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事务局制作-fmea学习会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预防 :防止失效物起因 /机理或失效模式出现,或者降低其出现的几率。 探测 :探测出失效的起因 /机理或者失效模式,导致采取纠正措施。 过程控制可以是:防失误 /防错、统计过程控制( SPC)或过程后的评价等 十、 S、 O、 D定义  严重度 (S):指一给定失效模式最严重影响后果的级别。 级别 1~10  频度 (O):指一特定的起因 /机理发生的可能性。 级别 1~10  探测度 (D):与过程控制栏中所列的最佳探测控制相关联的定级数。 级别 1~10  风险顺序数( RPN):是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的乘积。 RPN=S*O*D ( 11) RPN计算及分析改时  依据 RPN值(RPN=S*O*D),并依次从大到小排列。  针对其中相关项目,进行分析改进。 分析改进的对像原则有三点: ① 高 S值优先分析 :S≥7则进行后果分析予以改善; ② 柏拉图原则 :对于 RPN值排在前 5位的失效因素分析改善; ③ 大坝原则 :RPN值高于 28进行 PFMEA分析 ,低于 28时则选择性进行 PFMEA。 ( 12) PFMEA的修订 量产后针对以下情况时,进行 PFMEA的修订。 ① 工程变更(包括工程内工程增加或减少); ② 过程不良率偏高; ③ 与产品有关的投诉及退货。 4 过程能力太低 每三个月, 由各生产科系召集相关科系人员,对 PFMEA资料加以评估,必要时应予以修订。 ( 13)严重度 S的评价准则 后果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当潜在失效模式导致最终顾客和 /或一个制造 /装配厂产生缺陷时便得出相应的定级结果,最终顾客永远是要首先考虑的。 如果两种可能都存在的,采用两个严重度值中的较高者。 (制造 /装配后果) 严重度级别 无警告的危害 或可能在无警告的情况下对(机器或总成)操作者造成危害。 10 有警告的危害 或可能在有警告的情况下对(机器或总成)操作者造成害。 9 很高 或 100%的产品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