其余管口,进行缓慢充水 渗漏,放水处理后重试 无渗漏,充水到设计 最高液位,停止充水,并保持 48h 罐壁无渗漏、 无异常变形 罐壁的强度及严密性 试验合格 关闭透光孔,并安装 罐 顶 U 形管压力计 缓 慢 放 水 罐顶压力计负压达 500Pa 时停止放水 罐顶无异常变形 稳定性试验合格 打开罐顶人孔,并调节罐内水位至离最高设计液位 1m 关闭透光孔,进行缓慢充水 罐顶压力计正压达到了2200Pa 停止充水 渗漏,处理后重试 罐顶无异常变形, 焊缝无渗漏 罐顶强度和严密性 试验合格 打开罐顶人孔, 排尽罐内积水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 开箱检验 设备开箱检验应由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监理、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进行。 开箱检验应在合适的地点进行,若在露天场地开箱时,必须有妥善的防雨、雪等措施。 开箱使用专用工具,并仔细、认真,确保设备及零部件不受损伤。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输油泵,安装前可不作解体检查。 泵生产厂不要求解体; 出厂日期在制造厂质量保证期内 泵进出口原密封完好,盘车无异常声响,外观检查无缺陷。 当电机有下列情况时应做抽芯检查 出厂日期超过制造厂质量 保证期限; 当制造厂无质量保证期限,出厂日期超过一年; 露天场地长期存放,或遭水浸泡; 经外观检查或电气实验,质量可疑; 开启式电机经端部检查有可疑现象; 试运转时了,有异常现象。 设备开箱检验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检查包装箱号、箱数及外观包装完好情况; 按装箱单检查随机资料、产品合格证、零部件及专用工具是否齐全,零部件有无明显缺陷; 对设备的主体进行外观检查,其外漏部分不得有裂纹、锈蚀、碰伤等缺陷; 对主机及零部件的防水、防潮层包装(若有),检验完成后要 进行恢复,安装时再拆除; 机械的转动和滑动部件在防锈涂料未清洗前,不得进行转动和滑动; 对设备检查和验收后,应作好检验记录;对备件和随机工具应造册,双方签字,并办理移交手续。 验收后的设备及零部件应妥善保管,以防丢失或损坏,对设备的出入口法兰均应合理封闭,以防异物进入。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1 凡随机配套的电气、仪表等设备及配件,应由各专业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妥善保管。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备内部质量问题,应及时与相关 单位 研究处理。 基础验收与处理 基础的交接验收应有工序交接资料,基础上应有明显的标高基准线、纵 /横中 心线。 基础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以上。 基础承重面应预留出垫铁高度,预留高度为 40~ 70mm。 对基础的各部尺寸进行复查应符合下表。 基础尺寸允许偏差 序 号 检 查 内 容 允许偏差 (mm) 1 基础纵横中心线与设计轴线间距 10 2 基础承重面水平度全长 177。 10 3 基础上平面外型尺寸 177。 20 4 预埋地脚螺栓 标高 (顶端 ) +20 0 中心距 (在根部和顶部分别测量 ) 177。 2 5 预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 10 深度 0 +20 孔壁的铅垂度 (全深 ) 177。 20 基础处理 设备安装前需灌浆的基础表面应凿成麻面,麻点深度不少于 10mm,密度为 3~ 5点 / dm2,与 锚板接触 的表面应平整洁净。 垫铁放置处周边 50mm 范围内基础表面需铲凿平整,保证垫铁与基础接触良好,铲平部位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 2mm/m; 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或水浆应清除干净; 设备安装前被油污的混凝土层应铲除。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 设备就位、找平、找正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前对基础尺寸进行最后复查,同时将实物与安装图纸和基础尺寸进行对照,如有偏差较 大影响安装时,及时联系相关单位研究处理; 检查设备地脚螺栓的规格、数量及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垫铁的规格、数量及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设备的技术资料及出厂组装、试验记录是否齐全; 检查设备底座与二次灌浆层相接触的底座底面应光洁、无油垢、无油漆等。 垫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垫铁放置时应检查基础表面平整度,每个地脚螺栓两侧应放置一组垫铁,在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垫铁组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垫铁应垫在设备底座筋部下面。 斜垫铁应放在平垫铁上面; 垫铁放置应平正,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 10~ 30mm, 斜垫 铁 露出 10~ 50mm。 平 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 中心。 每组垫铁不应超过三块,如基础标高较低时,应采用较厚的垫铁; 单机试运行正常后,垫铁的两侧应点焊固定,然后进行灌浆、抹面。 选择吊点时,注意不得使设备接管或附属结构因绳索的压力或拉力受到损伤,就位后必须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设备就位应慢吊轻放,并注意保护地脚螺栓的螺纹部分不受损伤。 设备调整时,用垫铁或螺纹千斤顶将设备底座垫起,进行初步找正、找平。 其底座纵横中心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设备底座安装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平面位置 标高 1 与其他设备无直接联系时 177。 5 177。 5 2 与其他设备有直接联系时 177。 2 177。 1 设备初找后及时进行地脚螺栓孔的灌浆工作,进行螺栓孔灌浆时,注意检查不得使螺栓歪斜以影响设备安装精度。 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3 地脚螺栓灌浆混凝土达到 75%设计强度后撤去临时垫铁,改用正式垫铁。 泵安装找正 泵安装找正前应做下列复查: 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泵体不应缺件、损坏和锈蚀,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和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泵与基础纵横中心线允许 偏差为177。 5mm;泵与基础标高允许偏差为177。 5mm。 泵组安装找正 泵找正后,应以泵为基准将电动机与泵找正。 找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联轴器允许的偏差 序号 联轴器外径 ( mm) 允许偏差 径向位移 a(mm) 轴向位移 Q(mm/m) 1 80~ 106 ≤ ≤ 2 130~ 250 ≤ ≤ 3 315~ 475 ≤ ≤ 4 600 ≤ ≤ 电动机安装找正 电机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 当电机机座与基础架可靠接触后,应将基础框架接地。 电机底座上部的垫板应进行研磨,垫板与机爪间的接触面应达到 75%以上,用 塞尺检查,大中型电机不得塞进 5mm,小型电机不得塞进 10mm。 用精度 ,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动机水平度允许偏差 方向 允许偏差( mm) 纵向 177。 横向 177。 基础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层的灌浆工作一般应在垫铁隐蔽工程检查合格,设备的最终找平、找正后 24hxx 炼油配套完善(产品升级)工程柴油中间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4 内进行,否则在灌浆前应对设备的找平 、 找正数据进行复测核对。 安装就位 的 设备具备二次灌浆条件 后及时办理工序。xx炼油配套柴油罐区及库区公用变电所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2检查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情况,如有间隙, 调整转辙器的位置或连接杆长度,直到尖轨密贴,然后固定转辙器。 2轨道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 +50mm。 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 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 +5mm。 2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 +50mm。 坡度误差 50 米内不超过+1‰。 2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 2
2 分钟内赶到号客房现场。 — 到达现场当大堂经理用磁卡钥匙打开房门后,同其他人员用灭火器对模拟火灾现场做出扑救动作。 — 接到疏散通知后,同其他人员检查报警楼层及上下两层客房客人是否已安全疏散(检查房门应贴上有 ○ ,说明客人已安全疏散)后撤离。 二级火警 — 工程部经理通知本部门义务消防员到报警部位进行扑救。 — 各机房职守人员要认真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运行异常要及时通报部门经理。
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 留设方法。 24 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 十三、如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抵触
编制深度 方案编制深度为工程可性行研究阶段。 按照设计深度要求,提出水土保持方案及投资估算。 方案设计水平年 该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本阶段土建施工期初定为 13 个月( 2020 年 11 月~2020 年 11 月),设计水平年定为工程完工后的第 1 年( 2020 年)。 11 3 项目 及项目 区概况 项目 概况 项目名称: XX 市 XX 泵站咸期供水配套工程。 工程位置 : 本工程位于
1,符合 amp。 PoE) 数量: 2 台。 Cisco Catalyst 6509 的优点 : ? 最长的网 络正常运行时间 利用平台、电源、控制引擎、交换矩阵和集成网络服务冗余性提供 1~ 3 秒的状态故障切换,提供应用和服务连续性统一在一起的融合网络环境,减少关键业务数据和服务的中断。 ? 全面的网络安全性 将切实可行的数千兆位级思科安全解决方案集成到现有网络中,包括入侵检测、防火墙、
a) 该做什么 ; b) 需要什么资源 ; c) 谁来负责 ; d) 什么时间完成 ; e) 如何评估效果。 管理体系变更策划 当公司决定对 质量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进行变更时,应以有计划和系统的方式提出,应考虑到: a) 变更的目的及潜在后果 ; b) 质量 管理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 c) 可获得的资源 ; d) 职责权限的分配及再分配。 相关文件 . 《风险与机遇 管理程序 书》 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