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视频通信系统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位置,每个设备的分布参数可以描述如下。 本地分布会 议 是在两个会 议 宿主主机上使用两个会 议节 点,分散会 议负载压 力 本地分布式会议 :同一个位置,存在多个会议节点,从而增加系统容量并提供必要的冗余。 全球分布式会议 :与会者通过不同区域的会议节点参加同一个虚拟会议,会议节点(代表会议终端)之间交互媒体流,最大限度的减少广域网带宽的消耗。 6 带宽管理 当前发言者对应的会议节点发送发言中高清画面和其他与会者缩略画面给其他会议节点;前一个会议发言者对应的会议节点发送前一个会议者的高清画面给连接当前发言者的会议节点;其他节点发送缩略图像。 如上图所示,当前发言者和前一个发言者连接到不同的会议节点上,在节点之间存在两个方向的高清流,包括当前发言会场的高清画面到所有会场,前一个发言者的高清画面到当前发言者。 7 如 上图所示,如果当前发言者和前一个发言者在同一个会议节点上,该会议节点向其他会议节点发送高清当前发言者的图像,其他会议节点发送缩略图像。 综上,这种架构相对于传统集中式、无地理位置 的 MCU 部署方式,可以大幅节省带宽,流量主要发生在终端和就近的会议节点之间。 带宽使用技术指标: 一路高清 720P 使用 768K 带宽 , 一个缩略图像使用 160192K 带宽 , 双流使用额外的 768K 带宽 派视 支持的最大呼叫带宽为 6M 自动降速: Pexip 可以实现自动的降速和升速 带宽限制:管理人员可以限制用户接入时的带宽 和人数 8 第三章 XXXX 统一通讯 平 台 总 体 设计 1. 方案设计 原则: 派视 视频云架构 ,作为全新的视频会议系统架构,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降低视频单点投资成本,提升系统可靠性,合理使用并节省带宽,提升会议效果,提高会议使用的效率。 为了实现本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 系 统的先进性:产品的先进性包括技术先进性和平台先进性。 前者需要平台支持现有主流技术,包括 和 SIP 协议,以及已经非常成熟的 WebRTC 技术; 后者需要平台采用现在最流行的虚拟化技术部署,可以运行在VMware 和 HyperV 虚拟系统,无限额外的操作系统,节省投资,具有良好的性能; 2. 系统的兼容性:产品不但要考虑和现有思科系统的融合和互联互通,还需要支持如: 微软 Lync 和思科 Jabber 等统一通信客户端; 手机/平板移动客户端; WebRTC 浏览器作为客户端; 使用以上任意客户端支持双流端发送和接收; 3. 系统的扩展性:未来 统一通讯 的容量不可估量,所以平台的建设必须考虑扩展性 系统的最大容量必须是无限的; 系统的容量扩展必须是灵活按需的,以 1个 1080P为最小分配单位; 系统的平台必须采用通用的硬件设备,如标准的 x86 服务器,可以从不同的厂商采购,减少后期的采购风险和成本压力; 4. 系统的易用性:未来系统的管理维护应该是智能的; 平台可以自动匹配用户的协议,速率,带宽,无需任何网关设备; 平台可以部署在私有网络和公用网络,支持 NAT,可以随时随地被用户访问; 平台内的会议,在系统故障时,可以支持一键式式恢复,自动重新9 邀请与会者; 平台支持分布式部署,用户可以就近接入当地的系统节点,多个系统节点自动支持漫游互联,实现用户异地分布式互联; 平台支持容量溢出,当 A 区域系统容量不足时,可以临时自动调用B 区域的系统资源,保证平台的最大可用性。 基于 PEXIP 这 种 新 型 架构 的 视频通讯平 台 ,采用 软件化 设计, 可以随时升级保证系统先进性; 采用 虚拟化 , 可以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 节省 硬件投资; 支持 分布 式部署 集中 管理 ,更 加契合 XXXX 多 地多分支 的企业状况,有 效 节省 多分支 间 视频 传输的 带宽 ;支持多 协议 兼容 性 保证利 旧的同时 支持 新型 统一通讯 手段。 2. 系统总 体 建设 目标 本期 统一通讯 系统 项目 依托 PEXIP 统一通讯 平台 、 实现 如 下目标 : 建设高 扩展 性, 可无限 扩容 的 的 统一通讯 系统 建设高 兼容性 ,可兼容 原 有产品和新 兴 技术 的 统一通讯 系统 建设 高灵活性 , 可 按 需 投资 , 资源共享的 统一通讯 系统 建设 高稳定性 , 可 弹性恢复,自动 冗余的 统一通讯 系统 建设高先进 性 ,可持续更新,支持 分布 式 部署 ,集中 式 管理,降低网络开销的 统一通讯 系统 3. 系统总 体 设计 XXXX 在 全国 多地 设 有 分支 机构 , 公司 物理组织呈分布式。 此种企业部局 在传统 统一通讯 系统 中,需各 地 分支 通过网络线路 统一 连接 到 一个 核心MCU 召开 会议 ,带来网络传输 质量差 、核心 MCU 侧带宽压 力 很 大,视频效果 差, 线路 投资开 销大等 缺点。 而 通过 MCU 级联 的 方式又 会 现视频 画面 套屏 显示等问题。 PEXIP 利 用 自身架构优势 ,可完美 解决 上述问题。 通过 在 XXXX 总 部标准 X86 服务 器 上构建虚拟 化 平 台 ,并在其上部署 PEXIP 管理 节点和 若干会议节点 服务 于 XXXX 总部 人员 管理 和 就 近 接入 会议使用。 在 全国 各 分支机构 的虚拟 化平台上依据实际 需要部署 相应 数量 的 会议节 点 , 以便 附近 分支10 人员 就 近接入。 在会议 节点的 部署 上,可以 在每 一个分支都 部署 会议节点,也可 在一 个区域 部署相应 数量的 会议 节点 供 本区域 共 用。 各会议 节点间通过IP 背板级联方式交互 通信 ,利用 PEXIP 特有的带宽管理特性 , 在 有效节省节点间 带宽的 同 时 , 提供 良好 的 会议 体验。 如图 所示 ,每 一个 分支 或 地区, 可 以 通过 一 至三台 服务器部署本 地区的 会议节点 , 本地区分支机构通过原 有 和 新 采购 的 硬件 视频终端 就 近 接入本 地会议节点 ,也 可 使用 Chrome 等 支持 WebRTC 技术的浏览 器 接入 会议节点参加会议 , 无需安装 任何 插件 , 减少了 个 人 终端 投资 , 增加 了与 会的灵活性。 各地区 会 议 节点间 通过 IP 背板交换 技术 互联 , 应用多 流 技术, 保证位于不同会议节点 间参加 同一会议的 与 会者 全 部在 同 一会场 出现,即可 实现 单一虚拟 会议室 同 时 与 会人 员 数量无限制。 4. 业务平 台 搭建 派视 统一通讯 平台 可以基于业内标准的 x86服务器,通过虚拟化方式安装,部署快速简单。 XXXX 可以自行采购服务器和使用现有服务器,只要达到派视统一通讯 平台 对性能指标的要求即可。 11 如上图所示,整个部署过程中,首先搭建标准的 EXSi或 VCenter 平台部署平台,大部分具有数据中心的客户在这一步都无需任何费用。 然后是通过管理平台部署派视的。xxxx视频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编写了监理规划、监理细则 和各项 监理 工作流程图,并认真组织实施。 施工单位 安徽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推行 了 项目经理负责制,在中标后一周内就成立了 xxx电厂 工程项目部,下设五部一室,涵盖了标准要求的全部管理职能。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按照工程达标创优工作要求和 ISO9000、ISO14000 、 ISO18000 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罩镊藉鼻启恍坎蘑吁葫含贱浓振抑囚挑箔吝筐乱蒂穴拌祟牛孰割褐扛媳讫计 风管法兰材料规格不应小于下表所示: XXX 医院新病房大楼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ht tp:/ /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名咨询电话: 01082326699 免费热线: 4008105999 咨询时间:全天 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XX医院新病房大楼暖通空调工 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
....... 50 、 屋面防水工程概况 .............................................................................. 50 、 施工准备 ......................................................................................
poly 办公楼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 第 10 页 第二部分 楼宇自动化系统 poly 办公楼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 第 11 页 第一章 楼宇自动化系统 系统概述 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作为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整座建筑的的电气设备,如空调设备、新风机组、风机盘管、水箱液位、照明设备及给排水等系统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实现楼宇内设 备管理系统的自动化,起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cm2 ≤ 10cfu/25cm2 ≤ 10cfu/25cm2 XXXX 药业有限公司 GMP 文件系统 验证管理 文件编码: YZGXSTD00403 页码 : 10/11 次数 取样点 臭氧消毒后表面细菌数 判断标准 结论 第 二 次 ≤ 10cfu/25cm2 ≤ 10cfu/25cm2 ≤ 10cfu/25cm2 ≤ 10cfu/25cm2 ≤ 10cfu/25cm2 ≤
( 2) 支付系统数据恢复。 3 演练目标 应急演练以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以防范系统风险为目的,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和相关协调机制,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全面加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并制定有效的问责制度。 坚持以预防 为主,建立和完善系统突发事件风险防范体系,对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分析和控制,并对风险指标动态、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