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新农合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实行定点医疗机构费用直补,先行垫付,月底审核,风险自担的管理机制。 县合管办严格按照基金管理办法,始终坚持审核、复核、出纳、记帐、审批、拨付、汇总、上报的工作流程,宗宗把关,层层监督。 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根据我们出具拔付或转帐凭证,直接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市、县、乡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真正做到基金的 “管 ”“用 ”两条线, “钱 ”“帐 ”两分离。 严格费用审核。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网上审核与手工审核相结合,补助资料与病人参合信息相对应,查疾病诊断与治疗是否合理,看医嘱与费用清单是否一致;按照规定,严格程序,逐项对应,层层把关,认真审核,不断探讨审核的技巧 ,总结经验,使审核工作流程程序化 ,即一查资料凭证 ,二看项目齐整 ,三核对应关系 ,四读病历病程 ,五审费用全貌。 规范逐级转诊。 通过设定不同的起伏线和补助比例,针对不同定点医疗机构的诊治范围和诊疗项目,依据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不出市的原则,引导农 民就近住院,就近医疗,同时对审批登记住院的农民,坚持政策宣传,规范转诊时间,确保病人流向合理,费用低廉,使合作医疗资金合理使用,避免浪费。 元至 11 月份全县转诊县外住院 2686 人,占全县住院总人数的 %。 完善计算机应用程序。 在新农合软件使用过程中,依据需求及政策调整,对软件进行多次升级,对网络结构进行了调整,信息数据传输由最初的拨号连接更换为 VPN 虚拟专用网络,从而使县经办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对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同步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新农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安全运行。 坚持内部监督制。 为做好新农合的监管,我们将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按区域划分,每区含三个乡镇和一个县级定点医院,每月利用一周时间到所包区域进行督导、检查,一是每月抽查乡镇 1/3 住院病人的补助资料和到床前查看 1/3 住院病人;二是每月参加乡镇组织的村医例会,及时传达上级新农合政策规定、通报补助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