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7 / 12 设 7 处文体广场。 (责任单位:县文广体局、各乡镇场 ) “村村通”建设。 利用好国家、省、市扶持政策,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 中心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加快农村通信村村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宽带网络。 力争到 2017 年,中心村电话、宽带网络普及率均达 100% ,其中: 2020 年完成 2354 户,至 2017 年完成3354 户。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文广体局 )。 结合各乡镇资源优势,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力争到 2017 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 20 家、绿色标识达 15个,原料基地达 60 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 145 万亩。 其中: 2020 年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 家、绿 色标识 12 个,建设原料基地 20 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140 万亩。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行规模养殖、特色种植,加大对设施农业投入,鼓励果蔬、水稻、畜禽制品就地加工,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 2020年计划转移劳动力 万人,力争到 2017 年转移劳动力 8万人。 责任单位: (县农业局、畜牧局、各乡镇场 )。 深度挖掘温泉、湿地、草原、黑土等资源优势和满族、秽秣族、关东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温泉湿地游、民俗风情游、农家采摘游、草原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 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乐、田园饭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2 桌、乡村住宿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苇编、根雕、蛋雕、剪纸、牛初乳等特色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 力争到 2020 年,特色农家院、大小餐饮企业达到 500 家,农业旅游观光及温泉果蔬采摘基地突破5 处,新增就业岗位 1000 个 (责任单位:县旅游局、各乡镇场 ) “互联网 +农业”。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互联网 +农业”深度融合,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转化升级。 引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入黑龙江农业电 子商务平台,建立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互联网 +农业”示范区。 搭建农业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农业科技网络,开创网络商务,农产品质量信息精确到户,实现农业生产园区精准生产,经营管理、监督追溯、社会服务智能化、网络化。 (责任单位 : 县农业局、各乡镇场 )。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拉动土地规模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 2020 年,发展各类合作 组织 30 个、家庭农场 10 个、 500亩以上大户 70 户,土地流转面积增加 5 万亩。 力争到 2017年,各类合作组织发展到 300 个,家庭农场发展到 200 个,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2 1000 亩以上大户达到 200 户,实现土地流转 60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34%。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各乡镇场 )。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 90%以上。 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 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 政局 )。 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 96%以上。 适应信访新常态,严格落实信访责任,有效化解新案积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 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县信访局、各乡镇场 ) 乡风文明。 以乡村文明提升为抓手,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 示范村、重点村、达标村文明户比重分别达到 70%、 60%和 50%。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弘扬文明新风,抵制陈规陋习,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