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型、经济林种类” 6 项因子。 小班前地类。 按现地调查结果和林地“一张图”小班属性数据分别记载,当两者不一致时,说明具体情况,并提供相关照片。 面积核查:对地形不明显的人工造林(更新)小班,应利用 GPS沿小班边界绕测一周,确定小班界线和面积。 封山育林株数调查。 在小班内机械或随机布设样圆(半径 ,面积 10m2),图上标明样圆示意位置,现地设置简易标桩。 影响原因判断。 人工造林不合格(未保存),从苗木质量、施工质量、适地适树、栽植技术、抚育管护等 方面查找原因;立地条件差、干旱等客观原因应有支撑证据,能排除人为原因。 其它小班(播区)调查因子的调查方法执行《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办法》。 (四)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营造林实绩 ( 1)营造林质量评价指标 上报面积合格率 =∑小班合格面积 /∑小班上报面积 100% 合格面积 =上报面积上报面积合格率 平均成活率 =∑(小班核实面积小班成活率) /∑小班核实面积 100% ( 2)营造林结构性指标 包括树种、林种、权属、培育类型、混交林比例、前地类、造林用地性质等,依据核实面积计算所占比例。 营造林成效 ( 1)人工造林(更新)保存状况 面积保存率( %)=∑保存小班面积 /∑小班上报面积 100% 保存面积 =上报面积面积保存率 ( 2)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成效 成效率( %) =∑达到成效合格标准小班面积 /∑小班上报面积 100% 成效面积 =上报面积成效率 ( 3)营造林成林情况 成林面积比例( %)=∑成林小班面积 /∑小班上报面积 100% 成林面积 =上报面积成林面积比例 成林标准为乔木林郁闭度≥ 、特灌林覆盖度≥ 30%。 ( 4)未成林造林地平均株数保存率 未成林造林地平均株数保存率( %) =∑(未成林小班保存面 积小班株数保存率) /∑未成林小班保存面积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