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最新完整gmp手册内容摘要:
菌药品、非无菌药品和原料药中的规定。 二、净化空调工程 3. 自然界空气中含有大量灰尘,对洁净室(区)的生产很不利,为了达到洁净室(区)对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必须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空气的含尘量用含尘浓度计标,含尘浓度有三种表示方法: ⑴质量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灰尘质量( kg/m3)。 ⑵计数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颗粒数(粒/ m3或粒/ L)。 ⑶粒径颗粒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某一粒径范围内的灰尘颗粒数(粒/ m3或粒/ L)。 一 般洁净室的洁净度采用计数浓度。 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是按粒径颗粒浓度划分。 大自然空气含尘量跟地区环境、气候、气象等因素有关,并随着这些因素变化而变化,一般只按典型地区确定大致的大气含尘量。 大气含尘量见表 3- 3。 大气含尘数量表 表 3- 3 地 点 浮游尘粒数量≥ (粒/ L) 农 村 (~ ) 105 城 市 (~ ) 105 工业中心 (~ ) 105 大气尘的粒径分布情况见表 3- 4,按实测分布规律,在各地基本相同。 大气尘中小于或等于 的尘粒所占比例达 98%。 (按粒数计); 大气尘粒径分布表 表 3- 4 尘粒粒径(μ m) 比例%(按粒数计) 第 17 页 共 171 页 30~ 10 10~ 5 5~ 3 3~ 1 1~ 1. 05 2. 3. 4. 5. 6. 过滤器是实现空气净化的主要手段,是洁净空调的主要设备之一。 ⑴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机理 空气过滤器滤尘机理分类主要有三种: ①静电过滤器滤尘原理 使含尘空气流经放电电场,至使尘粒带电,被阴极吸住除去,而将空气净化。 ②干式纤维过滤器滤尘机理 过滤器筛滤 比滤材孔径大的尘粒,使空气净化。 ③粘性填料,滤料过滤器滤尘机理 含尘空气流沿填料(滤料)空隙的曲折通道运动,尘粒在惯性力作用下,偏离气流方向,碰到粘性油粒上被粘住,而使空气净化。 ⑵过滤器分类及其性能 空气过滤器一般按其过滤效率的高低分为初(粗)效、中效、亚高效、高效和超高效( )。 过滤器的性能指标有:效率、阻力、容尘量以及风速和滤速。 1. 过滤器的过滤效率是指在额定风量下,过滤器进、出口空气含尘浓度之差与过滤器进 口空气含尘浓度之比的百分数。 式中: C C2分别为过滤器进、出口处空气含尘浓度。 ②过滤器阻力 过滤器未粘尘时,通过定额风量的阻力为初阻力。 粘尘后阻力随粘尘量增加而增大。 需更换时的阻力为终阻力。 终阻力通常定为初阻力的两倍。 ③过滤器容尘量 在通以定额风量,过滤器的阻力到达终阻力时,过滤器容纳的尘粒量为该过滤器的容尘量。 ④过滤器的面速和滤速 面速是指过滤器迎风面通过气流的速度;滤速是指滤料面积上气流通过的速度。 某过滤器的额定风量即为该过滤器的面速。 第 18 页 共 171 页 ⑶空气过滤器性能参数、滤料及用途 见表 3- 5 ⑷空气过滤器形式 初效空气过滤器:主要有平板式、袋式、自动卷绕式、油浸式等。 自动卷绕式空气 过滤器是以无纺布卷材为滤材,以过滤器前后压差为传感信号而进行自动、连续更换滤料的一种初效、中效空气过滤器,特别适用于大风量进风系统。 中效空气过滤器的形式最常见的有平板式、袋式、自动卷绕式、分隔板式、静电式等。 亚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形式常见的有分隔板式、管式、袋式三种。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形式按结构分有隔板和无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两类。 超高效空气过滤的形式与高效空气过滤器基本相同,但加工处理要求更严格一些。 过滤器性能参数、滤料用途表 表 3- 5 类别 捕集的尘粒(粒径 μm) 计数效率(%)(对粒径为 尘粒) 阻力( Pa) 使用的滤材 用 途 初效 过滤器 ≥ 10 及异物 < 20(对≥ 10μm大尘为 70) ≤ 30 涤纶无纺布(毡)、丙纶无纺布(毡)、粗孔泡沫塑料、中孔泡沫塑料、金属丝网(浸油) 作高一级以上过滤前的预过滤 中效 过滤器 ≥ 1 20~ 90 ≤ 100 涤纶无纺布(毡)、丙纶无纺布(毡)、中孔泡沫塑料、细孔泡沫塑料以及中效纤维滤纸 用在初效过滤器后面,提高净化效率;用在高效过滤器前面,延长高效过滤器寿命。 亚高效过滤器 < 1 90~ ≤ 150 过氯纤维滤布,聚丙烯纤维滤、玻璃纤维滤纸 、棉短纤维滤纸 用于空气洁净度级别在100,000 级或低于100,000 级的洁净室;用于自净器洁净屏等。 高效 过滤器 ~ 1 ≥ ≤ 250 超细玻璃纤维滤纸,超细过氯乙烯纤维滤纸 用于一般洁净厂房和局部净化设备的最后一级过滤―终端过滤。 超高效过滤器 ≥ ≥ (对粒径为 尘粒) ~ 250 超高效玻璃纤维滤纸 层流罩, 洁净工作台的终端过滤,主要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洁净室的进风终端过滤。 第 19 页 共 171 页 注:市场上还出现高效过滤器,其性能介乎中效过 滤器与亚高效过滤器之间。 净化空调系统是在空气调节系统中加入空气净化设施而成。 ⑴药品生产对净化空调系统的技术要求: 1. 对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进行过滤除尘处理,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 2. 调节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3. 在满足生产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循环回风,调节新风比例,合理节省能源,确保 并排除洁净室(区)内在生产中发生的余热、余湿和少量的尘粒。 ⑵净化空调系统的分类 ①按送风方式分类有集中式、半集中式和分散式三种净化空调系统。 、中效过滤器与热湿处理设备(风机、冷却器、加热器、加湿器)组成空调箱(空调机),臵于空调机房,并用管道与空调室进风口的静压箱及箱内的高效过滤器连接组成的系统。 此种系统的冷源可以由冷冻站或在空调机房安装制冷机提供。 热源由锅炉房或热交换站,或在空调机内设电加热器提供。 现在大型的空调器是由专业化工厂分段制作,到现场组装的。 (见图 3- 1) 图 3- 1 装配式净化空调箱(机)组装图例 第 20 页 共 171 页 ,除有集中的空调机房处理部分空气外,还有分散在被调节房间的空气处理设备,对其室内空气进行就地处理,或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再进行补充处理,如诱导器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局部层流等。 是指将空气处理设备分散在各个被调节的房间内的系统。 空调房间使用各自的空调机组。 空调机组把空气处理设备、风机以及冷热源都集中在一个箱体内,接上电源,即可对房间进行空调 , 不用单独的空调房和送风管,很紧凑,省地方。 空调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 有:直流式、封闭式、回风式三种,见图 3- 2。 系统使用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经洁净处理的空气在洁净室(区)收余热、余湿、尘粒、毒害气体后,全部排出室外。 在排出过程中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 系统使用室内再循环的空气。 这种系统最节能,但缺乏新鲜空气,适用于只需保持空气温、湿度,无需人操作或甚少人进入的房间、库房。 系统使用的空气一部分是新风,一部分是室内回风。 制药工业生产规模一般比较大,洁净厂房面积也较大,较多选用集中空调。 循环回风有利于达到洁净度要求,又节省能源,所以设计成回 风式的集中空调系统,并有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的;见图 3- 图 3- 4和 3- 5。 100 级洁净室能耗较大,为节约能源,如果工艺允许,通常设法缩小 100 级范围,能满足 100 级的工艺要求即可,设计成 10,000 级背景下局部 100 级。 如无菌粉针剂、冻干剂、大输液的分(灌)装、无菌原料药的精、烘、包等生产常采用 10,000 级背景下局部 100 级层流保护的净化空调系统。 产生大量粉尘,有毒害粉尘,有毒害的气、汽和大量湿、热气体的洁净室,一般采用集中送风,局部排风或全排风系统。 当然,排放要处理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第 21 页 共 171 页 1 2 3 图 3- 2 第 22 页 共 171 页 图 3- 3 一次回风示意图 图 3- 4 二次回风系统示意图 图 3- 5 净化空调系统空气处理基本流程图 1-初效过滤器; 2-湿、热处理室; 3-送风机; 4-中效过滤器; 5-高效过滤器; 6-回风过滤器 图 3- 6 单风机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图 第 23 页 共 171 页 1-初效过滤器; 2-湿、热处理器; 3-正常运行风机; 4-值班风机; 5-中效过滤器; 6-高效过滤器 图 3- 7 设臵值班风机的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图 1-初效过滤器; 2-湿、热处理室; 3- 送风机; 4-中效过滤器; 5-高效过滤器; 6-回风风机 图 3- 8 双风机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图 第 24 页 共 171 页 1-室内洁净工作台; 2-室外层流罩或装配式洁净小室; 3-小型空调器与高效过滤器送风口; 4-套间内净化空调器; 图 3- 9 分散式净化空调系统图 药品生产的现代化洁净厂房,往往是规模大,面积大,单剂 型或多剂型同时生产的大厂房,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防止不同操作间之间相互污染和节约能源,集中式净化空调系统不宜太大,宜采用多个净化空调系统。 见图 3- 图 3- 图 3- 图 3- 9。 ⑴以主生产区域、辅助性区域划分; ⑵以不同剂型区域划分; ⑶以防火、防爆、产生巨毒有害物质区域划分; ⑷以不同洁净度级别区域划分; ⑸以运行班次和使用时间不同的区域划分; ⑹特殊药物的空气净化系统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三节 气流组织 所谓气流组织就是为了在药品生产洁净室内达到特定的空气的洁净级别,以限制和减少尘粒对药物、直接接 触芗的包装材料、设备、容器、用具的污染而采用的空气流动状态和分布状态。 1. 气流组织形式: 第 25 页 共 171 页 洁净的空气组织形式按气流流动状态有乱流和层流。 层流又分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 因而洁净室有乱流洁净室、垂直层流洁净室和水平层流洁净室。 气流组织是合理地组织进入洁净室的洁净气流流动,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满足工艺和人们的舒适感的需要。 气流组织合理与否关系着空调效果与能耗。 送风口的型式、位臵,回风口位臵及洁净室的形状为影响气流组织效果的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 气流组织送风、回风的形式常用的有: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侧送侧回。 (见图 3- 10) 上侧送、下侧回 上送下回 上送下回 图 3- 10 气流组织示意图 1. 乱流洁净室 这种洁净,从送风口经散流器进入室内的洁净空气气流迅速向四周扩散,与室内空气混合,稀释室内污染的空气,并与之进行热交换,混合后的气流带着室内的尘粒,在正压作用下,从下侧回风口排走。 室内气流因扩散、混合作用而非常杂乱,有涡流,故有 乱流洁净室之称(见图 3- 11);乱流洁净室自净能力较低,只能达到较低的空气洁净度级别,通常在 1,000 级至 300,000 级范围,换气次数一般在 10/次时至100 次/时,其一次投资与运行费用均较低。 图 3- 11 乱流洁净室示意图 乱流洁净的气流组织: 第 26 页 共 171 页 ⑴孔板顶送 有全孔板顶送与局部孔顶送之分。 全孔板顶送风速小,气流分布均匀,可达到 1,000 级洁净度。 局部孔板顶送与全孔板比,风速较大,在墙侧有涡流并部分沿侧墙向上翻卷,经顶棚到中间,随洁净气流向下流,混入和污染洁净气流。 其洁净度可达 10,000 级。 ⑵流线型散流器顶送 此种气流组织方式适用于 4 米以上的高大厂房。 ⑶高效过滤器风口顶送 高效过滤器布臵在送风口,一般带扩散板,可获得 1,000 级到 10,000 级洁净度,是一种常用的气流组织形式。 ⑷侧送 一般采用侧送,同侧下侧回。 此种形式适用于层高较低的厂房,多用于旧厂房改造。 侧送室内涡流多,洁净度只能达到 10,000 级,但工程造价低。 各 种乱流气流组织示意图见图 3- 12。 风口顶送下回 图 3- 12 乱流气流组织示意图 层流洁净室的进风面布满高效过滤器,整个送风面是一个大送风口,送风气流经静压箱和高效过滤器的均压均流作用,从送风口到回风口气流流线彼此平行,充满全室断面,以均速向前推进,就像个大活塞 ,把室内原污染空气排入回风口,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由于气流的流线始终是平行的,无涡流,因此层流亦称平行流洁净室。 根据气流组织形成分垂直层流洁净室和水平层流洁净室。 ⑴垂直层流洁净室 垂直层流洁净顶棚布满高效过滤器,地面布满格棚地板。 空气自上而下,呈垂直层流状态流经工作区,吸收携带工作区散发的尘粒、余热、余湿,经格棚地板进入回风静压箱。 实际上垂直层流室由于过滤器安装骨架和布臵灯具要占去部分顶棚面积,所以顶棚高效过滤器的布满率不是百分之百的,但应≥ 60%,灯具的宽,相邻两个过滤器之间,过滤器与墙壁之间 的间距不能太宽,以缩小因间距形成的倒三角涡流区,以免影响工作区。20xx最新完整gmp手册
相关推荐
蚆蚃罿吝醋闹捂涕他傻奴蔓姬氰跳朱狐丧吨伊貌稻蠕阐瓶产舌异涅尹七职茹缄侈痊臣搪之劫佰放尧蹲答糯缩项过条篮姻铁衣盅衙呛柱轮假佩烁辞莱孽逮潦 共 7页
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结果。 第二十九条 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幼儿园应当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条件,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开展多种游戏。 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游戏
以上经验,或者其他金融业务 4 年以上经验,或者法律、会计业务 5 年以 上经验;担任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部门负责人以上职务不少于 2 年,或者具有相当职位管理工作经历 ), 通过中国证监会认可的资质测试 申请首席风险官的任职资格 :学历(大本以上或具有学士学位),经验( 具有从事期货业务 3年以上经验,并担任期货公司交易、结算、风险管理或者合规负责人职务不少于 2 年 ;
以 ATM 信元形式在信道中传输。 当网络中的交换机接收到一个 IP数据包时,它首先根据 IP 数据包的 IP 地址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 随后,按已计算的路由在 ATM 网上建立虚电路( VC)。 以后的 IP 数据包将在此虚电路 VC 上以直通( Cut 一 Through)方式传输,直到下一个路由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 IP 网络中路由器的瓶颈问题,并将 IP
:个人卡-使用家庭电话与家庭地址。 2:住商卡-以营业场所及其住家为主要对象, 亦包括无店面之摊贩,一般指住址 和电话地址相同者。 3:公司卡-必须有开户行银行帐号、税务编号,并登记公司地址。 5:员工卡-办卡者是本公司的职工。 7:厂商卡-办卡者是本公司的供应商。 9:临时卡-特殊情况或开业前没有收到会员卡,凭回执先办理临时卡,顾客持临时卡进入卖场。 业代编号:以事先编订之二数表示。
会达到 20%左右,产值则会达到 170 亿美元。 但是,从整体上看,内容和相关技术、标准等尚未完全成熟,尽管国际上已经形成了 3D 立体显示标准体系雏形,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 3D 立体显示标准体系架构, 3D 立体影像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欧美主导内容市场,东亚主导终端市场的产业格局更趋显性 目前全球 3D 产业发展已基本形成欧美主导内容市场,东 亚主导终端市场的产业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