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_t646-20xx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技术要求doc内容摘要:

24 256 6 莲花岭隧道 1024 256 7 大岭后隧道 1024 256 8 津秦高速 1024 256 9 唐津南路段 1024 256 10 G18 荣乌高速 1024 256 11 S50 津晋高速 1024 256 12 S3 津港高速 1024 256 13 蓟汕南段 1024 256 14 蓟汕北段 1024 256 15 G2 京沪一期 1024 256 16 G2 京沪二期 1024 256 17 S21 塘承一期 1024 256 18 S21 塘承二期 1024 256 19 G2501 滨保 1024 256 20 唐廊一期 1024 256 21 唐廊二期 1024 256 22 G25 长深北 1024 256 23 S7 津保高速 1024 256 24 S15 京津高速 1024 256 25 G1 京哈高速 1024 256 26 津沧南高速 1024 256 27 津 滨高速 1024 256 12 DB12/T 6462020 28 海滨高速 1024 256 29 京津塘高速 1024 256 13 DB12/T 6462020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设备编解码技术要求 编码标准选择 视频监控联网系统设备采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要求如下: a) 数字图像压缩编码统一采用由 ITUT VCEG 和 ISO/IEC MPEG 联合制定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 ( MPEG4/AVC); b) 音频编解码标准为 ,建议统一采用 ; c) 数字编码视频及音频复用封装应符合 ISO/IEC 138181 协议指定的传输流 TS 要求。 编码设备技术要求 标清编码设备技术要求 标清编码设备技术要求如下: a) 视频编码采用 标准,视频编码至少应支持 标准的 Main Profile 的 Level 及 以上档次和级别,具体配置包括: 1) 编码视频分辨率应支持 D1 及以上分辨率; 2) 编码帧率不应小于 25 帧 /秒,并可调整,支持跳帧编码; 3) 输出码率可根据需要动态进行调整,在带宽不足情况下,应支持图像质量优先(清晰度优 先)或帧 率优先(流畅优先)可调; 4) 应支持逐行扫描编码,宜支持隔行扫描编码; 5) GOP 格式,至少应支持 IPPP 方式, IPPP 方式中的 I 帧间隔应可调整; 6) 为支持用户在视频图像质量和图像流畅性之间进行选择,应提供编码参数调节,例如,设 置图像大小,设置帧率,设置 I 帧间隔等。 b) 编码设备输出视频流中不能包含非 语法元素的私有数据; c) 编码设备应支持音频编码,音频编码输出应为 TS 流,输出音频流中不能包含私有数据; d) 视音频应支持采用复合 TS 流传输; e) 支持 TCP/IP、 UDP、 RTP、 IGMP、 HTTP、 Tel 等多种的网络协议,提供单播、组播两种传送 方式; f) 编码器硬件输入 /输出接口最低要求: 1) 1 路模拟视频输入( PAL/NTSC) BNC 接口; 2) 1 路音频输入接口; 3) 1 路标准数据 RS232/RS485 串口; 4) 1 个 10/100M 自适应网络 RJ45 接口; 5) 1 个标准 USB 接口; 6) 1 路数字报警信号输入 /输出接口。 高清编码设备技术要求 高清编码设备技术 要求如下: 14 DB12/T 6462020 a) 视频编码采用 标准,视频编码至少应支持 标准的 Main Profile 的 Level 及 以上档次和级别,具体配置包括: 1) 编码图像分辨率至少应支持 720p( 1280?20)、 1080p( 1920?080),在信道带宽允 许情况下,单路视频画面的分辨率不应低于 720p; 2) 编码帧率不应小于 25 帧 /秒,并可调整,支持跳帧编码; 3) 输出码率可根据需要动态进行调整, 在带宽不足情况下,应支持图像质量优先(清晰度优 先)或帧率优先(流畅优先)可调; 4) 应支持逐行扫描编码,宜支持隔行扫描编码; 5) GOP 格式,至少应支持 IPPP 方式, IPPP 方式中的 I 帧间隔应可调整; 6) 为支持用户在视频图像质量和图像流畅性之间进行选择,应提供编码参数调节,例如,设 置图像大小,设置帧率,设置 I 帧间隔等。 b) 应能够支持双码流的输出,主码流为高清视频压缩码流,次码流为标清视频压缩码流; c) 编码设备应支持 视频的 TS 流输 出,输出视频流中不能包含非 语法元素的私有数 据; d) 编码设备应支持音频编码,音频编码输出应为 TS 流,输出音频流中不能包含私有数据; e) 视音频应支持采用复合 TS 流传输; f) 支持 TCP/IP、 UDP、 RTP、 IGMP、 HTTP、 Tel 等多种的网络协议,提供单播、组播两种传送 方式; g) 编码器硬件输入 /输出接口最低要求: 1) 1 路高清视频输入接口; 2) 1 路音频输入接口; 3) 1 路标准数据 RS232/RS485 串口; 4) 1 个 10/100M 自 适应网络 RJ45 接口; 5) 1 个标准 USB 接口; 6) 1 路数字报警信号输入 /输出接口。 h) 高清网络摄像机要求: 1) 建议支持 ONVIF 协议; 2) 对于分辨率最高支持 720p 的摄像机,其解像能力不应低于 130 万像素; 3) 对于分辨率最高支持 1080i/p 的摄像机,其解像能力不应低于 200 万像素。 解码设备技术要求 标清解码设备技术要求 标清解码设备技术要求如下: a) 视频解码采用 标准,视频解码 所支持的档次和级别不应低于编码支持的最高档次和级 别,至少应支持 标准的 Main Profile 的 Level 及以上档次和级别,具体要求包括: 1) 视频解码要求: (1) 至少应支持 D1 / 4CIF / CIF / QCIF 几种分辨率的 标准输出; (2) 宜支持 D1 / 4CIF 以上分辨率的高清解码以及支持标清、高清的混合应用。 2) 应能同时支持解码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方式编码的码流; 3) 能够解码 CAVLC 和 CABAC 两种熵编码码流; 4) 支持 1/4 像素精度的运动搜索的解码; 5) 能够解码从 16?6 到 4? 块大小的所有帧内和帧间编码模式; 15 DB12/T 6462020 6) 支持多参考帧解码,至少应支持 2 个参考帧。 b) 能够识别视频 TS 码流并解码 TS 视频码流; c) 能够识别视音频复合的 TS 码流,至少能够拆分出并解码视音频复合流中的视频码流; d) 支持 TCP/IP、 UDP、 RTP、 IGMP、 HTTP、 Tel 等多种的 网络协议,提供单播、组播两种传送 方式; e) 解码器硬件输入 /输出接口最低要求: 1) 1 路模拟视频输出( PAL/NTSC) BNC 接口; 2) 1 路音频输出接口; 3) 1 路标准数据 RS232/RS485 串口; 4) 1 个 10/100M 自适应网络 RJ45 接口; 5) 1 个标准 USB 接口; 6) 1 路数字报警信号输入 /输出接口。 高清解码设备技术要求 高清解码设备技术要求如下: a) 视频解码采用 标准,视频解码所支持的档次和级别不 应低于编码支持的最高档次和级 别,至少应支持 标准的 Main Profile 的 Level 及以上档次和级别,具体要求包括: 1) 视频解码至少应支持 720p/1080i/1080p 分辨率的图像解码显示,并能向下兼容支持标清 D1 / 4CIF / CIF / QCIF 几种分辨率的解码,支持标清、高清的混合应用; 2) 应能同时支持解码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方式编码的码流; 3) 能够解码 CAVLC 和 CABAC 两种熵编码码流; 4) 支持 1/4 像素精度的运动搜索的解码; 5) 能够解码从 16?6 到 4? 块大小的所有帧内和帧间编码模式; 6) 支持多参考帧解码,至少应支持 2 个参考帧。 b) 能够识别视频 TS 码流并解码 TS 视频码流; c) 能够识别视音频复合的 TS 码流,至少能够拆分出并解码视音频复合流中的视频码流; d) 支持 TCP/IP、 UDP、 RTP、 IGMP、 HTTP、 Tel 等多种的网络协议,提供单播、组播两种传送 方式; e) 解码器硬件输入 /输出接口最低要求: 1) 1 路高清视频输出 HDMI 接口; 2) 1 路模拟视频输出( PAL/NTSC) BNC 接口(可选); 3) 1 路 DVI 视频输出(可选); 4) 1 路 VGA 视频输出(可选); 5) 1 路音频输出接口; 6) 1 路标准数据 RS232/RS485 串口; 7) 1 个 10/100M 自适应网络 RJ45 接口; 8) 1 个标准 USB 接口; 9) 1 路数字报警信号输入 /输出接口。 16 DB12/T 6462020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视音频传输要求 网络传输通信协 议 视频监控联网进行视频 /音频 /数据等信息传输时,其中接口部分的传输过程应遵循统一的通信协 议。 各视频管理节点之间进行视频 /音频 /数据等信息传输时,传输过程应该遵循本标准以及高速公路视 频监控相关标准所规定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结构如图。 信令 /控制通道 视音频通道 DDCP 回放控制 /SIP RTSP RTP/RTCP TCP/UDP IP层 物理层和 MAC层 图 通信协议结构 联网 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信令 /控制通道和视音频流通道。 信令 / 控制通道用于在平台接入单元及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采用 RFC 3261 SIP 会话初始 协议;视音频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 RTP/RTCP/RTSP协议传输。 视音频流传输格式 视频 NAL数据单元格式 ( VCL)和网络提取层( NAL)分层设计的结构。 视频编码层用 于编码输入视频信号,网络提取层以编码基本单 元为单位,通过添加 NAL头来实现格式化数据,形成NAL 数据单元,使得编码后的视频数据能够有效的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传输。 NAL数据单元由固定长度的 NAL 头和可变长度的 NAL体构成,如下表 : 17 DB12/T 6462020 表 视频 NAL 数据单元格式 1bit 2bit 5bit 可变长比特 禁止位 重要性指示位 NALU 类型 NAL 体数据 NAL头的禁止位在网络发现 NAL单元有比特错时被置 1,以便接收端丢弃该单元。 重要性指示位用于 标志该 NAL单元用于重 建的重要性,值越大越重要。 NALU类型的值为 112时由 , 2431留作它 用。 NAL体数据是视频编码出来的原始比特流,其长度可变,一般是 1帧的编码数据。 视音频 TS封装格式 视音频采用 TS流打包, TS是 ISO/IEC 138182和 ISO/IEC 138182协议制定的一种数据流,其目的是 为了在可能发生严重错误的环境下进行一种一路或多路节目编码数据的传送或者存储。 TS包的长度固定为 188字节,包括 4字节的包头,可变长度的调整头(可选)和包载净荷。 包头包括 同 步字节和数据包识别 ID等。 表 TS 包头格式 1B 1bit 1bit 1bit 13bit 2bit 1bit 1bit 4bit 同步 传输误码 有效载荷单元 优先 传输控制 自适应 有效载荷 包标识符 连续计数器 字节 指示符 起始指示符 传输 标识 标识 标识 TS包的负载净荷所传送的信息主要包括 4种类型: a) 视频、音频的 ES 包以及辅助数据。 b) 描述单路节目信息的节目映射表、描述多路节目信息的节目关联表、条件访问表。 c) 各种业务信息表。 d) 数据 广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