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30沥青稳定碎石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设计厚度为 12m。 为保证 沥青稳定碎石的 厚度及平整度,沥青稳定碎石采用挂线法施工。 试验段测得松铺系数为 ,其松铺厚度为 12*=,施工按照 来控制松铺厚度。 ⑵、每天施工 前,首先将摊铺机熨平板拉线调整,在熨平板调整时预留一定的上拱度以抵消熨平板受热后的上翘,并在熨平板完全受热后进一步检查调整,在熨平板底面两侧垫塞方木或木板架高摊铺机,确定松铺起始厚度。 摊铺前 ~ 1h 预热熨平板,要求不低于 120℃。 检查摊铺机全部的振捣夯具,使摊铺的混合料达到最 佳 的摊铺 初始压实度,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 ⑶、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 5 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保证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以保证连续摊铺。 在开始 收 料前, 为 防止粘料 , 在料斗内涂刷少量 油水混合液;防止碰撞摊铺机,运料 车应在摊铺机前方 1030cm 停车,由摊铺机迎上去推动卸料。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并做到卸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协调;按照试验段确定的熨平板振动频率及振幅进行摊铺,并查看最初 10 米的铺筑效果,若有异常及时调整。 11 ⑷、混合料摊铺速度应与拌和站供料速度协调,保证上一车料卸完后,下一车料能及时供料,保持匀速不间断地摊铺,不得中途停机。 根据拌和站产量计算,摊铺速度控制在 ,最低不得小于 m/min,最高不得大于。 铺筑施工时, 摊铺机螺旋送料器要 保持自动匀速的 转动 , 并 保持混合料高度不小于送料器的 2/3,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过程中 随时检查摊铺层 松铺 厚 度 及路拱、横坡。 ⑸、混合料摊铺前,用插入式温度计测量其温度,不低于 145℃;发现有不合格的混合料时,作废弃处理,不能铺到路面上。 、碾压 为保证压实度,碾压遵循“高温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强振”,取消初压,直接进入复压阶段,两台双钢轮压路机各占半幅紧跟摊铺机碾压,初次碾压为静压,后退均采用高频低幅强振,两台 XP301 胶轮压路机紧跟双钢轮压路机同步碾压,即钢轮和胶轮压路机同时前进或后退,双钢轮压路机碾压 4 遍,胶轮压路机 碾压 4 遍,共压 8 遍。 1 台双钢轮压路机终压,以消除轮迹及调整平整度并做为备用压路机。 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和无明显轮迹。 ( 3)、碾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后进行,并保持较短的碾压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温度散失。 复压应紧跟进行,碾压时压路机应由低侧向高侧碾压 ,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 1/31/2 轮。 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不可过分提高平整度指标而放松压实度的要求。 ②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由外侧和中心进行碾压,在坡道 12 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 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 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 ③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起步时静压一段距离后再开始振动;停止前先停止振动,缓慢静压一段距离后再停止。 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然后缓缓停车,再慢慢起步后退倒车,以免混合料鼓包造成平整度受影响。 ④碾压温度的控制:碾压过程中应随时对碾压温度进行检测,开始碾压时混合料内部温度不得低于 14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70℃。 ⑤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 50℃的已经压过的下面层上。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杂质落在路面上。 ⑥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 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一般以 4060 米为宜,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 气温高,风速小时,碾压段宜长;气温低,风速大时宜短;气温低于 20℃时,压路机可以紧跟摊铺机碾压。 ⑦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 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⑧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操持清洁,有混合料粘轮时应立即清除。 对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碾压前对碾压轮涂刷薄层稀释油水混合液作为防粘 结剂。 ⑨在碾压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压路机和进行检测碾压面,对边部、 13 局部平整度变异点应及时处理。 、接缝处理 沥青稳定碎石 用 2 台沥青摊铺机进行联合铺筑施工作业,施工结束前,设置横向缝:人工摊平弄整齐接头处的混合料,在碾压完成,冷却后用 3 米靠尺检查接头处的平整度,把不符合厚度、平整度要求的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标划出来,做到横缝平直,最后用切割机切割,把接缝处不符合要求的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铲除。 正常施工时,应尽量减少横向接缝。 、交通管制 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 50℃ 后, 方可开放交通。 五、 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 ATB30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开工前,试验室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其质量应符合该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拌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沥青拌和楼按以下步骤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1)从料堆和皮带运输机上随时目测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检查冷料仓有无窜仓、停料。 目测混合料拌和是否均匀、有无花白料、油石比是否合理,检查集料和混合料的离析情况。 14 ( 2)检查控制室拌和机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控制屏的显示值,核对计算机采集和打印记录的数据与显示值是否一致。 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和总量检验。 ( 3)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取样抽提、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 ( 4)取样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空隙率、稳定度、流值,计算合格率,同时确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 5)对于矿料级配和油石比进行总量检验和抽提筛分的双重检验控制,互相校核。 ( 6)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利用拌和机配备的计算机进行以下在线监控: ①计算机逐盘 采集各项数据,按各个料仓的筛分曲线,逐盘计算出矿料级配,与生产配比确定的级配范围及容许的施工波动范围进行比较,实时评定矿料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②计算机逐盘采集沥青结合料的实际使用量及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量,计算油石比或沥青用量,与设计值及容许的波动范围相比较,评定是否符合要求。 ③计算机实时监测和采集与沥青混合料生产有关的各种施工温度,评定是否符合要求。 、铺筑现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