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内容摘要:
筋截面面积,可按双筋截面计算,亦可按单筋截面计算,但此时应验算受压区混凝土强度。 卡盘截面尚应符合剪切强度的要求,对有腹筋截面,应符合《 TJ1074》规范第 48 条~ 56 条的要求;对无腹筋截面,可按公式 ()验算,此时, Q0=qx; b0=b(图 515)。 图 514 拉线盘强度计算简图 图 515 卡盘强度计算简图 石材的底盘、拉盘、卡盘当为矩形截面时,正截面强度应符合公式 ()的要求: ` 式中 Ks石材的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底盘取 Ks=,卡盘取 Ks=,拉盘取 Ks=; Rγ石材的极限抗弯强度,一般由试验确定,但不应小于 7MN/m2; γs 和 Wh与公式 ()意义相同。 受上拔力作用的底脚螺栓,当与设计上拔力呈对称布置时,单根截面的净面积应按公式 ()计算: 式中 n根数; T设计上拔力 (N); [σg]钢材许可应力 (N/m2)(按《 SDJ379》确定 )。 基础的构造要求: 现场浇制的主柱,其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450mm; 基础底板厚度,浇制者不宜小于 200mm,预制者不宜小于 100mm; 底板纵向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其保护层厚度,浇制者不宜小于35mm(有垫层或干燥持力层 )和 70mm(无垫层或非干燥持力层 ),预制者不宜小于 15mm; 承受拉力的底脚螺栓,直径不宜小于 22mm,间距不宜小于 4 倍直径; 计算中充分利用其强度时,在 C15 级混凝土中的 Ⅰ 级钢螺栓其锚固长度不小于 25 倍直径,此时,下端应设置弯钩或锚板,如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 钢筋混凝土电杆的受拉主杆底部和基础底板应采取可靠的抗拉连接措施; 其它截面的强度计算以及其它构造要求,应符合《 TJ1074》规范的要求。 6 装配式基础 装配式基础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地做好基础类型的选择,并应根据运输条件选定单个构件最大运输重量和尺寸;在设计计算上,除上拔和下压稳定应符合本规定第 2 章至第 5 章有关 规定外,结合装配式基础特点,必须按照力学原理和试验经验采用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简图 (铰接与固接 );对于主柱侧向和底板滑移稳定,除了从计算上保证安全系数外,还应对施工工艺提出相应的措施,并严格保证回填土的夯实要求。 装配式基础的预制构件宜在工厂加工,有条件时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装配式基础应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技术上先进合理的类型。 按承截能力大小和结构性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直柱单盘类 (直柱固接型和直柱铰接弄 )底盘用一块板式壳与柱连接成的单腿装配 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直柱固接型 (图 61)一般用于风化岩石或坚硬地基土壤的直线塔; 直柱铰接型 (图 62)用于易挖深坑的较均匀土质的地基,为减小搬运重量,底板可分块拼接,为减小主柱侧向变形,宜加卡盘,一般用于直线塔,也可用于荷载不大的耐张和小转角塔。 图 61 直柱固接型 图 62 直柱 铰接型 塔腿埋入类 (底脚直埋型和主材直插型 )将单个塔腿或主材伸入坑底与底板连接组成。 底脚直埋型 (图 63)宜用于直线塔; 主材直插型 (图 64)用于易挖深坑,土质较均匀的地基,底盘可用锥壳,重量较轻,一般用于直线塔。 图 63 底脚直埋型 图 64 主材直插型 角锥支架类 (金属支架型和混凝土构件支架型 )由支柱与底板组成角锥型,顶点与塔腿连接,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为减轻单件运输重量,底板由多根板条或类似轨枕的单件组成,整基都是由较轻的杆件拼装而成。 金属支架型 (图 65)由金属三角架与用钢筋混凝土板条拼接成的底板,连接成角锥型空间结构,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区,一般用于荷载较大的直线塔,亦可用于耐张和小转角塔; 混凝土构件支架型 (图 66)底板为钢筋混凝土轨枕式梁组成,支柱与底板连接成角锥型空间结构,全部均为钢筋混凝土杆件组合而成, 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区,一般用于耐张和转角塔。 人字型类 (图 67)由人字形的双斜支柱与小底盘 (板或壳 )连接而成,构件较少,安装方便。 一般用于耐张和小转角塔。 花窗式金属基础 (图 68)该基础由塔腿主材的延伸部分与底板的金属 “花窗 ”底盘连接而成,全部由角钢组成,宜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区直线塔。 图 65 金属支架型 图 66 混凝土构件支架型 图 67 人字型 图 68 金属基础 装配式基础的部件设计应考虑如下原则: 单个部件的重量应根据山区及平地的运输条件而定,部件外形力求简单; 部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宜少而简单,混凝土构件孔位设计尺寸应考虑到综合安装误差; 各混凝 土构件间应尽量采用穿孔方法,当采用预埋件时,设计应提出铁件凸出部分的防碰要求。 对于直柱铰接型基础,主柱与底板的连接,应保证构造上 “不动铰 ”节点的性能,以便与计算原则相一致。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参照下列方法确定其侧向稳定、最大弯矩和强度计算。 倾覆稳定应符合公式 ()的要求: 式中 σmax主柱侧向土压应力最大值 (N/m2),按公式 ()和 ()计算; m土压力参数 (N/m3),按表 查取; h设计地面至底板上平面的距离 (m); k0主柱的空间增大系数,按表 查取; k3倾覆稳定设计安全系数,按 确定。 滑动稳定应符合公式 ()和公式 ()的要求: 基础上拔时 基础下压时 式中 RB作用于底板上的水平力 (N),可按公式 ()、 ()计算; T上拔力 (N); Na下压力 (N); Qf基础自重力 (N); μ土与基础接触面间的摩阻系数,一般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亦可参照附录 D 选用; kh基础滑移稳定的设计安全系数,按表 查取。 表 滑移稳定的设计安全系数 Kh 主柱侧向土压应力最大值 σmax,作用于底板上的水平力 RB,主柱最大弯矩 Mmax及其位置 x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无卡盘主柱 (图 69) 式中 H作用于基础主柱顶面的水平力 (N); b0主柱的宽度或直径 (m); l主柱顶面 A 至底板上边 B 的距离 (m)。 图 69 无卡盘主柱侧向稳定计算简图 图 610 有卡盘主柱侧向稳定计算简图 有卡盘主柱 (图 610) 式中 ηk卡盘埋深与主柱埋深有关的比例系数,当 h1> h/3 时, 当 h1≤h/3时 ; Ak卡盘侧面积 (m2); Qk卡盘作用力 (N), Qk=ηkσmaxAk。 强度计算。 当主柱与底板为铰接型,地基反力均匀分布时,底板的钢筋混凝土板为上下对称配筋,锥 壳底板的径向和环向均为受力钢筋,可按《 TJ774》规范有关规定计算。 环形断面的主柱强度可按《 TJ1074》规范有关规定计算。 角锥支架类装配式基础的计算,可按放置在地基上的杆系静定结构分析内力。 人字型类 (图 67)装配式基础除验算整体上拔稳定外,还应验算单柱上拔稳定和下压强度,以及单柱上拔及下压引起的底盘滑移。 花窗式金属基础的强度计算见附录 G,设计花窗式金属基础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底板下应放置 100~ 200mm 厚的砂石垫层并预夯平,或用低标号混凝 土垫层代替; 底板花窗网格空隙不得大于 400400mm,上填大块石; 回填土时,底板与坑壁间,以及横撑处应填块石挤实。 装配式基础的钢筋混凝土及金属构件的构造,除遵守国家建委现行的规范要求外,根据线路基础的特点,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梁、板构件 保护层不宜小于 15mm; 在支承连接处,根据构造适当加密箍筋。 支柱 保护层不宜小于 25mm(不包括环形构件及预应力构件 ),用于无地下水时不宜小于 20mm;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 12mm;箍筋直径不得小于 4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300mm,且绑扎时不得大于 15 倍纵向受压钢筋直径和焊接时不得大于 20 倍纵向受压钢筋直径;在柱端部和连接交搭处的纵向钢筋应加强;在端部 23 倍住宽的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一般为 50~ 100mm; 支柱宽度不宜小于 150mm。 锥壳底板 锥壳底板除正锥放置 [图 611(c)]外,亦可倒锥放置 [图 611(a)和图 611(b)]; 锥壳构造除符合《 TJ774》规范第 121 条有关壳面倾角 α、壁厚 t、边梁尺寸 Lb[图 6 11(c)]和混凝土标号等规定外,如减小壁厚必须有试验根据; 图 611 锥壳 锥壳内外交角宜作成弧形; 锥底底厚 H 不得小于 100mm,倒锥壳底部受压时不得开孔; 预制小锥壳保护层,壳壁不得小于 15mm,底部不得小于 25mm; 壳体配筋按内力配置径向和环向钢筋,边梁配筋要加强,壳内锚固径向钢筋的环箍直径一般为 20~30mm,当环箍直径受限制时,可用环箍加焊 “十字撑 ”,壳壁按构造配置的钢筋,当壁厚 t 小于 100mm 时,其直径采用 6mm,此时其间距不得大于 200mm; 锥壳在放置螺栓及拉环等处应做局部加强; 锥壳底板的土胎应符合《 TJ774》规范的规定,如采取其他办法,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经验。 金属构件及其它 直插型金属腿主柱截面不得小于塔腿下部主材: 预埋钢板厚度不宜小于 6mm,锚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 底脚螺栓等传力构件,应有可靠的锚固措施; 预留螺栓孔的周围应予哿,如穿在锥壳底部径环筋缝隙间,当开孔大于 100mm 时,周围应采用 υ12的环筋加强; 外露金属件,除热镀锌外,可根据侵蚀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附加防腐措施。 7 爆扩柱基础 采用爆扩桩基础,除土质条件应符合 要求外,并应具备可靠的爆扩成型工艺。 工程使用时应做试桩,以取得成型的设计尺寸和混凝土质量的保证。 拉线的爆 扩桩基础,可采用单桩或双桩 [图 71(a)、 (b)、 (c)]。 电杆基础 [图 71(d)]和铁塔基础,可采用单桩 [图 71(e)]或桩基。 爆扩桩和桩基的基本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 71 常用的爆扩桩基础类型 桩柱的直径 d 不宜小于 200mm,也不宜大于 500mm; 扩大端直径 D=(2~ )d(d 为桩径 ),不宜大于 ,宜为扁球状,但高厚比应符合刚性基础要求; 桩的埋深 h(单柱自地面或桩基自承台底面至扩大端中心水平面的距离 )与扩大端直径 D 之比值宜为3~ 6, h 宜用 3~ 7m; 桩与桩的中心间距应等于或大于 ~ 倍扩大端直径 D; 桩柱的配筋与锚固长度应符合表 要求; 承台底面应设置在冻胀性基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以下; 承台的尺寸,除应按计算和符合上部结构的要求确定外,厚度不宜小于 400mm,周边距边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 柱的直径 d; 承受上拔和下压力反复作用的桩基承台,除配置抗正负弯矩的主筋外,箍筋宜做成闭口形; 承台的主筋按计算确定,但对矩形承台其主筋直径不宜小于 12mm,间距不宜小于 200mm; 桩和承台的混凝土标号不得小于 C15 级; 拉线基础的锚杆锚入扩大端球体内的长度不得小于 30 倍锚杆直径且下端应设弯钩,当不能符合要求时,应采取其它可靠的锚固措施; 桩柱的配筋与锚固长度应符合表 的要求。 表 桩柱的配筋与锚固长度 注:本表的锚固长度 lm 适用 C15 级混凝土和 Ⅰ 级钢光面钢筋。 爆扩单桩的容许力宜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确定,也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容许下压力 [Na]可按公式 ()确定: 式中 [Rd]爆扩单桩下压容许承载应力 (可按表 和表 选用 )(N/m2); Ad爆扩桩扩大端的水平投影面积 (m2)。 容许抗拔力 [T]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对在中密或密实的砂类土中的桩深 h不小于 4D和对在粘性土中的桩深 h不小于 3D时的单桩容许抗拔力 (图72),可按公式 ()计算: 图 72 爆扩桩基础上拨计算简图 表 扩大端支承处一般粘性土的容许承载应力 [Rd](kN/m2) 注: IL 低者取高值, IL 高者取低值。 e 小者取高值, e 大者取低值。 ,可参照本表取值。 表 扩大端支承处砂性土和碎石土的容许承载应力 [Rd](kN/m2) 注:表中碎石土,如为卵石时可取高值,如为角砾时可取低值,其余取中间值。 注:当深度 h 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可按 的剪切 法计算抗拔力。 式中 Ru扩大端支承处抗拔土体的极限承载应力,取扩大端中心水平截面以上上拔持力层 (图72)hb=1+D/2(以 m 计 )厚度内的指标,可按表 取用 (若土质为下软上硬时,取软者的数值 )(N/m2); Ab上拔时扩大端的净水平投影面积, Ab=π/4(D2d2)(m2); 表 Ru 和 fu 值 (kN/m2) 注: (按《 SDJ379》的规定 )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 ; IL 或孔隙比 e 小者表中数值取高值; ,为卵石时表中数值可取高值,为角砾时表中数值可取低值。[能源化工]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相关推荐
页 / 共 30 页 表 S13 型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技 术 参 数 要 求 1 电压比 10 / kV 2 高压相数 三相 3 低压相数 三相四线 4 额定容量 kVA 50 80 100 160 200 315 400 500 630 5 高压分接范围 % 177。 2 6 额定电流 A 7 额定频率 Hz 50 8 空载损耗 W 100 130 150 200
表征。 一般情况下,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10kV 瓷柱式高压交流 SF6 断路器 标准 技术标书 第 9 页 /共 40 页 流分量不超过 2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仅由交流分量有效值来表征。 本技术规范规定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40kA。 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相关的瞬态恢复电压 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相关的瞬态恢复电压( TRV)是一种参考电压
电机在工作状态,然后再进行在提升塔内的自动运转和在干熄炉顶的自动运转,并测试、记录各电机的运行参数:电压、电流、转速及温度等,在无负荷和有负荷的情况下,都应符合现行的 有关国家标准和提升机的设计图纸规定。 〈 4〉、装入装置自动运转: 顺序与检查项目如下: 模拟提升机向 EI系统发“装焦开始”信号,装入电动缸收到信号后开始牵引动作,通过驱动装置低速提起炉盖。 走行台车开始以正常速度走行
详细审查,各个尺寸、座标、标高有无错误 (与现场核实 )、遗漏、相互不一致、不清楚的地方,所有管材、阀门及其它管件与图纸是否相符,详细核对材料表中所列的材料和配件的材质、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图纸相符。 开工以前,对所有施工需用的机具设备进行清点核实、质量检查和试运转。 对电动工器具还应进行测试。 计量器具应检查其是否完好精确,是否在有效期内,起重器具应检查是否安全可靠。 开工以前
行强度性试验时,压力应逐步缓升,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应进行初验,如无泄 15 露异常,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 稳压 1小时后无泄漏、目测无变形、压 力表读数不下降为合格。 气密试验 :介质为压缩空气 ,试验压力为 设计压力的 倍,即 ,严密性试验稳定的持续时间为 24h,每小时记录不应小于 1 次,当修正压力降小于 133Pa 时为合格,修正压力降按下式确定: △ P39。 =(
每台发电机 24 只 (出线端和中性点侧各 12 只 ),其二次侧额定电流为 5A,其精度等级贵州省兴义市元豪电厂 4*350MW 机组 汽轮发电机设备技术协议 12 及容量: 电流互感器规格: 15000/5A(套管型具有屏蔽措施 ) 出线侧 TPY 50VA 3 只( ) TPY 50VA 3 只( ) 120VA 3 只( ) 120VA 3 只( ) 中性点侧 120VA 3 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