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内容摘要:
作业与讲评 一、填空题 1. 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有( 终端设备 )、( 传输链路 )和( 交换设备 )。 2. 传输介质可以为( 有线或无线 ),如(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光纤 )或是卫星传输系统等等。 3. RS232 是一个具体实现的物理层接口,它用于在( 模拟 )信道环境下传输( 数据 )信号,是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接口。 4. “链路 ”是指一条无源的( 点到点的物理 )线路段,中间不存在交换节点; 5. “数据链路 ”是指除了具备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 必要的( 规程 )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 6. 数据链路层功能主要有 (链路 管理 )、( 信息传输 )、( 流量与差错控制 )和异常情况处理。 7. DLCP 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 数据编码 )格式、( 传输控制字符 )、( 报文格式呼叫及应答 )、( 传输步骤 )、差错控制方式、( 通信方式 )、同步方式以及信息传输速率等。 8. 依照所传输的信息的基本单位, DLCP 有两大类,一类叫做( 面向字符型 ),一类叫做( 面向比特型 ) 9. HDLC 使用统一的标准帧格式,由标志字段 (F),地址字段 (A),( 信息字段( I) ),( 帧检验字段( FCS) )及( 控制字 段 )组成。 10. 网络层能提供两种服务是(面向连接)服务和(面向无连接)服务。 11.虚电路有两大类,一类是(交换)虚电路,一类是(永久)虚电路. 12.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建立,拆除和管理运输站,并负责进行( 数据传输 )。 13. 建议研究的是如何把一个( DTE)连接到有关的公用分组交换网上,所以是一个对公用分组交换网的(接口规范)。 14. 的层次结构有三层,从下到上依次为 (物理级),(帧级)和(分组级)。 15. DDN 的网络结构由( 核心层 )、用户接入层和( 用户层 )组成。 16. 与交换型网络相 比较, DDN 具有( 传输速率高 ),( 网络时延小 ),( 高度透明性 ),提供灵活的连接方式和( 网管简便 )的特点。 17.帧中继网络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 18. 实现帧中继的前提条件是传输线路采用( 光纤 )和终端具有( 智能 )。 19. 帧中继主要用于( LAN 互连 )、( 图象传输 )和( VPN)的场合。 20. ATM 称为(异步转移模式),以(信元 Cell) 作为 信息传输、复接和交换的基本单位。 二、简答题 1. 简要分析 RS232 接口的特性。 ( 1). 机械特性 对于一个 DTE 和 DCE 接口,首先是从机械上来分界。 机 械特性就是描述了 DTE 与 DCE之间的连接器中有多少个管脚连线(针)及插头插座的位置。 ( 2). 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规定了这一组导线的连接方式、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以及有关电缆互连的指南。 RS232 的电气特性符合 建议,用低于 3 V 电压表示二进制“ 1”,用高于 +4 V电压表示二进制“ 0”,允许数据传输最大速率 kbit/s,最长传输距离小于 15 m。 ( 3). 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即是定义了每个插针的交换电路的功能,且一般每条接口线有一个功能,接口线的功能一般分为四类:数据、控制、定时 和接地。 专业好文档 ( 4). 规程特性 规程特性主要定义了各种接口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操作要求。 2. 简要说明 HDLC 协议的规程特性和帧结构。 ( 1). 规程特性 面向比特型控制规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准则以满足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计算机、集中器和终端之间数据通信,以及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的节点机间的数据通信。 ( 2). 帧结构 数据链路上传送的完整信息组称为“帧”。 对于 HDLC 规程,无论是信息帧与控制帧都使用统一的标准帧格式。 3. 简要说明什么叫面向连接。 什么叫面向无连接。 面向连接服务,类似于打电话的情况,是指 其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被分成三个阶段:即连接的建立、数传的维持与拆除连接阶段。 在这种传输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连接通路,即建链,然后,数据再沿着所建立好的链路按序传送到收端,收端无须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排序。 该方式可靠性比较高,常用于数据传输量比较大的场合。 由于存在着建链和拆链时间,传输效率不高。 面向连接的典型例子就是虚电路。 面向无连接服务的最大特点是在传输数据前无须建链,传输后无须拆链。 要传送的分组自己携带对方的目的地地址而自找路由,因此,到达收端,信息分组可能是乱序的,必须由收端给以排序。 这种方式的优点 是传输效率高,缺点是可靠性差,因为一旦线路质量不好,到达收端的分组不全会影响收端的正常排序。 该方式常用于数据量比较小的场合。 4. 分别说明数据报和虚电路的特点。 虚电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服务,其基本思想就是每个与分组交换网相连的 DTE 上都配置有一组逻辑信道 (实际上,每个逻辑信道就对应了一个缓存区 ),每次通信开始前,先由发方 DTE 发送一个呼叫请求分组,并在该分组中携带上主叫与被叫的全称网络地址以在双方的逻辑信道之间建立一个连接,那么,这个端至端逻辑信道的组合就是虚电路。 一旦连接建立后,双方只要使用该组确定 的逻辑信道号,即可沿着呼叫时所确立的虚电路进行双向数据分组的传输。 因此,虚电路是动态建立和动态拆除的,每次建立时逻辑信道动态地分配给虚电路。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利用线路资源。 数据报传输方式不须建立虚电路,每个分组带有源和目的用户地址,沿不同路由并发地到达接收端,在中间节点上每个分组要进行路由选择。 由于分组到达 接 收端顺序不同,所以接收端须要重装排序。 显然,采用数据报方式进行传输,网络的利用率高,传输延时小。 但由于需要排序后重装、差错检测、丢失重发等一系列管理操作,使网络管理要复杂的多。 专业好文档 第 6 章 局域网 作业与评价 一、填空题 1. 局域网由( 网络硬件 )和( 网络软件 )两大部分组成。 2.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局域网可分为( 总线型 )、( 环型 )和( 星 型 )等。 3. 网桥的主要作用包括( 网络互连 )、( 网络寻址 )、( 网段隔离 )与( 负载均衡 )和( 数据转发 )等。 4. 网桥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的网络设备。 5.在局域网中使用的双绞线分为( UTP)和( STP)两种类型。 6.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包括(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和(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 )两个子层。 7. LLC 提供的 3 种服务为:( 无确认无链接服务 ),( 有确认无链接服务 )和 ( 面向链接的服务 )。 8. MAC 地址有两类,分别是:( 单地址 )和( 组地址 )。 9. CSMA/CD 的中文含义是(载波侦听多 路 访问 /冲突检测) 10.符合 标准的典型网络是( FDDI) 10. 10Base2 以太网的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 185)米; 二、简答题 1. 简述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局域网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通常在几十米到几千米的范围内。 传输速率高:其传输速率一般在 1Mbps~10Mbps 之间,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传输速率已经可以达到 1000Mbps,甚至 1000Gbps。 延迟小:典型的局域网延迟一般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之间。 误码率低:局域网的误码率通常在 108~1011之间。 配置简单:共享式的局域网或交换式局域网的一般应用通常不需要任何配置就可直接进行网络通信,因此对网络使用者的技术水平的要求较低。 拓扑结构有规则: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比较简单,并且通常较规则,包括环型、总线型、星型或将上述几种形状组合起来形成复合型等。 2. 画出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3. 简述局域网逻辑链路子层的功能。 端 — 端的差错控制和确认。 端 — 端的流量控制,可采用顺序号提供这些功能。 局域网不需要独立的第三层协议,可以把第三层的基本功能归入第二层,即把数据报、虚电路和多路复用的实现纳入到第二层中。 其中,数据报可 采用源和目的地地址实现;虚电路与多路复用功能可以用 SAP 的概念加以支持。 链路层还包括了一个能利用局域网的多路访问的特性,提供多址发送和广播发送,即提供将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站或者所有站的服务。 专业好文档 第 7 章 Inter 技术及应用 作业与评价 一、填空题 1. Inter 的雏形是( ARPA 网)。 2. Inter 所提供的服务包括( 电子邮件 )、( 远程登录 )、( 文件传送 )、( 信息浏览 )等。 3. PPP/SLP 协议属于(链路)层 4. PPP 协议中数据帧的起始符为( 0x7E),终止符为( 0x7E)。 5. IP 地址的长度为( 32)为二进制数,分为( 5)类。 6.( Inter NIC)统一负责全球 IP 地址的规划、管理和发放工作。 7. Inter 网络的传输层协议分为( TCP)协议和( UDP)协议。 8. TCP 连接的建立过程被称为 “( 三次 握手 ) ”。 9. TCP 的流控机制称为 “( 滑动窗口 ) ”技术。 10.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模型的第( 三 )层,主要实现数据的( 路由 选择 )功能。 11. RIP 协议是一种( 距离矢量 )协议,它以路由器间的( 跳数 )作为距离度量值。 12. OSPF 是一种基于( 链路状态 ) 的路由协议。 13. DNS 称为(域名)系统。 14. 通过 DHCP 服务,主机可以( 从网络自动获取配置参数 )来完成网络配置。 15. 客户机 IP 地址的配置通常有三种方法:( 通过手工 指定 )、( 通过 DHCP 服务 自动永久性 地获得 )和( 通过 DHCP 服务动态 获得 )。 16. 当使用 PPP/SLIP 方式进行拨号接入时,用户作为一个具有 TCP/IP 通信能力的(主机)连接到 Inter 上。 17. ISDN 的 B 信道带宽为( 64K)。 18. ADSL 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19. IPv6 协议采用( 128)位的 IP 地址编码方案。 20. IPv6 地址的三种类型为(单播地址)、(泛播地址)和(组播地址)。 二、简答题 1. 简述 Inter 的特点。 首先, Inter是一个开放的网络。 Inter的基础是 TCP/IP协议,只要是支持 TCP/IP协议的网络,都可以方便地连入 Inter。 其次, Inter 是一个自由的网络。 此外,作为 Inter 网络基础的 TCP/IP 协议提供了强有力的网络连接。20xx年电大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相关推荐
x xxx 2lnln2 ⑷3 2cos xxyx 解: 2333 2c o s2c o sxxxxxy xx 4 )2(c os3)2ln2sin( x xxxxx ⑸ xxxy sinln 2 解: x xxxxxxy222s i n s i nlns i
通过 与李老师对下五子棋 C.经常上网与计 10 算机下中国象棋 D.利用金山译霸翻译英文科技资料 57. 要让手疾人士使用计算机输入汉字,可以使用( )。 A.语音输入系统 B.手写笔 C. OCR D.同步翻译 58. 在用 VB体验编写程序时,了解到代码窗口是用来( )。 A.输入、修改、查看程序代码 B.查看属性 C.运行代码 D.只能查看程序代码 信息资源管理 59. (
(15) 一个校园网与城域网互联,它应该选用的互联设备为( ) (A)交换机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6) TCP 和 UDP 的一些端口保留给一些特定的应用使用。 为 HTTP 协议保留的端口号为( ) (A) TCP 的 80 端口 B) UDP 的 80 端口 C) TCP 的 25 端口 D) UDP 的 25 端口 (17) 在因特网域名中, 通常表示( ) (A)
39。 ***********************画弧 Call LXni(x02, y02, x12, y12, r, L2, a, b)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6_Click() 39。 ****************************单步 Static count1, count2 As Integer x02 = Val() y02 =
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 是我国 现浇混凝土 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简称为 “滑模 ”。 : 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 : 是粒径 小于 标准范围。 : 弯曲试验是采用压弯法或折叠弯曲
,运费按不同运输方式分别计收 ,运费按全程费率一次计收 ,运费由第一程运人全部收取 (A) ( ) A. 自然灾害造成的实际全损 (D) ( ) C ,关于仲裁地点有以下各种不同的规定 ,其中对我最有利的一种为( ) A.在双方同意的第三国仲裁 B.在被告国仲裁定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复习资料 第 13 页 共 50 页 C.在我国仲裁定 D.在对方国仲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