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准化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确 8 保在今后的评审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解决评审单位和企业之间的问题,保证评审效果。 其次,对三级标准化创建的企业,上半年先后组织了房管局、市政市容委、安监局、文化委、商务委、食药局、教委、农委、实创有限公司等 12期培训,共培训企业 703家。 最后,为提高岗位达标企业培训质量,扎实推进微型企业岗位达标创建工作,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办公室推荐 9名微型企业岗位达标培训老师,分三组对街、镇组织微型企业岗位达 标培训。 截止 6月底,上庄镇、苏家坨镇、四季青镇、海淀镇、北太平庄、西北旺、甘家口、马连洼、紫竹院、上地 10 家单位组织完成辖区微型企业岗位达标培训。 (四)多措并举、强力推动、进展顺利。 一是发挥行业属地作用,与行业部门和街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及相关工作内容。 充分发挥行业、属地监管作用,加大推进力度,确保任务完成。 二是建立通报考核机制。 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和街镇的考核工作,每月对三级达标和微型达标工作进行通报,激励行业部门、街镇创建工作的积 极性。 三是加大达标企业抽查力度。 为确保三级标准化企业达标 质量,实施动态监控,按照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根据海淀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 2020 年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京海安办文〔 2020〕 26号)工作部署,海淀区安监局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聘请 6 9 名安全标准化专职评审员,由标准化办公室人员陪同,分 3组于 7月 13日至 19 日集中利用 7天时间,对 2020 年上半年三级标准化达标企业进行了抽查。 此次抽查涉及 19 个街镇、 8个行业部门、 45家三级达标企业。 核查中共发现不符合项 163项,其中基础管理部分 84项、现场管理部分 79项。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 对评审单位进行通报,要求评审单位与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组织落实整改。 四是健全激励政策,实行优先奖励。 为充分调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若干激励政策》,在此基础上,市、区政府对全区本年度优先达标的 600 家三级达标企业给予奖励,每家企业一次发放评审补助费 4000元。 (五)完善评审机制、咨询评审分离、确保评审质量。 一是在 2020 年 14 家评审单位基础之上,重新考核认定了 15家评审单位。 加大对 15 家评审单位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对评审单位的评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评审单位要做到 “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尺度 ”,核心是保证评审质量和效果。 二是企业在一个达标创建周期内,不得委托同一家评审单位既进行咨询服务同时又开展标准化评审,通过咨询与评审分离,形成咨询与评审单位各负其责、互相制约的评审工作模式。 行业部门自行从评审组织中的 15 家评审单位选定服务 10 意识好、评审质量高、收费标准合理的评审单位,分组负责本行业三级标准化企业咨询服务、达标评审工作。 三是对评审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评审单位的管理,确保评审单位 严格对照标准评审,客观公正进行评审,指导帮助达标企业建立动态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确保达标质量,标准化创建办公室将根据《北京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管理办法》、《北京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约谈办法》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机制,对于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和不能保证评审质量的评审单位,取消其区评审资格, 2020年底将北京市工业技术开发中心评审单位淘汰掉。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行业重视程度不够、推进缓慢。 部分行业部门只是作为任务被动地开展工作,推进缓慢,影响了全区标准化推进进度。 有的行业部 门未按规定在 6月底前完成培训。 (二)企业标准化创建质量不高。 有的企业重评审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将建设重点放在取得证书牌匾上。 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照抄照搬,与企业实际脱节。 有的企业过于依赖中介机构,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不了解标准化相关内容和要求,达标后企业仍保持原有状况,变化不明显。 (三)个别评审机构评审不规范,质量不高。 有的评审机构专业技术力量不足,评审人员水平不高,评审报告照抄照搬,造成达标企业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部分评审机构 11 在标准化创建工作中,掌握标准尺度较为宽松,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 (四)标准化达标缺乏后续保持力度。 已达标企业巩固保持成果持续改进不够,存在企业负责人更换,相关工作内容没有交接,接替的负责人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