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教育局课改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内容摘要:

教研职能的转变,即教研内容由“文本教研”向“课程教研”转变。 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了教师课程再生意识,提高了教师课程再生的能力。 二是教研指导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本的合作、互助式的教研形式。 三是教研组织形式转变,以校本教研为主要途径,以片区、学校联动为主要方式。 全面推行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引导中心小与村小、课改年级与非课改年 级整体联动,统筹 xx 所县级示范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鼓励中心小教师走教村小,组织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送课下乡等,加强了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了群体优势,使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6 取得实效。 我们按照《 xx 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意见》和《 xx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组织课改实验,严格实行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坚持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把握五个原则,即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原则,与原有活动课相结合的原则,与学生生活经验、兴趣和多样化学习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和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 则。 我们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各校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三 ) 树立新的评价观,为课改实验正确导向 为了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我们出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初步建立了以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多元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小学主要学科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即:口试与笔试结合,单项与综合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学业成绩与综合素 质结合。 根据测评内容的不同,灵活恰当的选择评价方法。 在评价表述上,采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式,以便明确等级,了解特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进步,促进发展。 教育局研究并统一印制《学生成长记录册》,各中小学建立起学生成长档案和成长记录袋,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中招生考核范畴,真正构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 7 系”。 在教师评价方面,我们明确要求各校建立教师业绩档案,青年教师要建立学习培训和成长记录,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发展。 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我们还制定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六认真”要求》、《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名师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和办法,完善了名师电子信息档案库,正在进行名师教育思想的梳理、提炼和结集编印工作。 在学校评价方面,积极优化中小学校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全面推进课改,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将全县中小学分为三个层次,明确各层次学校的目 标任务,不同层次学校的各项内容赋不同的值,评价结果以 A、 B、 C、 D 四个等级呈现,极大地调动各层次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四 ) 强化区域教育优势,凸显 xx 教育特色 特色教育的本质是学校或区域教育的个性化,它的主要标志是办学理念的个性化。 xx 县基础教育在课改中求创新,初步呈现出五大特色: 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根据我们的生源状况,面向全体,实施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最优质的教育是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的教育。 满足不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