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内容摘要:

6 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按 60KN/m2考虑。 偏于安全考虑,不计算梁板的承载能力,只考虑支撑钢管的承载能力,按 60KN/m2 计算。 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顶撑架体的立杆纵 、 横向间距均按 600 设置,水平杆步距为 1500,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第二版表 8- 17( 420 页)得知每根 248。 48 的钢管立杆容许荷载 [N]= ; 计算单元为 (= )共计 9 根立杆如下图所示 : 计算单元 每根立杆的实际承载力 N= 60kN247。 9 = [N]= 满足要求。 计算支撑架的受压应力及稳定性: 根据荷载 60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N=60000N/m2=21600N 钢管面积: A=424mm2 立杆的受压 应力为: σ=N/A σ=21600/424= 7 立杆受压稳定性: σ=N/фA≤f 长细比 λ=L/i 钢管回转半径查表 i= 《建筑施工手册 1》表 517 λ=1500/≈ 按 λ=95查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 ф= 《建筑施工手册 1》表 518 σ=21600/424=< 205 N/mm2 满足要求。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 ,所有施工通道 (地下室上 )必须在结构板上先按建设单位的设计室要求作好顶板层的防水、防水刚性保护层,在刚 性层上铺设 150 厚石粉砂再满铺 12 厚钢板。 地下室顶完全可以承受此荷载,在进行荷载计算时 未 考虑这一部分 荷载。 立杆顶撑采 用 U 型 托与梁板顶紧, ,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 200mm, 按 道路 6m 宽度搭设支撑钢管。 五 、 钢管 加固 搭 设 及 拆除 工艺流程 铺底部垫木 → 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 → 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 → 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 → 安第一步小横杆 → 安第二步大横杆 → 安第二小小横杆 → 第三、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 → 加设剪刀撑。 构造要求 1) 脚手架构架 8 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钢筋原材堆放区现浇板底的立杆纵横向间距为 600600,梁底的立杆间距为 300300;施工道路的现浇梁、板底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均 600600;水平杆步距均为不大于 1500,实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 2) 纵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 应连续设置浑身是胆间断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 的中间纵向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3) 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