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华中马士华供应链管理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帕累托配置模型 , 资源配置的效率低 , 交易成本较高 , 委托代理实现过程中由于信息非对称性等问题都十分棘手。 6) 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工具落后。 44 供应商作为伙伴和作为对手的对比 考虑因素 伙伴 对手 供应商数量 一个或几个 许多,使它们互相争斗 关系维持时间 长期 短暂 低价格 适度重要 主要考虑因素 可靠性 高 可能不高 公开程度 高 低 质量 确保供应源,供应商认证 买方观点 业务量 大 也许小,供应商多 位置 由于生产周期与服务而靠近 非常分散 柔性 比较高 比较低 45 建立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达到的目标 1) 对于制造商 /买主 – 降低成本 ( 降低合同成本 ) – 实现数量折扣 、 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 –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 – 改善时间管理 – 交货提前期的缩短和可靠性的提高 – 提高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 – 更好的产品设计和更快的对产品变化的反应速度 – 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2) 对于供应商 /卖主 –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 对用户需求更好的了解 /理解 – 提高运作质量 46 – 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 – 获得更高的利润 ( 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 ) 3) 对于双方 – 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 – 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 – 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 – 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 , 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 、 技术和物理集成 – 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 – 降低投机思想和投机几率增强矛盾冲突解决能力 – 规模效益 , 订单 、 生产 、 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 – 减少管理成本 – 提高资产利用率 47 • 供应链企业关系变化与发展 对变化响应的压力 战略协作 传统的企业关系 物流关系 合作伙伴 关系 制造创新与技术研发 技术与管理创新 与供应链企业集成度 ( 合作紧密性 ) 196070 197080 1990 48 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集成模式 Inter/EDI 宏观集成 资源配置 ,委托实现机制 ,合作对策研究 信息共享 ,技术支持 ,联合开发 同步化作业 ,后勤保障 ,服务协作 微观集成 中观集成 ERP/MRPII计划 49 合作伙伴评价、选择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需求、 必要性 ) 比较新旧合作伙伴 2:建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 3:建立合作伙伴评价标准 4:成立评价小组 反馈 5: 合作伙伴参与 6:评价 合作伙伴 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修改评价标准 反馈 选择 工具 技术 50 合作伙伴评价、选择的影响因素 • 优势能力 – 组织管理能力 – 设计能力 – 创新能力 – 生产能力 – 营销能力 – 服务能力 – 研究开发能力 • 信任度 – 合同履约 – 用户信誉度 – 信用度 – 价值观差异 – 上下游伙伴满意度 51 (续前) • 投入强度 – 技术设备投入强度 – 资金投入强度 – 知识资源投入强度 – 人力资源投入强度 – 参与合作动机 • 协作能力 – 支持环境有效性 – 资源动态调配和作业流程的重组能力 – 适应网上合作的管理协调机制 52 合作伙伴分类矩阵 有影响力 的合作伙伴 战略性合作伙伴 普通合作伙伴 竞争性 /技术性 合作伙伴 增值率 高 低 低 高 竞争力 53 合作伙伴的选择方法 1)直观判断法 2)招标法 3)协商选择法 4)采购成本比较法 5) ABC成本法 6)层次分析法 7)合作伙伴选择的神经网络算法 54 ―之”字图评价选择法 序 评价 评价指数 号 因素 低 1 2 3 4 5 6 7 8 9 高 1 进货时间短 2 进货期回复 3 时间指定 4 断货事先通知 5 多品种少量配送 6 次品减少 7 无损坏配送 8 多频道配送 9 配送时间带的安排 A企业 B企业 55 五、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过程管理策略 •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过程管理的特点 •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 56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过程管理的特点 1) 决策信息来源 ——多源信息 2) 决策模式 ——决策群体性 、 分布性 3) 信息反馈机制 ——递阶 、 链式反馈与并行 、 网络反馈 4) 计划运行环境 ——不确定性 、 动态性 57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信息交换与处理示意图 需求方 销售商(用户)订货 向供应方 发来的浏览请求 发出的数据 用户和订货信息下载 向供应商发布 制造商生产与 采购需求信息 库存信息处理 主生产计划 处理 企业内部 浏览 物料需求计划 生成原材料 外购件需求计划 在制品 完工产品 车间生产作业 信息 入库信息 计划 材料与人工 设备消耗成本 执行 核算 Inter Inter 生产进度信息 Inter 58 计划 部门 采购 部门 销售 部门 制造 部门 计划 部门 采购 部门 销售 部门 制造 部门 因特网 因特网 因特网 下游企业 上游企业 物流 物流 物流 59 企业独立运行生产计划系统时,一般有三个信息流的闭环,而且都在企业内部 ( 1) 主生产计划 ——粗能力平衡 ——主生产计划 ( 2) 投入出产计划 ——能力需求分析 ( 细能力平衡 ) ——投入出产计划 ( 3) 投入出产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 ——生产进度状态 ——投入出产计划 60 供应链管理下生产计划的信息流 ( 1) 主生产计划 ——供应链企业粗能力平衡 ——主生产计划 ( 2) 主生产计划 ——外包工程计划 ——外包工程进度 ——主生产计划 ( 3) 外包工程计划 ——主生产计划 ——供应链企业生产能力平衡 ——外包工程计划 ( 4) 投入出产计划 ——供应链企业能力需求分析 ( 细能力平衡 ) ——投入出产计划 ( 5) 投入出产计划 ——上游企业生产进度分析 ——投入出产计划 ( 6)投入出产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 ——生产进度状态 ——投入出产计划 61 供应链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 Inter/EDI 外包工程 需求订单 Q(t) 供应链信息集成平台 产品能力 /成本分析 (订单分解) 外包生产计划 外包制造工程 外包工程进度 MPS主生产计划 动态 BOM MRP物料需求计划 自制零件出产计划 外协件采购计划 零件能力 /成本分析 外部资源 车间作业计划 成本核算 合作伙伴选择 自制件生产进度 库存状态 能力状态集 外协件生产进度 筛选订单 D(t) 自制工程 是否转包 62 跟踪机制运行环境 制造部门 销售部门 采购部门 计划部门 制造部门 销售部门 采购部门 计划部门 制造部门 销售部门 采购部门 计划部门 本企业 下游企业 上游企业 63 案例:通用电气公司照明产品分部 • 以前, GE照明产品分部采购代理每天浏览领料请求并处理报价。 要准备零部件的工程图纸,还要准备报价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