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吨年丙稀分离工段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Rmin和塔板数粗算 . 1 最小回流比 Rmin 由《化工分离过程》 [5]得恩特伍德公式: 1)(1 ,  mici mDii RX (3—1)。 qXici Fii  11 , (3—2)。 因为进料为饱和液相,所以 q=1。 其中 αi=( α 顶 α 底 ) 1/2 α 丙烯 =[( ) ( 1/) ] 1/2= α 丙烷 =[( ) ( ) ] 1/2=1 α 丁烷 =[( ) ( ) ] 1/2= 所以式( 31):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主体设备丙烯塔工艺计算 11   =11=0 通过计算机编程( C 语言,附录二),取 θ1的根,得 θ= 再由式( 31): Rm+1=   Rm= 为了实现两个关键组分之间规定的分离要求,回流比必须大于它的最小值。 实际回流比的选择多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 R/ Rm 为一个系数,根据 Fair 和 Bolles 的研究结果, R/ Rm 的最优值约为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稍大一些。 如果取 R/ Rm=,常需要很多的理论板数;如果取 R/ Rm=,则需要较少的理论板数。 [4]因为塔板数多会使主体设备的塔高变高,增加设备的费用,但是 R 小能使再沸器和冷凝器的传热 量降低,有利于节能,从长远看经济效益更好,因此取 R/ Rm=。 R=Rm== 简捷法求取精馏塔塔板数 理论板数 Nm=平均lg])/()lg[( WBADBA xxxx ( 3—3) 其中( xA/xB) D= ( xA/xB) W=α 平均 =( αDαWαF) 1/3, 其中 αD=K1/K2= αW=K1/K2=1/= αF=K1/K2=α 平均 = 因此 Nm= g )(  由《化工分离工程》 [5]得: X= R RR m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主体设备丙烯塔工艺计算 12 Y=== Y= 5 1  NNN NN m 所以, N=(不含再沸器) N=21 N 塔 =61。 结论 经 过物料衡算,通过简捷计算法和恩特伍德公式确定了进料温度为 43℃,塔板数为 122 和最小回流比为 ,并将这些值作为软件优化的初值。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13 第四章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以第三章的计算结果为初值,应用 Aspen Plus 软件对丙烯精馏塔的操作进行稳态模拟。 其中塔板数为 122,回流比为 11,进料温度为 43℃。 过程如下: ⑴ 建立精馏塔模型 图 4— 1 精馏塔模型 Aspen 的 PlusRad Frac 精馏塔模型,上图中的进料( feed)包含 丙烯和。 采用回流比为 11 时,要求塔顶产物的纯度都达到 %。 ⑵ 输入模拟标题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14 图 4— 2 标题图 在出现的这个窗口中输入模拟的实验的标题 my project。 ⑶ 输入组份 图 4— 3 组分图 在这个窗口的对应位置上 输入在摸弄系统中用到的组分,分别为 PROPY0PROPA0 NBUT01(丙烯、丙烷、正丁烷 )。 ⑷ 单位转换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15 图 4— 4 单位转换图 如上图所示,在这个窗口中,将所有变量的单位都选择为 Mole 的,以方便对照与计算。 ⑸ 实验方法 图 4— 5 实验方法图 这个窗口是物性方法设定表格,选择 Aspen Plus 执行模拟中要使用的基本方法 ,这里选择 ―PRBM‖方法。 ⑹ FEED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16 图 4— 6 进料状态图 现在是输入体系物理数据的窗口,出现的是 FEED 流股的情况。 分别输入温度、压力和进料量。 ⑺ 输入塔板数,回流比,塔顶流量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17 图 4— 7 操作条件图 在这个步骤中塔板数我选择了 160,冷凝器我选择了全凝器,回流比为 11,塔顶流出速率为 ∕hr。 ⑻ 进料板位置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18 图 4— 8 进料板位置图 这个要求输入的窗口为 ―Feed Stage‖,我选第 100 块板为进料位置 ,在 stage下面输入 100. ⑼ 操作压力 图 4— 9 操作压力图 上面需要输入精馏塔的操作压力,为。 ⑽ 输入单板效率 图 4— 10 单板效率图 该步骤为设置塔的每一级的效率, Aspen Plus 能够根据给定的基准计算其他级的效率,我们给定 60 块板效率为 ,在 ―Stage‖列输入 60,在 ―Efficiency‖ 列输入 .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19 ⑾ Tray Sizing 图 4— 11 这个窗口允许我们选择合适的塔板类型,我选浮阀塔,在 ―Starting stage‖中输入 2,在 ―Ending stage‖ 中输入 159,因为我们设置的 160 块板包括全凝器和再沸器。 ⑿ Tray Rating 图 4— 12 分别在起始和终了板数输入 2 和 159,塔板类型选择浮阀。 ―Diameter‖(塔板直径)的估计值是需要的,这里输入 2meter。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20 ⒀ 塔板压降 图 4— 13 该图用来计算 塔板 的压降。 ⒁ 计算 过 程 图 4— 14 分析图 控制面板上显示的是 Aapen Plus 寻找解的迭代过程。 共做了五次迭代。 ⒂ 实验结果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21 图 4— 15 结果图表 由结果表我们可以看到丙烯在塔顶的含量达到了 %,塔底不超过 10%,操作压力从塔顶到塔底分别为 、。 操作温度塔顶从塔顶。 ⒃ 部分结果图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22 图 4— 16 各项结果图 这里列出了八种图形,分别对温度、压力、组成、 K 值等做了从塔顶到塔底的分布的情况分析。 下面我们分别对温度图、压 力图、组成图和 k 值图等做简要的分析。 ① K值图 图 4— 17 K 值图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丙烯的 K 值最大,丙烷次之,最小的是正丁烷,而且随着塔板数的增加 k 值也增加。 丙烷与丙烯的 k 值非常接近,也最难分。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23 ② 压力图 图 4— 18 压力图 从图我们可以看到从塔顶到塔底压力平均分配给每块塔板。 ③ 温度图 图 4— 19 温度图 从图 419 我们可以看出在提留段随塔板数的增加温度上升的比较缓慢,精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24 馏段随塔板数的增加温度上升的较快。 ④ 组分图 图 4— 20 组分图 从图 420 我们可以看到经分离后塔顶丙烯含量最多,塔底丙烷含量最多,正丁烷变化基本不大。 生产十年精馏塔板所需要消耗的费用约为 3000 万元,则每小时塔板的折旧费为 417 元,操作费用为每小时 9698 元,则投资费用标准为 417N+9698R=K (41) 平移( 41)曲线选最优点,如下图 4— 25 知 N=160,R=11 时最优 ,则 417 160+9698 11=173398 元。 Aspen Plus 优化曲线 如下: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丙烯精馏塔的计算及应用 25 图 4— 21 AspenPlus 优化曲线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的最优点就是( 160, 11),也就是最合适的塔板数与回流比。 经过 Aspen Plus 软件优化后,我们的得出了如下结论:当进料板数为 160块板时,当回流比为 11 时,我们设计的精馏塔能满足设计任务,而且是以经济指标为目标函数的;塔顶丙稀含量 ,塔底为 ,塔顶丙烷含量为 ,塔底为 ;塔顶没有正丁烷组分,塔底正丁烷含量为 平均分配给每块塔板的;温度从塔顶到塔底是逐渐升高的,从 43℃升高到℃ . 我们把以上结果作为塔设备参数确定的数据,开始进行下一章的计算。 沈阳化工 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塔设备参数的计算 26 第五章 塔设备参数的计算 浮阀塔的设计计算 由《化工原理》(下) [7]:塔设备从结构形式上 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在工业生产中,由于处理量大,多采用板式塔,在本设计丙烯分离量大,故采用板式塔。 在板式塔中由于浮阀塔兼有泡罩塔和筛板塔的优点,并且浮阀塔的优点有:( 1)生产能力大;( 2)操作弹性大;( 3)塔板收率高;( 4)气体压强降及液面落差较小;( 5)塔的造价低。 综合以上的因素,在本次设计中选择浮阀塔。 计算时以进料板为界,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两段计算: 精馏段 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⑴ 塔径: 定性温度 t=(tF+tD)/2=(+)/2==℃ x 丙烯 =(xD+xFi)/2=(+)/2= yFi=KixFi== y 丙烯 =(xD+yFi)/2=(+)/2= x 丙烷 =(xD+xFi)=(+)/2= yFi=KixFi== y 丙烷 =(xD+yFi)/2=(+)/2= x 丁烷 =(xD+xFi)/2=(+0)/2= yFi=KixFi== y 丁烷 =(xD+yFi)/2=(0+)/2= 所以,气相的 M1=∑yiMi=42+44+58= 查《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4]得到三种物质的 Tc,Pc: Tc 丙烯 =℃ ,Tc 丙烷 =℃ ,Tc 正丁烷 =℃ Pc 丙烯 =,Pc 丙烷 =,Pc 正丁烷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