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标智能张拉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规范要求,波纹管的固定是否牢靠,接头是否完好,管壁有无破损等,如有破损,应及时用胶粘带修补。 穿束、 编束 预应力钢绞线应严格按照图纸所提供的长度进行下料,同时充分考虑千斤顶张拉的工作长度,以 250t千斤顶为例,工作长度按设计给定 60cm。 、 预 应 力筋 由 多 根 钢绞 线 组 成 , 当 整 束 钢绞 线 穿 入 孔道 内 时 ,预 先 应用梳板或相应锚具梳束 、编束、逐根理顺、并绑扎成束, 防止缠 绕 , 并 每隔 捆 绑 一 次 , 使 其绑扎牢 固 、 顺直 ,严禁互相缠绕,严禁采用电弧将预应力筋焊接成束。 编束时 严禁拖 拽 , 应 放 在台架 上,防 止钢绞 线损 伤。 、 制作预应力筋时应对整束和各单根钢绞线进行编号,每根钢绞线两端编号应相同,并与梳束板(锚具)各孔编号对应,最后对编号进行严格保护。 、 预应力安装施工可采用钢绞线穿束机,自动下料、机械穿束、实现标准化施工,可减少操作工人,提高生产生产效率,避免下料误差等。 、 合格的预应力筋应按编号整齐平顺地存放在距地面 20cm 以上的支架或垫木上、不得叠压存放。 支架间距宜空竹在 之间,并应进行临时防 护。 筋束存放处应干燥、通风,不得接触有腐蚀性的物质。 、 预应力筋安装完毕后应调整两端长度,使之满足张拉操作需要。 、 预应力安装完毕至压浆封锚不宜超过 1 个月,管道端部开口应密封以防 止湿气进入,并对外露部分需进行临时防护。 采用蒸气养护时,在养护完成之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 在任何情况下,当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应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损坏。 张 拉设备 安装 、安装限位板,限位板有止口与锚板定位,工作锚环必须在限位槽内。 、 安装专用千斤顶,千斤顶止口应对准限位板。 、 安装工具锚,应与前端张拉端锚具对正,使孔位排列一致,不得使钢绞线在千斤顶的穿心孔发生交叉,以免张拉时出现失锚事故,工具锚夹片均匀 汕湛高速揭博段 T7 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7 项目地址:五华县梅林镇过境新公路 16号 涂退锚灵。 、 连接千斤顶油管,接油表,接油泵电源。 、 开动油泵,将千斤顶活塞来回打出几次,以排出可能残存于千斤顶缸体中的空气。 张拉工艺 、 钢束伸长值计算 由于孔道长度长,为了克服和减少孔道摩阻力,以防止过大偏心压力导致梁体出现较大的侧弯,因而在钢束张拉时采用双向张拉工艺,应力应变双控,其理论伸长值Δ L按下式计算: PPPEA LPL 式中: Δ L——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mm); L—— 预应力筋的长度( mm);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mm2); 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N/mm2); P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 N); 张拉实际伸长值按Δ L=Δ L1+Δ L2计算,式中Δ L1—— 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mm);Δ L2—— 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mm),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30mT梁设计张拉控制应力 fpk= 1860 = 1395MPa。 25m箱梁设计张 拉控制力 fpk=1860 =,具体伸长值见附表。 、初张拉 梁两端同时先对千斤顶主缸充油使钢束略为拉紧,同时调整锚圈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轴线相吻合,注意使每股钢束受力均匀。 当钢束达到初应力 10%时,用石蜡画线作为伸长值初读数,并借以观察有无滑丝情况发生。 、张拉 采用两端同时逐级加压的方法进行张拉,两端千斤顶的升压速度应接近相 汕湛高速揭博段 T7 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8 项目地址:五华县梅林镇过境新公路 16号 等,当两端达到最大张拉控制应力时,用对讲机联系,并继续供油维持控制应力不变,持荷 5min,然后两端回油、卸荷、量取伸长值,做好张拉记录,并与计算理论伸长值进行对比,如果量得的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之差≤ 6%时,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如果达不到此值,需查找原因予以处理,其张拉工序为: 、 30mT 梁 N1: 0→初应力 1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10%σ K 时,量测伸长值 L1)→2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20σ K时,量测伸长值 L2)→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σ K 时,量测伸长值 L3,持荷 5min)→锚固 N2: 0→初应力 1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10%σ K 时,量测伸长值 L1)→2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20σ K时,量测伸长值 L2)→ 5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σ K时,量测伸长值 L3,记录油表读数 Y) N3: 0→初应力 1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10%σ K 时,量测伸长值 L1)→2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20σ K时,量测伸长值 L2) →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σ K 时,量测伸长值 L3,持荷 5min)→锚固 N2: 0→初应力 5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50%σ K 时,油表读数为 Y值,量测伸长值 L4)→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σ K 时,量测伸长值 L5,持荷 5min)→锚固 实际伸 长量Δ L=Δ L1+Δ L2 N1 和 N4 量测图解和伸长量计算 图 1: N N3钢绞线线束伸长量量测示意图 汕湛高速揭博段 T7 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9 项目地址:五华县梅林镇过境新公路 16号 伸长量Δ L=Δ L1+Δ L2=( L3L1) +(L2L1) N2 量测图解和伸长量计算 图 2: N2 钢绞线线束伸长量量测示意图 伸长量Δ L=Δ L1+Δ L2=( L5L4) +(L3L1)+(L2L1) 、 25m 箱梁 N N N N1: 0→初应力 1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10%σ K时,量测伸长值 L1)→ 20%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 20σ K时,量测伸长值 L2)→σ K(两侧张拉力均达到σ K时,量测伸长值 L3,持荷 5min)→锚固 (1).量测长度及计算引伸量 实际伸长量Δ L=Δ L1+Δ L2 汕湛高速揭博段 T7 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10 项目地址:五华县梅林镇过境新公路 16号 N N N N1 量测图解和伸长量计算 图 3: N N N N1 钢绞线线束伸长量量测示意图 伸长量Δ L=Δ L1+Δ L2=( L3L1) +(L2L1) 预应力张拉过程控制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即可进行预应力束张拉和压浆作业。 T 梁张拉采用数控设备进行张拉。 30mT 梁张拉顺序为 100%N1→ 50%N2→ 100%N3→100%N2; 25m 箱梁张拉顺序为 100%N4→ 100%N2→ 100%N3→ 100%N1。 、智能数控张拉系统及工作原理 预应力张拉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数控张拉系统平台、 数控张拉仪和专用千斤顶组成。 数控数控张拉系统 操作简单,界面人性化,适应各种施工场地环境。 借助智能张拉系统,可以自动读取梁板参数,智能计算张拉过程的压力值,无线控制油泵的进退油,实时无线采集油压与位移信息,自动生成预应力张拉记录表等功能。 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且具有错误纠正、数据同步、张拉申核等张拉过程控制,核心是在预应力张拉控制和施工技术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张拉施工过程,完全改变了传统的通过人工来操纵油泵进行张拉操作,真正地实现了张拉的同步性控制。 汕湛高速揭博段 T7 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11 项目地址:五华县梅林镇过境新公路 16号 智能张拉系统 专用千斤顶 通过智能张拉系统平台,输入申请张拉的梁板编号,即可提取张拉要素,在填写相关信息之后,提交张拉申请,系统将通过计算系统自动计算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值,一切张拉准备就绪,经由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启动“ 张拉施工控制 ” 智能张拉系统平台界面。 数控智能张拉系统输出液压油量控制信息,通过专用千斤顶液压终端来达到智能控制张拉的目的。 张拉完成后数据自动上传,通过智能张拉平台系统,对整个张拉进度、延伸率、起拱度等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了解。 如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系统将及时预警,并提供预应力张拉控制“平均 张拉力”和“理论伸长量”分析指标,分析原因,及时积累数据,还原张拉过程,积累工程经验。 、数控智能张拉施工工艺 I、张拉设备安装 在张拉作业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对构件进行检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即可进行预应力束张拉和压浆作业 ,其检验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方可进行张拉。 根据此设备的使用说明及要求,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开始收编穿索、穿索、安装千斤顶(工作锚及夹片)等施工程序,具体安装程序如下: 、安装限位板,限位板止口与锚板定位; 、安装专用千斤顶,千斤顶止口应对准限位板; 、安装工具锚,应与前端张拉端锚具对正,使孔位排列一致,不得使钢绞线在千斤顶的穿心孔发生交叉,以免张拉时出现失锚事故。 、连接千斤顶油管,接油表,接油泵电源; 、开动油泵,将千斤顶活塞来回打出几次,以排出可能残存于千斤顶缸 汕湛高速揭博段 T7 标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12 项目地址:五华县梅林镇过境新公路 16号 体中的空气。 II、数控智能张拉 、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