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工组织设计(路) 4 4 64 ● 专周 32 公路施工质量检测(路) 4 4 64 ● 33 公路病害整治 (路) 2 2 32 ● 30` 桥梁施工 (桥) 6 6 96 ● 安排12 次参观实习 施工员 31`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桥) 4 4 64 ● 专周 32` 桥梁施工质量检测(桥) 4 4 64 ● 33` 桥梁病害分析与旧桥加固(桥) 2 2 32 ● 其一 专业职业技能 合计 16 34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4 4 64 ● 专业限选课占11学分 35 轨道交通概论 4 4 64 ● 36 市政工程 4 4 64 ● 37 高等级公路养护 4 3 64 ● 38 隧道及地下工程概论 2 4 32 32 ● 39 监理概论 4 4 64 ● 监理员 40 公路建设法律法规 2 3 32 ● 41 学院任选课 2 2 2 6 96 ● 专业拓展能力 合计 17 42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24周 15 24周 专周 小计 15 合计 31 34 34 29 9 15 150 其中: 课堂教学 992 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 %; 理实一体 864 学时,占教学 总学时数的 36 %; 其它包括专周、顶岗实习共计 544 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 %。 为学生开展: AutoCAD 工程师认证 \中级试验工技能认证 \中级测量工认证 \施工员 /安全员资格认证 \检测员资格认证 \监理员培训认证 \造价员资格认证培训 表 82:实训项目开设计划表 序号 学期 项目名称 对应课程 项目来源 支撑哪方面能力 1 1 钢筋应力试验 工程力学 校内 力学计算 2 1 工程地质实训专周 工程地质 其他 校内 /校外 地质情况调查 3 2 隧道制图专周 公路工程制 图 校内 识图与手工绘隧道构造图 4 2 工程结构专周 工程结构 校内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5 2 建筑材料试验 建筑材料试验 校内 道桥建筑原材料检测 6 2 测量课间实训 工程测量 校内 道桥施工测量 7 3 公路设计专周 公路设计技术 校内 道路进行平纵横设计 8 3 桥涵设计专周 桥涵设计 校内 桥梁涵洞设计 9 4 工程造价课间实训 工程造价与招 投标 校内 工程计量、概预算 10 5 勘测设计综合实训 公路工程测量公路勘测设计 其他 校内 /校外 公路选线、勘测设计、测量仪器操作 11 6 岗前培训 合作企业 道桥综合能力 九、说明 1. 第五学期按半学期安排。 2. 专业职业技能分为路、桥两个方向设置课程,选定方向后则只能按照其选择的方向进行课程。 3. 《 公路工程测量综合实训 》三周时间中一周校内,两周校外。 2020 级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具备较高的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及较强的专业技能,能胜任隧道工程测量、施工、工程管理、检测与监控等岗位的高 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定位 本专业 毕业生主要面向公路、铁路隧道施工企业,从事隧道测量、施工、检测、监控量测 等工作 , 并能了解隧道运营管理与隧道安全评价。 通过 2- 3 年的实践锻炼和深造,可以成为承担 隧道施工现场从事测量、试验、施工、检测、工程管理一线生产任务的工程技术人员。 三、培养规格 (一)素质要求 具有思想政治理论、 体育 、土木应用 数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英语、应用文写作等基本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 质、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吃苦耐劳、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二)核心能力 能组织和实施隧道施工测量;能指导和组织隧道施工(包括新奥法施工、矿山法施工、盾构法施工等);具备编制隧道工程概预算和合同管理的能力;能进行隧道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控及运营管理。 (三)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毕业时应 取得中级测量工证书 、 中级试验工 、 检测 员、 AutoCAD 认证 、安全员、监理员等 证 书之一。 (四)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 150 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能力培养课程 31 学分,全院任选课程 6 学分,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拓展课) 113 学分。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经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的多次论证,分析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三个,即:隧道测量、隧道施工及工程管理、隧道检测与监控 ( 每个职业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能力及课程如表 41 所示 )。 表 41: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 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能力及课程对应表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核心能力 课程 名称 隧道测量 1. 隧道线路中线测量 2. 隧道线路高程及横断面测量 3. 隧道洞外、洞内平面控制测量 4. 隧道洞外、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5. 地形图测绘 6. 洞内隧道中线测量 7. 施工放样 8. 全站仪隧道断面测量 1. 行业认知 2. 测量仪器操作 3. 隧道施工测量 1. 隧道构造 2. 公路工程测量 3. 隧道施工测量 隧道施工及工程管理 1. 隧道施工图识读与绘制 2. 新奥法施工组织与施工指导 3. 盾构法施工组织与施工指导 4. 隧道施工现场管理 5. 隧道工程计量 6. 隧道安全评价与应急处理 7. 隧道运营管理 1. 识图与制图 2. 新奥法施工与组织 3. 盾构法施工与组织 4. 工程项目管理 5. 计量统计 6. 运营管理 1. 隧道构造 2. 公路工程制图 3. 隧道施工 4. 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5. 工程造价 6. 公路隧道运营管理 隧道检测与监控 1. 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 2. 防水材料性能检测 3. 水泥混凝土等配合比设计 4. 隧道开挖质量检测 5. 隧道支护体系检测 6.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 7. 隧道监控量测(拱顶下沉、周边位移、锚杆抗拔等) 8. 隧道通风、照明检测 1. 隧道建筑材料检测 2. 隧道现场质量检测 3.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1. 建筑材料试验 2. 隧道质量检测 3. 隧道施工 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依据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基本点 ,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则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按真正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突出,和企业需求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调研发现,目前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猛, 隧道多, “ 桥隧比 ” 高 、专业性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较大的变化,隧道的运营管理及隧道的安全评价方面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 为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企业参与度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 “ 人才培养质量 ” 为核心, 根据变化的人才需求 紧紧围绕应该 “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 两个问题,深入企业开展市场调研,着重了解目前 公路隧道建设企业 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所需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能力, 并结合高职院校 学生职业发展历程和就业前景 ,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 毕业及顶岗实习学生反馈的情况及学生的工作岗位及工作感受,并结合麦可思报告的 结果,形成调研报告。 组建 了 由业内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通过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 学院与 合作 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能力培养分为理实一体、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个阶段; 企业全程 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课程建设及 教学实施 过程。 为培养学生较强的岗位技能,在教学实施中,强化了定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实施工学交替。 (二)人才培养模式 本方案紧紧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优质资源,探讨 “ 三阶段工学结合 ” 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 “ +1+” 培养时间段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即理实一体、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三个阶段 ( 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51 所示 )。 在人才培养中,本专业主要将培养时间分为三段即: +1+,具体表现为:  第一阶段(前 13 学期)完成专业基本技能的 培养,开展专业教育、认识实训等,使学生获得典型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进行中级试验工和 AutoCAD 工程师认证。  第二阶段(第 45 学期)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学习,依托实训基地开展模拟实训和生产性实训,并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获得典型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证书;期间根据实训基地和工程项目情况安排学生进行 2 个月的定岗专项训练,实现工作学习交替、教学场地交替、教学时间交替、专兼教师交替、角色交替。  第三阶段(第 6 学期)学生在生产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最终获得过硬的职业技能。 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 同时也将职业道德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获得过硬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岗位技能平台(第二阶段) 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 定岗实习 定岗实习 获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 岗位实践平台(第三阶段 ) 岗前培训 持证顶岗 第 6 学期校外基地顶岗实习 图 51“三阶段工学结合 ” 人才培养模式 图 51: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六、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首先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市场,开展调研,明确专业现状与职业之间的差异,明确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再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实践专家职业成长经历,找出典型工作任务;组织专业教师和教育专家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育化处理,确定专业学习 领域;在实践专家与教育专家构建的课程基础上开设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性课程;在构建过程中,充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同时结合隧道建设职业能力资格认证的技能要求,确保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课程设置为:公共能力培养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土木应用数学、大学英语等共 31 学分;专业基本技能课,如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建筑材料试验、公路工程制图、隧道构造等共 45 学分;专业职业技能课,如隧道施工测量、隧道施工、隧道质量检测等共 40 学分;专业拓展课,如公路隧道机电工程、道路工程概论、学院任选课等共 19 学分;顶岗实习 与毕业设计 15 学分,三年共150 学分。 其中部分专业课程由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及专周组成。 七、主要课程描述 高职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要 “ 做、学、教 ” 一体化安排 ,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 重视课堂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内容 (本专业主要课程描述具体参见表 71 至711)。 表 7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描述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描 述 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程。 讲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等。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自学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成功就业与创业。 表 72:《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