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通信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 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5.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五、 通信机房火灾控制的应急预案 通信机房的火灾事故的危险源 1) 有些通信机房在装修时使用了大量的木材、胶合板、塑料等可燃性材料,而由于通信设备高度自动化、技术密集、设备贵重、内在联系紧密,诸多电气设备常伴有静电、火花、电弧和表面高温存在,传输电缆密布于机房每个角落,发生火灾的机率较高。 6 2) 通信机房里的电气设备选型不当 、安装不符合规范,导致超负荷或短路起火成灾;线路敷设不当或外部线路交叉,也容易造成强电侵入设备,引起芯线发热着火;通信设备虽然大都是低压直流电,但有的也使用交流电,当设备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元器件因质量、故障、老化或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着火,引燃可燃物扩大成灾;防雷措施不当,如避雷引下线与机房电缆距离过近,遭受雷电直接袭击也可能起火成灾。 3) 通信机房的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设施。 机房防火设计不符合规范,相当一部分建筑内部装修采用可燃性材料进行间隔、吊顶、饰面、吸音而极易引发火灾;加之通信机房使用性能复杂,机房内敷设管 线,开凿孔洞较多,破坏了建筑防火分隔;通信管道的保温材料、木制机架、窗帘等可燃物易被引燃蔓延成灾;通信机房不按规定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的虽然安装但无法投入使用;还有的不重视消防给水系统建设,消防栓不足,水压达不到设计要求,发生火灾时不能提供足够的水源。 4) 在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时,由于操作人员防范意识差,违反操作规程,易发生火灾,如在使用电炉、电烙铁、烘箱等工具时,通信电缆维修施工中使用喷灯、对设备进行焊接等明火作业时,使用酒精等清除机件设备时。 通信机房的火灾隐患的预防 1) 机房内施工不得使用明火, 需要动用明火时应经相关单位部门批准。 2) 作业人员不得触碰机房内的在运设备,不得随意关断电源开关。 严禁将交流电源线挂在通信设备上。 使用机房原有电源插座时必须先测量电压、核实电源开关容量。 3) 不得在机房使用切割机加工铁件。 切割铁件时,严禁在砂轮片侧面磨削。 4) 安装机架时应使用绝缘梯或高凳。 严禁攀踩铁架、机架和电缆走道。 严禁攀踩配线架支架和端子板、弹簧排。 7 5) 带电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 在带电的设备、列头柜、分支柜中操作时,作业人员应取下手表、钥匙链、戒指、项链等随身金属物品、饰品。 作业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螺丝钉、垫片、铜屑等金属材料掉落在机架内。 6) 搬运蓄电池等化学性物品时,应戴防护手套和眼镜,注意防振,物体不可倒置。 如物体表面有泄漏的残液,必须用防腐布清擦,严禁用手触摸。 7) 搬运重型或吊装体积较大的设备时,必须编写安全作业计划。 项目负责人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并设专人指挥,明确职责,紧密 配合,保证每一项措施的 落实,使设备安全放置或吊装到位。 8) 布放光(尾)纤时,必须放在光纤槽内或加塑料管保护。 9) 布放电源线时,无论是明敷或暗敷,必须采用整条线料,中间严禁有接头。 电源线端头应作绝缘处理。 10) 交流线、直流线、信号线应分开布放,不得绑扎在一起,如走在同一路由时,间距必须保持 5cm 以上。 非同一级电力电缆不得穿放在同一管孔内。 11) 太阳电池输出线必须采取有屏蔽层的电力电缆布放,在进入机房室内前,屏蔽层必须接地,芯线应安装相应等级的避雷器件。 12) 严禁架空交、直流电源线直接出、入局(站)和机房。 严禁在架空避雷线的支柱上悬挂电话线、广播 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电力线。 13) 交、直流配电瓶和其他供电设备正、背面前方的地面应铺放绝缘橡胶垫。 如需合上供电开关,应首先检查有无人员在工作,然后再合闸并挂上“正在工作”的警示标志。 14) 设备加电时,必须沿电流方向逐级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