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参考样式(公共建筑)内容摘要:

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 2 合理利用废热和余热。 2 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设置实现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和电力等能耗进行单独分项计量设施和能耗监测系统。 10 应选用节能的电气产品;电梯及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选用具有节能拖动及节能控制方式的设备。 10 具 有高次谐波的抑制和治理的措施,使供配电系统的谐波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共电网谐波》 GB/T14549 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10 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5%。 22 优选项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现行标准《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 – 153 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10 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能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5 15 合 理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2 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10%。 8 16 控制项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标准《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 153 中有关规定的要求。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比较: 热工参数 单位 参评建筑 参照建筑 是否满足 类型 I 类型 II 类型 III 体形系数 — □ 窗墙比 东向 — □ 南向 — □ 西向 — □ 北向 — □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 — □ 屋面传热系数 K W/(m2 K) □ 外墙(包括非透明 幕墙)传热系数 K W/(m2 K) □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K W/(m2 K) □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东向 W/(m2 K) □ 南向 W/(m2 K) □ 西向 W/(m2 K) □ 北向 W/(m2 K) □ 遮阳系数SC 东向 — □ 南向 — □ 17 西向 — □ 北向 — □ 屋顶透明部分 传热系数 K W/(m2 K) □ 遮阳 系数 SC — □ 地面 热阻 R (m2 K)/W □ 地下室外墙 热阻 R (m2 K)/W □ 能耗计算: 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需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中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能耗计算,计算结果为: 建筑分项能耗 单位 参照建筑 实际建筑 全年采暖能耗 kWh/m2 全年空调能耗 kWh/m2 全年总能耗 kWh/m2 能耗比例 — ——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 交清单: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节能计算报告 (以管理部门批复后的复印件为准)。 证明材料要求: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完整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说明,其做法应与详图吻合; 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 ,需提供节能计算报告 (详见附录 一 )。 实际提交材料: 18 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 规定的 6级要求,建筑幕墙( 透明部分)的气密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 GB/T21086 中:建筑层数 7 层以下不低于 2 级, 7 层及以上不低于 3 级。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外窗气密性等级为: 级 建筑幕墙(透明部分)的气密性能等级: 7 层以下 级 , 7 层及以上 级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要求: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外窗 、 建筑幕墙 气密性等级的设计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19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标准《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 – 153中有关规定。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系统冷热源形式、输配系统形式、末端形式:( 150 字以内) 冷热源机组、锅炉性能参数: 编号 设备类型 额定制冷量( kW) 性能参数( W/W) 实际设备 标准要求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全套图纸,包括设计说明、设备清单、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及机房大样。 要求: 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 图纸吻合; 暖通施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 ,必要时附设备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 20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 照明系统能源形式、主要灯具、控制策略 :( 200 字以内) 照明功率设计值: 房间类型 设计照度值( Lx) 照明功率密度( W/m2) 实际值 现行值 3) 证明 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各层照明平面图、照明控制系统图。 要求: 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照明系统、照明设计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 21 新建的公共建筑, 设置实现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和电力等能耗进行单独分项计量的设施和能耗监测系统。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 □ 不参评( 如本项目为非 新建建筑 ,此项 不参评) (项目本身原因不参评,仍应在“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证明材料”中提供相应的材料,无原因、无证明材料,则判为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 独立分项计量系统,说明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 :( 15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 提供的 暖通 和照明 施工图 纸及 设计说明、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图 纸、配电系统图。 要求: 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独立分项计量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清单: 22 一般项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朝向 和 布局的设计 原则 当地气候条件特点的概述,以及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 、 夏季利用自然通风 , 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 等。 ( 150 字以内) 概述 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 结论 ( 100 字以内) 概述 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 结论 ( 100 字以内) 3)项目评分 评价内容 分值设定 分值 总分 选择适宜方向作为建筑朝向,主要房间宜朝南或接近南向,建筑总平面设计综合考虑日照、通风与采光。 符合《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53中的标准。 5 8 采用 计算机模拟技术设计与优化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效果。 3 4) 证明材料 23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由 设计单位或 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 要求: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如有必要,需补充相应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 ; 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初始条件、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采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24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建筑幕墙 (透明部分) 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 编号 外窗类型 外窗尺寸 数量(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 %) 宽度( m) 高度( m) 总计 若该建筑设有幕墙,则幕墙应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设备。 幕墙可开启面积比例: 编号 幕墙类型 幕墙尺寸 数量(个) 可开启面积比例( %) 宽度( m) 高度( m) 总计 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简要说明 幕墙通风换气系统,并说明设计参数及预期通风效果。 ( 100 字以内) 3) 项目评分 评价内容 分值设定 分值 总分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50189 和《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9153 中有关规定,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20 20 25 建筑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规划设计阶段审查设计 图纸和相关文件。 4)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门窗表、幕墙设计说明 及计算书。 要求: 门窗表中应有外窗详细尺寸说明,并与大样图吻合; 幕墙设计说明中应有可开启扇的详细尺寸说明; 若幕墙内设有通风换气系统,则应对通风换气系统进行简要阐述。 实际提交材料: 26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本体蓄能设计:包括实现建筑本体蓄能采用的蓄能材料 或 建筑构造 及建筑本体 蓄能效果。 ( 200 字以内) 简要说明 蓄冷 蓄 热系统的 设计:包括 蓄冷 蓄 热系统的容量、系统选择、设备的选型及蓄能系统的效果等。 ( 300 字以内) 3) 项目评分 评价内容 分值设定 得分 分值 总分 利用蓄能材料和建筑构造,实现建筑本体蓄能。 5 10 采用蓄能设备。 5 4)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蓄冷蓄热技术设计说明 及计算报告。 要求: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本体蓄能设计及蓄能效果的详细说明; 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蓄能设备系统形式及蓄能效果的详细说明; 若上述 材料中缺少相关论述,需补充蓄能技术设计说明 及计算报告。 实际提交材料: 27 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在技术条件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先进、适宜的节能技术。 1) 达标自评 □ 达标 ; □ 不达标 2) 评估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功能分区、空调系统分区原则、空调系统分区设计说明 及 部分负荷运行策略。 ( 200 字以内) 空调冷热源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 负荷比例 性能系数( W/W) 100% 75% 50% 25% IPLV 简要说明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说明:对该建筑中采用的排风热回收 系统进行简要阐述,对其系统形式、设备选型及预期收益的说明。 ( 200 字以内) 如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 请进行简要说明并包括以下内容: 全空气系统概述:系统形式、全年运行模式。 新风比调节设计说明:调节新风比的措施、新风比的调节范围。 ( 200 字以内) 3) 项目评分 评价内容 分值设定 得分 分值 总分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和仅部分空间使用(空调)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如,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空调区域,实现空调系统区分控制。 2 6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并采用新 进的节能技术。 2 2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