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9-18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方案1doc-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内容摘要:

等 工业项目 的建设,沈阳市越来越多地吸引着装备制造业重量级企业项目的集聚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紧缺型人才得以支撑。 自 2020 年《国务院关 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职业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职业教育发展推向了从未有过的重要战略地位 上。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 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通过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和县级职业标准化教育中心建设,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于老工业基地的能力。 ”。 通过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可以进一步满足辽宁省、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和辐射同类院校的能力,可以进一步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可以进一步加快辽宁第一大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步 伐。 (三) 促进 区 域 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1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作为沈阳市六所“万人规模学校”中,首家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在沈阳市以及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担负着重要的 龙头 示范性作用。 “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工业立市思想„„坚持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在此纲要指引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将沈阳市打造成为“全国 技工 高地”的职教发展目标。 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 学校多次 承担 省市职教改革发展创新方面的立项项目,多次参与重大举措的实施过程,在 其他 同类 兄弟院校中 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在沈阳市教育局的带领下,率先加入职教集团,成为重要成员单位 ,走上了政府主导,行业 指导 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集团化办学道路 ;得到辽宁省教育厅的信任,在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承担重要建设项目 ,项目成果得到了省里的高度赞扬,多家同类兄弟院校前来观摩学习 ;与德国多家知名企业和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身先士卒 ;充分利用学校优良的实训资源及职业技能鉴定机能,为企业职工、大学生、军转人员、社会人员提供培养环境,为同类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意见与建议。 学校愿意协同其他中等 职业学校 一起 ,为区域 职业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四) 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学校在省市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 22 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及社会服务能力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等四项模式创新工作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强大的潜力有待挖掘,还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支持。 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 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员工有信心,不辱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 抓好学校内涵建设,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在与装备制造业相关专业的建设上,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提升 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及执教能力;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步伐,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 深化校企合作,走依托职教集团、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职教发展道路,进一步探索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以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职教改革方向。 使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技能型人才。 五 、 建设 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建设沈阳市 装备制造业 职业教育实验区为引领, 全面推进“打造职教品牌、创建全国技工高地”及六大工程, 深化办学模式、教学 23 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突出办学特色 与 专业建设特色,提高育人效益,建设 可持续 发展型职业学校。 (二)建设目标 根据教职成 {2020}9 号文件中提出的改革培养模式 、 改革教学模式 、 改革办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改革评价模式等要求 ,拟定我校建设目标是:中职办学规模 6000 人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建设国家 级示范专业 4 个 ;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重点,以沈阳市职业教育实验区为引领,实现 做一个项目 欧盟职业证书本土化;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90%, 硕士研究生比例达 20%,企业兼职教师比例达 20%以上;建设数字化素材库,90%以上课程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实现四个对接,研发适应 行业、企业用人规格、符合学生“学中 做 、 做 中学”项目教学的校本教材。 (三)重点工作 ,改革办学模式 在学校实现校企合作七种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 深化校企合作工程。 七种校企合作的方式是:( 1) 学校系 与沈阳鼓风集团等 80 余家企业联合办学,成立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本着“共创、共赢”的原则,实施双千互进活动,为企业培养员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乃至就业。 ( 2)与世界 500强企业之一的德国伍尔特集团联合办学,使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本土化。 ( 3)与鸿洲机械公司联合办学,引进企业设备、技术力量,培训在校学生 装配钳工(在校内装配 CA6140 24 车床),实现学生作品 产品 商品合一。 ( 4)与德国 EBG 职教集团联合办学,引进先进培训理念,提升职教品位,每年为团市委培训 100名 大学生。 ( 5)与省军转办联合办学,培训退伍军人,支援国防建设。 ( 6)与北方重工、中美钻镗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 ( 7)与清华大学联合办学,占领教育制高点,培养教师。 在巩固上述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以建设沈阳市职业教育实验区为引领,进一步与德国 EBG 联合办学,扩充联合办学的专业,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共同开发培训计划,培训师资,开发教学软件,开发与欧盟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培训教材。 在政府的指导下,召开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工作会议,研究促进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完成欧盟职业资格证书本土化的实践。 建设为核心,提升育人质量。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它要求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 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 模拟 仿真 教学和岗位教学,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改革培养模式,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技能与综合素养。 我校在开展专业建设过程中,以机械制造 技术 专业为引领,全面开展专业系统化建设。 其中: 第一、机械制造 技术 ( 1) 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实行项目教学。 将学生技能大比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针对培养目标 各专业 拿出竞赛项目→班级内部赛 25 →学校赛→选拔出前 30 名举办技能强化班→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参加高级工技能鉴定并获职业资格→ 培养品牌学生 →学校优先推荐工作。 ( 2) 主攻方向:参与各类 普通 车工、铣工 、钳工 技能大赛,企业在职、下岗职工的普通车工、普通铣工、钳工的高技能培训。 ( 3)适应企业:鼓风机集团、机床集团、中美钻镗、机车车辆、华晨金杯 等。 ( 4)基础能力建设:建设铣削加工中心,购置普通铣床 10 台,需资金 万元。 ( 5)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开发、校本教材建设、专业课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与实习 大纲、教学过程考评方案(略) 第二、数控技术应用 ( 1) 同上。 ( 2) 主攻方向:参与各类数控车工、 数控 铣工 、加工中心 技能大赛,企业在职、下岗职工的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的高技能培训。 ( 3)适应企业:鼓风集团、机床集团、中美钻镗、机车车辆、华晨金杯、华润三洋 等。 ( 4)基础能力建设:建设数控铣削加工中心,需购置数控铣床20 台,共需资金 500 万元。 ( 5)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开发、校本教材建设、专业课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教学过程考评方案(略) 第三、机电技术应用 26 ( 1) 同上。 ( 2) 主攻方 向:参与各类机电一体化技能大赛、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企业在职、下岗职工的自动化控制方面的高技能培训。 ( 3)适应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华晨金杯、北方重工集团、沈阳卷烟厂、华润雪花。 ( 4)基础能力建设: 建设可编程控制实训室,购置设备 25 台,共需资金 27 万元。 ( 5)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开发、校本教材建设、专业课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教学过程考评方案(略) 第四、电气运行与控制 ( 1) 同上。 ( 2) 主攻方向:参与各类电工电子技能大赛,典型设备电气控制部分安装调试,企业在职、下岗职工 的电气控制方面的高技能培训。 ( 3)适应企业:沈阳机床集团、沈阳电机集团、变压器集团、高低压开关有限公司。 ( 4)基础能力建设:建设电机装配实训室,购置电机 检测装置20, 共需资金 40 万元。 ( 5)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开发、校本教材建设、专业课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教学过程考评方案(略) 上述是我校改革创新示范校粗略建设方案, 从基础能力建设、 27 师资队伍建设、软件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四个方向,共需建设资金 万元,若教育部批准我校为示范校,按规划 逐步划拨实施,我们创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 目标定能实现。 六、 保障措施 ( 一 ) 、政策保障 自 2020年起,国家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为国家经济振兴的战略予以高度关注,先后 3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教育规划纲要》。 教育部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拟定了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并提出在 3 年内建设 1000 所 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 在辽宁 省 “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我 校 列入重点建设的 职业学校 之一 ,其中 , 为把我校建成代表辽宁省职业学校形象的学校,并提出一系列支持措施。 辽宁省政府、教育 厅、财政厅、劳动厅、民政厅均 对我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给予政策倾斜与重点资金扶持,使我校的建设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东北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沈阳市政府 及市教育局组建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时,就将学校 定位为沈阳市职业教育的龙头, 在 2020年 3 月 4日沈阳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市政府决定,投资 巨 资建设一所万人规模职业学校,在国家、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刚性支持下,一所万人规模职业学校象刚劲的青松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在不断发展壮大, 28 为辽宁装备制造振兴,沈阳工业立市,铁西新区企业产品结构 调整、技术升级做应有贡献。 学 校 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创建国家示范 中等 职业学 校 作为首要目标,并已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已按创建示范学 校 要求进行基本建设、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多项准备,全院教工支持创建示范 性中等职业学校 的工作。 ( 二 ) 、组织保障 学 校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构成如下: 组 长: 张春雨 沈阳 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校长、党委书记 (副局级) 副组长: 崔国利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副校长 王耀辉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 李恩强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副校长 马 彦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副校长 陈 威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副校长 张金芝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副校长 成 员: 刘洋、曹广如、范梅梅、郑亚红、徐艳君、马德秋、金辉、陈桂芳、王洪政、焦连春、王家伟、段刚、王忠科、陈恩祥、张林、张守成、孟庆双、于永泉、毕荣彰、黄河、王斌、律启东 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成如下: 主 任: 马 彦 副 校 长 副主任: 曹广如 教务处 处长 成 员: 丁广林、马德秋、赵天苍等 29 ( 三 ) 、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 、劳人部 关于国家示范性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为了保证项目建设实施工作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进行,拟建立如下工作制度。 ( 1)制定 《沈阳 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国家示范性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对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进度、责任、检查等进行明确规定,并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明确负责人的职责,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和预期目标。 ( 2)制定 《沈阳 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国家示范性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设立示范项目建设资金独立账户,统筹安排各 渠道建设资金,严格执行设备采购公开招标等法定程序,并在执行过程中按照精心预算、专款专用和严格审批的原则,科学合理使用专项资金,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 3)制定 《沈阳 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 国家示范性 中等职业学 校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明确各项目责任人的责、权、利,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项目责任人的重要指标,设立专项基金,对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的项目负责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能完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