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3006007_崔玉瑞_汽车风扇传动带盘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内容摘要:

凸模 P mm 凹模 d mm 为了保证冲模的间隙小于最大合理间隙  dp  i nm a x  ZZ 因为 m i nm a x ZZdp  由于零件为圆形且比较简单,所以凸凹模可以分开加工,且零件的公差等级为IT12,公差为 ,精度要求不高。 落料凹模的尺寸 Dd[11] )()()(000m a xmmXDD dd  落料凸模的尺寸 Dp )()()(00 2 00 2 0mi nmmZDD pdp  (2) 拉深的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的计算 根据表查得拉深凸凹模的制造公差: 0( )p mm  ( )d mm  零件的公差等级为 IT12,制造公差为。 拉深凸模的刃口尺 pD 0m a x )( PZDD p  式中 maxD — 拉深件外形的最大尺寸 — 工件的制造公差 Z — 拉深模的双面间隙 所以 )()(0 0 mmDDpp  拉深凹模的刃口尺寸: Dd m a x 0( 0 .7 5 ) ddDD    )()(mmDDpp   落料 拉深复合模具的主要的零件的设计 对于复合模来说,工作部分包括凸凹模,凸模,凹模三个零件。 在确定冲模的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尺寸时,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 1)落料制件尺寸由凹模尺寸决定,拉深时制件标注的内尺寸由凸模尺寸决定。 故设计落料模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设计拉深模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 2)考虑到冲裁中凸、凹模的磨损,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工件尺寸公差范围内的较小尺寸;设计拉深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应取工件孔的尺寸公 差范围内的较大尺寸。 这样凸、凹模虽磨损到一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零件。 ( 3)由于凸、凹模均要与冲裁件或废料发生磨擦,从而导致模具磨损,凸模愈来愈小,凹模愈磨愈大,结果使模具间隙愈用愈大,因此在设计模具时,凸、凹模间隙应取最小合理间隙值。 ( 4)确定凸、凹模制造公差时,应考虑制件的精度与模具精度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要保证合理间隙值,一般冲模精度较制件精度高 2~ 3级。 对外轮廓的落料,由于形状比较复杂,采用配合加工的方法,以凹模为基准件,磨损后,刃口部分尺寸增大,零件图中未注公差的尺寸按自由公差 ,根据史铁梁主编《模具设计指导》表 4— 17 查出其自由公差值。 尺寸计算:工件精度等级: IT10 模具精度等级: IT7 落料凸、凹模的尺寸设计 查《模具技术问答》第二版 P33 表 2 24 工件尺寸: D△ =1400  ㎜ 则凹模尺寸: D 凹 =Dd=( Dχ△ ) d0 凸模尺寸: D 凸 =DP=(DZmin)0p Zmin= ㎜ Zmax= ㎜ ZmaxZmin== ㎜ 上式中:△ 由表查出的自由公差; χ 系数。 是为了使冲裁件的实际尺寸尽量接近冲裁件公差带的中间尺寸。 ZMAX、 ZMIN最大、最小合理间隙( mm)。 、 pd 凹、凸模的制造公差( mm)。 [ 7 ] 为了保证间隙,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pd   ≤ ZmaxZmin 取 p =( ZmaxZmin) = = ㎜ d =(ZmaxZmin)= = χ△:磨损量 ∵工件精度为 IT10 ∴χ =1 Dd=(1401 ) d0 =139  ㎜ Dp=(Dχ△ Zmin)0p=() = ㎜ [10] 拉深凸、凹模的尺寸设计 查《冲压工艺学》 P90 表 46 拉深凹模圆角半径 rd1=6 t=6 2=12 ㎜ 拉深凸模圆角半径 rp=4 ㎜(凸模中的每个阶梯圆角半径匀为 4mm) 凸、凹模间隙 C,用 压边圈 C=tmax+kt 式中, tmax:材料最大厚度 k:间隙系数 [1] 查《冲模设计手册》 P191 表 58 k= ∴ C=2+ 2= ㎜ 以凸模为基准,则凸模尺寸 Dp=(D+ )0p 凹模尺寸 Dd=(Dp+2C) d0 由 D= ㎜ [12] 查《冲压工艺学》 P91 表 47 得 d = ㎜ p = ㎜ Dp= ㎜ Dd=(+2 )  =  ㎜ [1] 模具结构设计 由凹模周界尺寸知 : 因制件现状简单,制件尺寸也不大,故选用整体式圆形凸、凹模比较合理。 卸料板的设计 由于此件的厚度较小,且要求表面平整,可采用无导向的弹压卸料版,查卸料板厚度表 [2]。 选用卸料板宽度 B=230mm 卸料板厚度 h0=20mm 卸料螺钉选用常用的卸料螺钉结构形式 [3]序号一形式。 卸料板材料选用 45 钢,不用热处理淬硬。 压边圈 ( 1) 压边圈的内 外径 选用带弹顶器的压边圈,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 : 压边结构 内径 DY=( ~) +dp 公 式中: dp为拉深凸模外径 ; DY为压边圈外径 故 DY= += ; 外径 dY=D(~) : 公 式中: dY— 压边圈外径 ; D— 拉伸前半成品工件内径 ; dY== ; ( 2) 压边圈厚度 根据零件的厚度,及相关 零件结构取 0 10h mm。 模座的设计 ( 1) 模座的外形尺寸 由于凹模的外形尺寸 d=200mm,查模架标准结构表 [4],可确定下模座的尺寸为 400 315 60,同时可确定上模座的尺寸为 400 315 60。 ( 2) 模座的材料 一般选用铸铁 HT200,也可选用 A3,A5 结构钢,本设计从降低模具成本考虑选用铸铁 HT200。 ( 3) 垫板的校核 垫板的作用是承受凹模或凸模的压力,防止过大的冲压力在硬度较低的上、下模座上压出凹坑,影响模具正常工作。 拼块凹模与下模座之间也可以加垫板。 垫 板的厚度根据压力的大小选择,一般取 5~12mm ,外形尺寸与固定板相同,材料一般为 45钢,热处理后硬度为 43~48HRC。 这里取 10mm。 固定板的设计 固定板的外形尺寸一般与凹模的尺寸相同,固定板的厚度 根据经验公式 : (0 .6 ~ )taHH ( 318)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