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公务员行测数学运算速算方法总结内容摘要:

答: 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 4倍。 例 3 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 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 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 3年前增加( 32)岁, 今年二人的年龄和为 49+ 32= 55(岁) 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 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 4+ 1)倍,因此,今年儿子年龄为 55247。 ( 4+ 1)= 11(岁) 今年父亲年龄为 114= 44(岁) 答:今年父亲年龄是 44岁,儿子年龄是 11 岁。 例 4 甲对乙说: “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 4 岁 ”。 乙对甲说: “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 61 岁 ”。 求甲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 解 : 这里涉及到三个年份: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 列表分析: 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总相等: □- 4= △- □= 61- △,也就是 4, □, △, 61 成等差数列,所以, 61应该比 4大 3个年龄差, 因此二人年龄差为 ( 61- 4) 247。 3= 19(岁) 甲今年的岁数为 △= 61- 19= 42(岁) 乙今年的岁数为 □= 42- 19=23(岁) 答:甲今年的岁数是 42岁,乙今年的岁数是 23岁。 11 行船问题 【含义】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数量关系】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 247。 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 247。 2=水速 顺水速=船速 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 2 逆水速=船 速 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 2 6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 1 一只船顺水行 320千米需用 8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 15千米,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几小时。 解由条件知,顺水速=船速+水速= 320247。 8,而水速为每小时 15千米,所以,船速为每小时 320247。 8- 15= 25(千米) 船的逆水速为 25- 15= 10(千米) 船逆水行这段路程的时间为 320247。 10= 32(小时) 答: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 32小时。 例 2 甲船逆水行 360千米需 18小时,返回原地需 10小时;乙船逆水行同样一段距离需 15小时,返回原地需多少时间。 解由题意得 甲船速+水速= 360247。 10= 36 甲船速-水速= 360247。 18= 20 可见 ( 36- 20)相当于水速的 2倍, 所以, 水速为每小时 ( 36- 20) 247。 2= 8(千米) 又因为, 乙船速-水速= 360247。 15, 所以, 乙船速为 360247。 15+ 8= 32(千米) 乙船顺水速为 32+ 8= 40(千米) 所以, 乙船顺水航行 360 千米需要 360247。 40= 9(小时) 答:乙船返回原地需要 9小时。 例 3 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 576千米,风速为每小时 24千米,飞机逆风飞行 3小时到达,顺风飞回需要几小时。 解 这道题可以按照流水问题来解答。 ( 1)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 576- 24) 3= 1656(千米) ( 2)顺风飞回需要多少小时。 1656247。 ( 576+ 24)= (小时) 列成综合算式 [( 576- 24) 3] 247。 ( 576+ 24)= (小时) 答:飞机顺风飞回需要。 12 列车问题 【含义】 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量关系】 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 247。 车速 火车追及: 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247。 (甲车速-乙车速) 火车相遇: 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247。 (甲车速+乙车速)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 1 一座大桥长 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 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 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 3分钟。 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解 火车 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 1)火车 3分钟行多少米。 9003= 2700(米) ( 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2700- 2400= 300(米) 列成综合算式 9003- 2400= 300(米) 答:这列火车长 300米。 例 2 一列长 200米的火车以每秒 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 2分 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 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是 2分 5秒= 125秒,所走的路程是( 8125)米,这段路程就是( 200 米+桥长),所以,桥长为 8125- 200= 800(米) 答:大桥的长度是 800米。 例 3 一列长 225米的慢车以每秒 17米的速度行驶,一列长 140米的快车以每秒 22米的速度在后面追赶,求快车从追上到追过慢车需要多长时间。 解 从追上到追过,快车比慢车要多行( 225+ 140)米,而快车比慢车每秒多行( 22- 17)米,因此,所求的时间为( 225+ 140) 247。 ( 22- 17)= 73(秒) 答:需 要 73秒。 例 4 一列长 150米的列车以每秒 22米的速度行驶,有一个扳道工人以每秒3米的速度迎面走来,那么,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多少时间。 解 如果把人看作一列长度为零的火车,原题就相当于火车相遇问题。 150247。 ( 22+ 3)= 6(秒) 答: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 6秒钟。 例 5 一列火车穿越一条长 2020米的隧道用了 88秒,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条长 1250米的大桥用了 58秒。 求这列火车的车速和车身长度各是多少。 解 车速和车长都没有变,但 通过隧道和大桥所用的时间不同,是因为隧道比大桥长。 可知火车在( 88- 58)秒的时间内行驶了( 2020- 1250)米的路程, 7 因此,火车的车速为每秒( 2020- 1250) 247。 ( 88- 58)= 25(米) 进而可知,车长和桥长的和为( 2558)米, 因此,车长为 2558- 1250= 200(米) 答:这列火车的车速是每秒 25米,车身长 200米。 13 时钟问题 【含义】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 60度等。 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 相类比。 【数量关系】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 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 11/12。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变通为 “追及问题 ”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例 1 从时针指向 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解 钟面的一周分为 60格,分针每分钟走一格,每小时走 60格;时针每小时走 5格,每分钟走 5/60= 1/12格。 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 1- 1/12)= 11/12格。 4点整,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 20格。 所以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为 20247。 ( 1- 1/12) ≈ 22(分) 答:再经过 22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例 2 四点和五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 解 钟面上有 60格,它的 1/4是 15格,因而两针成直角的时候相差 15格(包括分针在时针的前或后 15格两种情况)。 四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 54)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后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 ( 54- 15)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前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 54+ 15)格。 再根据 1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 1- 1/12)格就可以求出二针成直角的 时间。 ( 54- 15) 247。 ( 1- 1/12) ≈ 6(分) ( 54+ 15) 247。 ( 1- 1/12) ≈ 38(分) 答: 4点 06分及 4点 38分时两针成直角。 例 3 六点与七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重合。 解 六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 56)格,分针要与时针重合,就得追上时针。 这实际上是一个追及问题。 ( 56) 247。 ( 1- 1/12) ≈ 33(分) 答: 6点 33分的时候分针与时针重合。 14 盈亏问题 【含义】 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 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求人数或物品数,这类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数量关系】 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 247。 分配差 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 247。 分配差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 247。 分配差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 1 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人分 3个就余 11 个;若每人分 4个就少1个。 问有多少小朋友。 有多 少个苹果。 解 按照 “参加分配的总人数=(盈+亏) 247。 分配差 ”的数量关系: ( 1)有小朋友多少人。 ( 11+ 1) 247。 ( 4- 3)= 12(人) ( 2)有多少个苹果。 312+ 11= 47(个) 答:有小朋友 12 人,有 47个苹果。 例 2 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 260米,修完全长就得延长 8天;如果每天修 300米,修完全长仍得延长 4天。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解 题中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就相当于 “参加分配的总人数 ”,按照 “参加分配的总人数=(大亏-小亏) 247。 分配差 ”的数量关系,可以得知 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为 ( 2608- 3004) 247。 ( 300- 260)= 22(天) 这条路全长为 300( 22+ 4)= 7800(米) 答:这条路全长 7800米。 例 3 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坐 40人,就余下 30人;如果每辆车坐 45人,就刚好坐完。 问有多少车。 多少人。 解 本题中的车辆数就相当于 “参加分配的总人数 ”,于是就有 ( 1)有多少车。 ( 30- 0) 247。 ( 45- 40)= 6(辆) ( 2)有多少人。 406+ 30= 270(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