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卓越工程师-计算机内容摘要:

5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课 直线和圆的生成算法演示 4 综合型 必做 太阳系模型动画 4 综合型 必做 16 面向对象程序 设计实验课 开发环境实验 4 验证型 必做 继承及多态 4 综合型 必做 运算符重载 2 设计型 必做 极大数运算 2 设计型 必做 10 序 号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实验 要求 17 人工智能实验课 15 数码难题搜索算法实验 8 综合型 必做 化子句集的九步法消解原理实验 8 演示型 选做 问题规约法求解梵塔难题实验 8 验证型 选做 18 嵌入式系统 实验课 串口通讯实验 4 设计型 必做 进程实通讯实验 4 设计型 必做 图形系统实验 4 设计型 必做 触摸屏驱动实验 4 设计型 必做 实现简单的屏幕手机功能实验 8 综合型 必做 19 DB/2 数据库S/390 实验课 DB2 基本操作 4 验证型 必做 简单嵌入式编程 4 验证型 必做 游标的使用 4 验证型 必做 动态 SQL 语句 4 验证型 选做 存储过程 4 验 证型 选做 综合实验 12 综合型 选做 20 MVS 基础实验课 登陆和退出主机 2 验证型 必做 TSO 操作 2 验证型 必做 数据集的使用 2 验证型 必做 VSAM 数据集 2 验证型 必做 JCL 编程 4 设计型 必做 实用程序和过程 4 设计型 必做 21 COBOL 语言S/390 实验课 大型主机编程环境 4 验证型 必做 客户信息文件处理 4 设计型 必做 学生成绩文件处理 4 设计型 必做 商店销售文件处理 4 设计型 必做 员工工资处理 4 设计型 必做 公司员工信息文件处理 4 设计型 选做 22 CICS 交易处理 系统实验课 CICS 基本操作 4 验证型 必做 CICS 应用开发基本技术 2 验证型 必做 在线程序跟踪调试 2 验证型 必做 使用 MAP 4 设计型 必做 文件访问技术 4 设计型 必做 队列设施试验 4 验证型 选做 11 序 号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实验 要求 异常处理试验 4 验证型 选做 综合实验 8 综合型 选做 4.掌握与本专业相关职业和行业生产、设计、研发的法律和法规。 能力 /知识 实现(课程名称 ) 学习、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生产、设计、研发的法律和法规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术交流活动;参与企业实习与实践。 5.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能力 /知识 实现(课程名称) 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 课程实验报告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论文与报告,外语课、双语专业课、外语选修课,以及外语专业辅修课。 能 够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以及文档资料等工程文件,并能较好地阅释和答辩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投标活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学术交流等。 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习人际交流选修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参与企业生产和社会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等。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协调、合作、管理团队的能力 参与班级、年级学生管理活动;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与同学合作学习;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文娱体育活动等。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 能运用在国际上进行技术交流 大学外语、双语专业课、外语类选修课、外语专业辅修课 12 6.具有适应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能力 /知识 实现(课程名称)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有收集、整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学习文献检索课程;在学校、企业参与产品、项目设计与生产过程;以及进行毕业设计时能应用现代手段检索收集信息资料;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阅读各种期刊,了解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向。 7.具有较深的人文社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能 力 /知识 实现(课程名称) 明确计算机工程师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社会责任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参加社会调查和志愿者活动等。 熟悉信息、计算机行业的法律与法规,特别是有关知识产权、网络管理以及软件管理的政策和法规 通过企业实践学习知识产权和有关互联网管理与软件产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学习信息安全概念和有关法规等。 三、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遵循“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计算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坚持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无缝连接,培养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培养具有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和优异实践能力的未来卓越 计算机 工程师,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健全人格、个性实出、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工程素质 13 高,具有宽厚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以及一定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系统、扎实的信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学科形态、典型方法、核心知识以及学科基本工作流程方式;能在计算机软硬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科学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软硬件产品研发以及信息工程系统的规划建设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 未来 卓越 计算机 工程师。 ( 三 ) 培养 模式 采用本 科、硕士、博士分段衔接的培养模式,实行两次遴选分流。 本科段推行 “3+ 1”模式, 3 年在校学习,累计 1 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 在本科段的第 3 年学后,实行第一次遴选分流。 约有 40%的学生在第 4 学年,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按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方向实行分类培养。 60%的学生进入 1+ 1 模式的硕士培养阶段,即学习一年,一年在企业实践和研修。 第 5学年(即硕士第 1 学年)后,实行第二次分流。 约有 20~30%的学生,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实行分类培养。 约有 2040%的学生进入博士阶段。 博士培养阶段为 3年,按照研究型 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参与企业或研究机构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大型工程的研发或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14 本、硕、博分段培养示意图 本科通识课程、 工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第 1 —— 3 学年 在企业顶岗实习和进行工程训练 40% 学生 本科毕业设计 60% 学生攻读 本硕共享课程(硕士非学位课程) 第一次分流 第 4 学年上半年 在企业参与产品或工程设计 项目与实现或者参与技术攻关(含开题、撰写答辩 ) 在企业硕士学位论文 20 30% 学生 30 40% 学生进入博士课程学习阶段 博士学位论文 在企业或研究机构参加新产品,新技术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发;或国家重点 、 重大的工程科学项目的研究 第 4 学年下半年 第 5 学年 下半年 ~ 第 6 学年上半年 第 6 学年下半年 第 7 、 8 、学年 第 9 学年 工学学士并就业 工程 博士 第二次分流 工程硕 士并就业 攻读硕士生 学位课程 第 5 学年上半年 15 ( 四 ) 课程体系  本科段的课程体系 ( 1) 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课程类别 模块 主要课程 (学时 /学分 )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1304/ 人文社科基础与综合基础 800/5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3)、中国近代史纲要(32/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是 (48/3)、社会实践(3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4)、形势 与政策 (32/2)、大学英语 (224/14)、大学体育 (64/4)、军事理论 (16/1)、科技文献检索(16/1)、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 (160/10)、军事训练 (2周 /2)、经济管理 (32/2)、市场营销 (32/2)。 数学 、自然科学基础 (504/) 微积分 (176/11)、线性代数 ,(4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0/)、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40/)、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 (40/)、大学物理 (112/7)物理实验 (56/)。 工程基础课程368/23 工程制图(40/) 工程制图 (40/) 信息学科基础课程 (328/) 信息技术导论 (24/)、电路理论 (64/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