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012-20xx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最新版)内容摘要: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 (建设 )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 年 月 日 13 4 地下结构防水工程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一般规定 结构自防水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小于 P8;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系数,不应小于。 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 2 防水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 合表 、表 的规定; 3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设计应根据所处的环境条件,选用相适宜的材料,以满足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耐久性的要求。 表 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结 构 类 型 允许值( mm) 钢筋混凝土管片 其他 结构 背 水 面 迎 水 面 14 表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mm) 结构类别 地下连续墙 灌注桩 明挖结构 钢筋混凝土管片 暗挖法施工的结构 顶板 楼板 底板 初期支护或喷锚衬砌 二次衬砌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保护层厚度 70 50 70 50 40 30 50 40 40 30 40 40 35 注: 1 顶进法和沉管法施工的隧道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采用明挖结构的数值; 2 暗挖法施工的结构当二次衬砌的厚度大于 50cm 时,主筋保护层厚度应采用 40mm。 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2 水泥含碱量( Na2 O)不应大于 %; 2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 5~ 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 %,泥块含量不得 大于 %; 3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4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 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 15 质量要求; 6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 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 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试配要求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值提高 ; 2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300kg/m3; 掺有活性掺合料时,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280kg/m3; 3 砂率宜为 35%~ 45%,灰砂比宜为 1: 2~ 1: ; 4 水灰比不得大于 ; 5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地铁五号线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表。 表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 偏差 [%] 混凝土组成材料 每盘计量 累计计量 水泥、掺合 料 177。 2 177。 1 粗、细骨料 177。 3 177。 2 水、外加剂 177。 2 177。 1 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 2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 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GBJ 80 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表。 16 表 混凝土坍落度 允许 偏差 要求坍落度 允许 偏差( mm) ≤ 40 177。 10 50~ 90 177。 15 ≥ 100 177。 20 防水混凝土 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 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 500m3 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 (一组为 6个抗渗试件 ),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GBJ 82的有关规定。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 抽查 1 处,每处 10m2,且不得少于 3 处;细部构造应按全数检查。 主 控 项 目 防 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的 20%进行抽查。 检验方法 :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7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次浇注均作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的 30%作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 : 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 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的 30%作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 : 观察和尺量检查。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迎水面不应大于 、背水面不应大于 ,并不得贯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 用刻度放大镜 或塞尺检查。 防水混凝土 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 5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二次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5mm,其允许偏差均为 +10mm,5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的 30%作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 : 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8 结构防水层 一般规定 结构防水层有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膨润土防水毯等。 结构防水层应设在迎水面或复合衬砌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 卷材防水 层应根据施工环境条件、结构构造形式、工程防水等级要求选择材料品种和设置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卷材防水层宜为 1~ 2 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宜小于 4mm,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应小于 6mm;高聚物改性沥青自粘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时,厚度不宜小于 ,双层使用时,总厚度不宜小于 ;塑料型防水卷材厚度宜为 ~ 2mm。 卷材及其胶粘剂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刺穿性、耐腐蚀性和耐菌性。 2 卷材防水层主要物理性能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 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 阴阳角应做成圆弧或 45176。 折角,其尺寸依据卷材品种和厚度确定,在转角处、阴阳角和特殊部位,应增贴 1~ 2 层相同的卷材,宽度宜不小于 500mm。 涂料防水层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环境、气候条件、施工方法、结构构造形式、工程防水等级要求选择防水涂料品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好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聚合物改性水泥基等无机涂料或有机防水涂料,或采用先涂水泥基类无机涂料而后涂有机涂料的复合涂层; 2 冬季施工宜选用反应型涂料 ; 3 有腐蚀性的地下环境宜选用耐腐蚀性较好的反应型、聚合 19 物水泥涂料。 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应根据结构具体部位的情况确定; 4 涂层防水所选用的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腐蚀性,并且无毒、难燃、低污染;无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湿干粘结性、耐磨性;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及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 5 无机防水涂料厚度宜为 ~ 3mm,有机防水涂料厚度宜为 ~ 2mm,其中反应型涂料宜不小于 ; 6 防水涂料可采用外防外涂,外防内涂和顶板外涂、侧墙与底板 内涂三种做法。 卷材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必须采用与卷材相适应的胶粘剂,其涂刷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卷材防水层必须在基层面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贴,并在铺贴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及时施工保护层。 卷材铺贴的基层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层面应洁净; 2 基层面必须坚实、平整,其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3mm,且每平方米范围内应不多于一处; 3 基层面阴、阳角处应做成直径 100mm 圆弧或 50 50mm钝角; 4 保护墙找平层,永久与临时保护墙分别采用水泥和白灰砂浆抹面,其配合比均为 1:3,厚度为 15~ 20mm; 5 基层面应干燥,含水率不宜大于 9%。 卷材防水层搭接宽度应符合表 规定。 20 表 卷材搭接允许宽度值( mm) 搭接宽度 铺贴方法 卷材种类 短边搭接宽度 长边搭接宽度 满粘法 空铺法 点粘法 条粘法 满粘法 空铺法 点粘法 条粘法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80 100 80 10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粘结法 80 100 80 100 焊接法 有效焊接不小于 50 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防水卷材在以下部位必须铺设附加层,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阴阳角处: 500mm 幅宽; 2 变形缝处: 600mm 幅宽,并上下各设一层; 3 穿墙管周围: 300mm 幅宽, 150mm 长。 卷材铺贴基层面应涂刷处理剂,干燥后先铺贴附加层,并在基层面上测放出基准线后,方可进行卷材铺贴。 卷材防水层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卷材胶粘 剂必须涂满铺匀。 2 卷材铺贴长边应与结构纵向垂直,其两幅搭接长度应符合本标准第 条的规定。 上下两层卷材搭接缝应错开 1/ 2 幅宽。 3 卷材粘贴:底板底部卷材与基层面应按设计确定采用点粘法、条粘法或满粘法粘贴;立面和顶板的卷材与基层面、附加层与基层面、附加层与卷材及卷材之间必须采用满粘法粘贴。 4 卷材应自平面向立面由下向上铺贴,其接缝应留置于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 600mm。 5 卷材应随胶粘剂边涂边贴,并展平压实,卷材之间以及与基层面之间必须粘贴紧密,粘贴缝粘贴封严。 夹层卷材防水层,明挖隧道应用外防内贴法施工,暗挖 21 隧道宜采用空铺法施工。 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2 铺贴卷材时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 3 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皱折; 4 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 10mm。 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 3mm的 高聚物改性 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2 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皱折; 3 滚铺卷材时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均匀顺直,宽度 2mm左右; 4 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有扭曲。 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 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2 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 50mm; 3 侧墙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 (边砌边填实 )和铺 抹 30mm 厚水泥砂浆。 卷材防水层铺贴施工质量检验,应先对防水层的外观质量作全部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再对搭接缝逐条检查。 主 控 项 目 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 22 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单位抽查 10%。 检验方法 :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 程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查,监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