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0xx-内容摘要:

1)以默认的角色作为游戏的主角。 ( 2)引导学生将角色分别移到起点和终点,并将角色大小调整到合适迷宫通道大小的范围。 布置任务 3:制定游戏规则。 (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设计制定游戏规则。 ( 2)小组交流,讨论。 ( 3)倾听学生汇报。 ( 4)归纳小结小猫走迷宫游戏的规则。 四、编写小猫走迷宫游戏脚本 布置任务 4:编写小猫初始位置及状态的脚本。 ( 1)课件出示小猫初始状态脚本流程图,讲解、分析脚本编写思路。 小猫处于迷宫的入口处,其位置坐标( X:205, Y:143) ,方向向右,呈显示状态,并且每隔 秒切换造型。 ( 2)引导学生编写脚本 ( 3)巡视指导,收集问题。 17 ( 4)归纳、讲解存在的问题 ( 5)引导学生对脚本进行二次修改。 布置任务 5:编写小猫行走方式的脚本。 ( 1)课件出示按右移键控制小猫行走的脚本的流程图,讲解。 分析脚本编写思路。 ( 2)小组交流讨论 :按左移键、上移键、下移键的脚本又是如何编写的。 ( 3)倾听学生汇报。 ( 4)引导学生编写按左移键、上移键、下移键的脚本。 ( 5)巡视指导,收集问题。 ( 6)归纳小结:设定通过方向键,改变小猫的方向,让小猫所在的 X坐标, Y坐标值增加或减少,实现小猫在迷宫行走的功能。 ( 7)引导学生二次修改脚本。 布置任务 6:编写小猫碰到障碍物的脚本。 ( 1)课件出示小猫碰到迷宫墙脚本流程图,分析脚本编写思路。 18 ( 2)提问:如何判断是否碰到迷宫墙。 可以使用侦测指令模块中的哪一条指令。 ( 3)倾听学生汇报。 ( 4)引导学生编写碰到障碍物的脚本。 布置任务 7:编写处理小猫行走超时的脚本, (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自主学习计时器的作用。 ( 2)引导学生思考:计时器有什么作用。 在脚本中是如何使用的。 (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 4)倾听学生汇报。 ( 5)归纳小结: ( 6)出示编写行走超时处理的脚本流程图,引导学生编写行走超时处理的脚本。 ( 7)教师巡视指导,收集问题。 ( 8)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布置任务 8:编写小猫走出迷宫的脚本。 ( 1)出示编写走出迷宫的脚本流程图,指名学生上讲台讲解,分析脚本的编写思路。 19 ( 2)引导学生编写走出迷宫的脚本。 ( 3)归纳小结。 保存游戏脚本文件。 五.脚本调试与优化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 材的内容,掌握脚本调试的方法。 从以下四方面测试与调试脚本:起始位置、状态;小猫行走方式;碰到障碍后的处理方式;成功走出迷宫后的信息回应是否与预期设计一致。 让学生请同桌相互玩一玩自己设计的游戏。 让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以做进一步的修改。 六、创新活动 引言:今天我们设计一个穿越迷宫的游戏,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 scratch侦测指令模块中的指令,使程序有了判断的功能。 布置任务 9: ( 1)按其他键来控制小猫的行走。 ( 2)修改游戏规则,修正程序,让小猫走迷宫程序变得更加有趣,如让小猫成功躲避大灰狼的追捕。 七、总结、评价 ( 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创新之处。 ( 2)小组间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 3)展示创意作品。 ( 4)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 5)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的活动评级表 . ( 6)总结: 20 第 8 课 榕榕讲故事 教学目标: 1.能熟悉运用广播与接收指令。 2.掌握在 scratch脚本中添加声音文件的方法。 3.熟练用外观特效指令为角色与舞台设置动画。 4.综合运用 scratch知识创作数字故事。 教学重点: ( 1)熟练运用广播与接收指令。 ( 2)在 scratch脚本中添加声音文件的方法。 ( 3)用外观特效指令为角色与舞台设置动画。 教学难点: ( 1)运用广播与接收指令。 ( 2)综合运用 scratch软件知识创作数字故事。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言: scratch软件不仅可以用于 画图,制作游戏、动画,还可以用于制作有趣的多媒体数字故事。 运行榕榕讲故事脚本。 引导学生观察运行结果。 学生以家乡为主题,创作榕榕讲海西故事,不仅展示了海西美丽山川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念。 提问: scratch软件太神奇了,我们可以用 scratch软件创作什么有趣的多媒体故事呢。 揭示课题:第 8 课 榕榕讲故事 二、了解创作数字故事过程 讲解数字故事的创作过程。 ( 1)讲解什么是多媒体数字故事 ( 2)引导学生观看数字故事创作过程微课,理解数字故事创作的四大环节。 ( 3)巡视指导。 ( 4)归纳并讲解数字故事创作过程:设计有趣的故事剧本确定出场的角色与场景 调试脚本 三、确定角色与舞台场景 21 布置任务 1:确定角色与舞台场景 ( 1)图片展示故事角色:阿仙和榕榕。 榕榕还有两个不同的造型。 ( 2)图片展示舞台场景效果图。 ( 3)讲解角色与角色、角色与舞台互动的方式:延时等待,广播与接收信息。 ( 4)引导学生观看创建广播的微课视频,并 尝试创建广播。 ( 5)巡视指导,收集问题。 ( 6)归纳示范讲解广播内容。 ( 7)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个,了解广播与接收的一一对应关系。 布置任务 2:学习插入音频文件 ( 1)引导学生自主洗插入音频文件的微课。 ( 2)尝试将音乐文件插入舞台背景中。 ( 3)巡视指导。 ( 4)归纳并讲解声音指令模块的指令。 布置任务 3:设置角色及背景特效动画。 ( 1)学生学习外观特效动画微课。 ( 2)小组讨论如何实现用外观特效指令制作 动画。 ( 3)倾听学生汇报成果。 ( 4)小结设置特效动画的方法:运用重复执行指令与外观特效指令共同实现。 四、编写角色与舞台脚本 布置任务 4:编写角色文字的脚本。 ( 1)展示如下流程图,讲解、分析角色文字的脚本编写思路。 22 ( 2)引导学生编写角色文字的脚本。 ( 3)巡视指导。 ( 4)归纳小结。 布置任务 5:编写角色阿仙的脚本。 ( 1)展示如下流程图:讲解、分析角色阿仙的脚本编写思路。 ( 2)引导学生编写角色阿仙的脚本。 ( 3)巡视指导。 ( 4)归纳小结。 布置任务 6:编写角色榕榕的脚本。 ( 1)展示流程图,小组交流讨论角色榕榕的脚本编写思路。 23 ( 2)引导学生尝试编写角色榕榕的脚本。 ( 3)让完成的同学充当小老师,引导他们相互学习。 ( 4)巡视指导,收集问题。 ( 5)归纳解决存在的问题。 布置任务 7:编写舞台脚本 ( 1)展示如下流程图。 ( 2)引导学生观察流程图,思考:舞台脚本由几个模 块构成。 每个模块由什么作用。 ( 3)倾听学生汇报成果。 ( 4)引导学生编写舞台脚本。 ( 5)巡视指导,收集问题。 ( 6)归纳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调试脚本 测试脚本 讲解测试脚本的步骤: ?根据故事情节逐条测试脚本,看运行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 ?单击榕榕角色,图片翻页至下一页。 ?按空格键,停止所有脚本的运行。 若有错,引导学生修改脚本。 24 教师小结。 六、评价、总结 展播部分学生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说一说,交流这节课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的活动评级表。 总结: 第 9 课 机器人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三定律”; 了解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通过了解古代机器人和现代机器人的功能及其应用情况,感受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树立应遵循机器人三定律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三定律及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三个不同阶段现代机器人的功能差异。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是什么时候。 (近几十年) 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技术探寻有多长了。 ( 3000多千) 引言:“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 然而有史以来,人们就一直幻想着制造出一种超脱于人的、能独立动作的机器,来帮助人类开创美好的生活。 展示学习任务: 了解“机器人三定律”; 25 了解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二、新授 【活动一:机器人三大定律】 提出问题:机器人是否有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开阔视野”的内容,从中初步了解机器人的三大定律。 说一说机器人的三大定律内容。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 总结: “机器人三定律” —— 美国当代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a、机器人不可伤害人,或眼看着人将遇害而袖手旁观; 须服从人给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有抵触时,不予服从;。 【活动二: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引言:以“机器人”一词的出现为标志,我们把机器人分为古代机器人和现代机器人。 (一)古代机器人 ,古代机器人。 指南车 —— 木鸟 —— 记里鼓车 —— 机器鸭 —— 自动机械人偶 —— 地动仪 —— 木牛流马 ?? ,感受古人的智慧。 :古代机器人是现代机器人的雏形、“老祖先”,没有古代机器人,就没有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 (二)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机器人的转变:娱乐观赏 —— 实用性 1959年,美国的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具有实用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 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引导学生读读课本 P59 内容, 现代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 26。 【活动三:创新活动】 列举神话故事或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说说它们扮演的角色。 到图书馆或上因特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三、归纳总结 学习完这课,你了解“机器人三定律”吗。 知道多少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了解现代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吗。 遇到困难时,你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第 10课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撩开笼罩在机器人上的神秘面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机器人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机器人的应用情况及价值。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播放《福娃机器人》视频片断 提出问题:你知道刚才视频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吗。 它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如此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