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审核员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个或多个 方案 和一些 程序 , 进行审核的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送审核结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 ( 包括时间表 ) 的制定 , 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为全面起见 ,审核程序中应包括审核的范围 、 频次和方法 , 以及实施审核和报告结果的职责与要求。 TCCCJP077  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 ,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 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 、 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 , 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 评审工作应 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 指出对方针 、 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修正的可能的需要。 TCCCJP078 环境方针 规划(策划) • 环境因素 • 法律与其他要求 • 目标和指标 • 环境管理方案 实施与运行 • 组织结构和职责 • 培训、意识与能力 • 信息交流 •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文件控制 • 运行控制 • 应急准备和响应 检查与纠正措施 • 监测和测量 •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 记录 •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管理评审 持续改进 TCCCJP079 管理评审 环境方针 环境因素 法律与其他 要求 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 方案 组织结构与职责 、意识与能 记录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与响应 监测与测量 EMS审核 EMS文件 文件控制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TCCCJP081 认证与认可 认证 :由认证机构依据特定的审核准则,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受审核方实施审核,并就特定事项(如产品、质量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的符合性进行确认的活动。 认可 :由权威机构依据规定的准则和程序,对某一团体或个人具有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给予的正式承认。 TCCCJP083 • 认证包含的 内容 : 产品质量认证 产品环境标志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职业安全卫生认证 TCCCJP084 • 认可所包含的 内容 : 校准 /检验机构认可 认证机构认可 审核员 /评审员资格认可 培训机构认可 TCCCJP085 认证与认可的 区别 认证与认可的 主体 不同 认证与认可的 对象 不同 认证与认可的 目的 不同 认证与认可的 内容 不同 TCCCJP087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授权 20xx 8 29 •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认证认可工作 •依法监督和规范认证市场 TCCCJP088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国家认监委授权的事业单位 •认证机构资格认可和监督管理 •实验室及相关机构国家认可 •认证培训机构实施认可 •认证人员进行考核和资格注册 TCCCJP089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中国认证机构 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 中国认证人员与 培训机构 国家认可委员会CNAT 中国实验室国家 认可委员会 CNAL 认证人员 培训机构 产品、体系 认证机构 实验室 TCCCJP090 认证机构认可程序 认可申请 评审程序 认可决定 监督评审 复评 TCCCJP09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 CNAT109《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 该准则是注册为 CNAT EMS审核员的基本依据 TCCCJP092 CNAT实习审核员 CNAT级别审核员: 审核员、高级审核员 CNAT验证审核员 注:验证审核员不是一种注册级别 TCCCJP093 • 审核员个人素质 1)清晰地陈述概念和意见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2)有效开展环境审核工作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 , 如交 际能力 、 应变能力 、 倾听能力等; 3)履行审核员职责所需的保持充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 能力; 4) 有效开展环境审核工作所需的个人组织能力; 5) 根据客观论据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6) 对开展环境审核的国家和地区的习俗 、 文化的敏 感及反应能力。 TCCCJP094 • 审核员技能和知识能力 1) 环境科学与技术; 2) 设施运行中的技术和环境因素; 3) 环境法律 、 法规及有关文件的相关要求; 4)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审核所依据的标准; 5) 审核程序 、 过程和方法。 TCCCJP095 教育和工作经历 1) 申请人应具备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 ( 含大专 ) 学 历;或 2) CNAT承认的等效学历。 3) 学历为大学本科以上的应有 4年工作经历 , 学历 为大专的至少应有 6年工作经历。 4) 工作经历可以是与环境工作经历同时发生的。 5) 与教育经历有关的环境工作经历的最低要求: 环境或其它相关专业 3年 其它专业 5年 *正规培训 TCCCJP096 • 审核员经历要求 1 作为审核组成员成功地进行了至少 4次完整的 EMS审核。 全部审核经历应有不少于 20天的现场审核; 2 整个运营机构或经营单位进行了审核。 3 其中至少有 2次为期 2天或 2天以上的现场审核 4 对于审核员级别 , 注册要求的 4次完整的审核之中至少有一次需要经验证审核员见证。 见证的时间应不少于 2天 TCCCJP097 • 高级审核员经历要求 1. 作为审核组长成功地进行了至少 5次完整的审核 , 其中现场审核时间不少于 15天; 2 对整个运营机构或经营单位进行了审核 3. 其中至少有 3次为期 2天或 2天以上的现场审核 4. 对于高级审核员级别 , 作为审核组长的 5次完整审 核之中至少有一次需要经验证审核员验证。 验证 的时间应不少于 2天 . TCCCJP098 符合要求的审核 : •总部对其工厂或其分支机构的审核 •一个分支机构或工厂对另一个分支机构或工厂的审核 •需方对供方的审核 •第三方认证审核 •咨询人员按合同进行的独立的符合性审核 TCCCJP099 第三部分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第二章 概论 术语与定义 TCCCJP100 • 环境审核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主题事项 *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给委托方。 注:主题事项是指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状况、管理体系和(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 •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给委托方。 •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由获得认可资格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依据审核准则,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审核及认证评定,确认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及有效性,并颁发证书与标志的过程。 TCCCJP101 • 审核准则 审核准则是审核员用来同所收集的关于主题事项的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 • 审核证据 关于事实的可验证的信息、记录或陈述。 • 审核发现 将收集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所得出的评价结果。 • 审核结论 审核员关于审核主题事项的专业判断或意见,它应基于并仅限于审核员根据审核发现所做的论证。 TCCCJP102 • 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影响的个人和团体。 • 受审核方 接受审核的组织。 • 委托方 委托进行审核的组织。 TCCCJP103 环境审核员 具有从事环境审核资格的人员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 具有从事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资格的人员 技术专家 为审核组提供专门知识或技能,但不以审核员身份参加小组工作的人员 审核组 受委派承担审核任务的一组或一名审核员,其中可包括技术专家和实习审核员 环境审核组长 具有主持与从事环境审核资格的人员 TCCCJP104 环境审核的类型 •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环境标志审核 • 清洁生产审核 • 环境行为符合性审核 • 应负责任审核 TCCCJP105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 ISO14001标准; • 受审核方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适用于受审核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TCCCJP10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 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TCCCJP10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 •被审核的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是正规的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是一种正式的活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性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采用抽样方法 TCCCJP108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 组织提交书面申请 申请评审、合同评审 签订认证合同 认证评定 颁发认证证书 证后监督审核 有效期满复评 EMS审核分二个阶段进行 Y 不推荐注册 不予注册 暂停、撤销 N N N TCCCJP109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程序 任命审核组长组建审核组 文件审核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 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完成审核报告 限期纠正 限期纠正 限期纠正 N N N Y Y TCCCJP110 获得认证的条件 1: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必须符合ISO14001标准 2: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必须有效运行,且体系运行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3:组织的环境表现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且有持续改进的行为; 4:认证必须由经 CNAB认可的认证机构实施。 TCCCJP111 第三章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 的策划和准备 第一节 确定审核范围 第二节 组成审核组 第三节 制定审核计划 第四节 准备审核工作文件 TCCCJP112 第一节 确定审核范围 一、确定审核范围的重要性 二、确定审核范围的因素 三、审核范围确定的依据 四、审核范围的描述 五、认证中涉及审核范围的工作 TCCCJP113 确定审核范围的重要性 • 进行审核准备和实施审核依据 • 认证证书和宣传材料的重要内容 • 向相关方证明体系符合性的证据 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