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仪表]单梁起重机修理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隙、啮合面积的偏差(mm) 、中心距允许偏差 中心距 < 100 100200 250400 > 500 允许偏差 177。 177。 177。 177。 、齿侧间隙允许偏差 中心距 80120 120200 200300 320500 500800 齿侧间隙 齿顶隙允许值为 , m— 模数 赛 尺 卡 尺 千分尺 百分表 钢卷尺 2 用扳手拆卸减速机壳固定螺栓后把机壳螺两端头的机壳分离与用螺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上下机壳分离后把减速机上壳移开 3 用煤油清洗箱体,清洗接合面上的污垢、油泥等 4 检测各齿轮磨损情况 5 把各齿轮及轴、轴承吊离减速 机,检查各轴承的径向间隙 6 更换磨损报废件 7 刮研减速器接合面,使相互接触严密 11 8 在箱体接合面,轴承端盖孔以及视油盖等所有漏油部位,涂以液态尼龙密封胶或其他密封胶 、用涂红丹的方法检查。 啮合面积不低于齿高的 45%,齿宽的 60%。 减速器箱体接合面 (剖分面 )在任何部位不允许有砸、碰及严重划伤,边缘高点、翻边等,并且剖分面贴合后间隙都不应超过 ,并保证不漏油。 平行度在 1m 以上不得大于 ;在空载情况下,以 1000r/min 拖动运转,正反转各不小于 10 分钟, 启动时电动机不应有振动、撞击和剧烈或断续的异常声响;箱体内温升不得超过 70℃,且绝对温度不高于 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 40℃,其绝对值不应超过80℃。 9 对具有相对转动的面,如轴与通盖孔则采用橡胶密封环 10 按规定选择适应的润滑油 11 按拆卸相反工序,进行装配减速机,注,装配前应认真把箱体内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泥沙,金属屑等杂物 12 均匀地拧紧各连接螺栓 13 按规定标号的润滑油,给减速机加油 12 三 )电机检修工艺 起重机电机检修工艺 序号 修 理 项 目 电 机 检 修 工 艺 顺 序 技 术 标 准 工具和检具 1 分解电动机 检具 兆欧表千分尺、卡尺、百分表 工具 拉轮器、卡鐄钳、螺丝刀、铜棒、手锤、风葫芦 联系机械拆开对轮 测量电机绝缘电阻、直流电阻 绝缘电阻值不低于 兆欧,直流电阻各相之差不超过最小值的 2% 拆开引线作好标记,电缆头作防护措施 电缆头短路接地 2 拆接地线及地脚螺丝,将电机运至检修场地 用专用工具拆下对轮,必要时可加热拆卸 加热温度不超过 200℃ 拆下风罩及风扇,前后轴承盖及油盖,在端盖及轴盖上作好标记,然后进行拆卸 拆卸时切勿使端盖碰伤线圈 抽出转子,将转子放在枕木、专用支架或橡皮垫上 抽转子过程中,切勿碰伤轴径、风扇、静子线圈及静子铁芯 3 检修静子 用高燥压缩空气或风葫芦吹扫静子腔膛及端部线圈 静子各部清洁无积灰 用木制或绝缘板制剔片清除线圈上的油渍,用白布擦净后,再蘸四氧化碳擦去油污 无污物 检查端部线圈 端部线圈绝缘无损伤,绑线、垫片不松驰,端箍绑扎牢靠,线圈端部漆膜无 脱落,否则应重新刷漆 检查槽部线圈 电机引线绝缘良好,引线鼻子焊接牢固,无断股、无过热变色现象,接线盒完好无烧损,绝缘子完整;槽楔无松动变色,线圈槽口处绝缘良好无损伤 检修静子铁芯 静子腔膛铁芯表面无锈斑,若松动则在松动处打入云母片或绝缘纸板,然后涂绝缘漆;铁芯内部无局部过热变色 检查端盖 端盖无损伤,轴承套及小油盖无裂纹 13 四 )电器设备检修工艺 电器设备检修工艺 修理项目 工 艺 技 术 标 准 操作机构 检查操纵机构固定是否松动 无松动 内部接线是否松动老化、破损及有无发热现象,是否有永久性标记 无老化发热,标记明显 触点接点压力是否破损、烧坏及弹簧有无变形、损坏、腐蚀及疲劳老化现象及各接点绝缘是否合格 闭合无间隙,断开时彻底 弹簧无变形老化及损伤 各点相对绝缘不小于 10MΩ 消纸栅是否烧坏,是否损坏 无明显烧坏,固定在原位 操作手柄是否灵活可靠 手柄应有零位自锁功能 低压配电盘及控制柜的检查 首先用压缩气体除去灰尘 无松动 检查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柜屏是否变形,柜门开关是否灵活,是否能防 止运行中柜门打开 无变形 检查内部配线,端子连接情况,配线及绝缘有无污损、老化,电线入口有无异常,端子有无松动 无松脱、无损伤、污染及老化,无明显老化 接线端子、电气元件有无相应标记 应有永久性标志 接地装置是否完好 最小截面为 4mm178。 多芯铜线 对工作电压大于等于 48V 的控制线路,用500V 兆欧表测量屏内电路。 小于 48V 和不能承受兆欧表高压的电气元件,应在测试前拆除或短接 控制电路各相同及各相对地绝缘 1 兆欧,一般不低于 兆欧,潮湿环境不小地 兆欧 对柜内元件接 触器、集电器进行检查,对触点进行检查及各元件的对地绝缘和相间绝缘检查, 各相间及对地绝缘不小于 10 兆欧 14 电器设备检修工艺 修理项目 工 艺 技 术 标 准 柜内电器检查接触器 对接触器触头、弹簧、可动铁芯、消弧线圈、消弧罩、紧固件检查 接触时无间隙,分开时彻底 吸全面无附着物,无异常声响,无明显磨损及损伤,无间隙 消弧栅紧固件应在原位,无明显烧痕 开关,接触部分与保险器 检查开关动作,外形有无破损,接触部分铰莲和夹子的压力是否合适,保险安装及熔量是否合适 动作正常 ,无破损 接触压力正常适当 安装正确,容量合适 继电器 检查弹簧有无变形,触点接触面有无损坏及磨损用手柄操作,检查动作状态,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动作,电磁接触面的检查,过流继电器动作应为灵活可靠 弹簧无变形,接触面无损坏及磨损 动作灵活可靠,无卡住、黏滞现象 联锁可靠 磁接触面平整,光滑无油污、锈蚀,动作可靠 调整到使用标准 电阻器 检查端子,紧固件及接线 无松动、无氧化发热现象 接线应牢固且有永久性标志 吹去尘土,检查电阻片有无裂纹、损伤,各片间有无接触、 有无松动,端子附近接线及绝缘是否过热烧损 无裂纹、损伤,无接触、无松动、无烧坏 绝缘子有无破裂,污损测量对地绝缘 无损裂、污损,对地绝缘电阻不小 1 兆欧 阻值的检查 三相对称电阻中每相阻值与三相平均值之差不小于 177。 5% 绝缘电阻检查及电气间隙的检查 各相元件之间,各相元件对地绝缘不小于 1 兆欧 电阻元件相邻导体距离不小于 2mm,其余不小于 14mm 电气安全保护 检查主隔离开关及短路保护 应有明显断开点 动作迅速,切断故障电源 检查失压保护零位保护 失压后不 能自动复位 不在零位时不能起动回路 过载保护和紧急断电装置 过载保护灵活可靠,动作明确 紧急断电装置应不能自动复位 检查通道口联锁保护 通道口打开时,应能自动断开总电源 检查各行程限位开关动作状态,触点动作,接线固定连接螺钉 无异常,动作灵敏可靠 触点接触,打开要灵敏,不得有粘连,不得松动、脱落 检查起载限制器 达到报警设置时,应能发现警报及断开上升回路 15 电器设备检修工艺 修理项目 工 艺 技 术 标 准 照明及信号 检查照明亮度是否 合适,接头部分有无松动,紧固件是否松动,灯泡和防护装置有无破损 确保操作部分有充足的亮度,无松动、无破损 电源合闸、分闸信号灯 应正常指示 电源滑线 检查有无变形,磨损、损伤,滑线与滑块的接 触情况,绝缘支架有无松脱 无明显变形,磨损、损伤,接触良好,无松脱 集电器 检查机械结合有无磨损,润滑是否良好,张紧弹簧是否良好,检查有无断线,绝缘子是破损污秽,紧固部分是否有无松动脱落 无明显磨损,损伤润滑良好,无变形、腐蚀及疲劳损伤,无断线及损伤,对地绝缘不小于 兆欧,无松动脱落 电缆滑线 检查绝缘层、连接处、电缆牵引装置,导向装 置 无损伤,连接处无松动脱落,无弯曲、扭曲损伤,动作时牵引绳用力,运行应平稳。 端子箱 检查端子及压线,线路布局是否合理,有无永 久性标记 应无松动、发热、氧化现象,布局合理,有永久性标记 通电试验 断开主回路,逐一试验操作回路 动作灵活、可靠、准确 整体试验操作回路 同上 做完以上两项,接入主回路调整试车 各部位无异常,动作灵活,准确可靠 五 ) 电动葫芦故障修理及排除方法 序号 项目 常见故障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 电 动 机 空 载时电动机不能启动 电源未接通 按钮失灵,接触不良 电磁开关箱中的熔断器接触器等元件失效 限位器未复位 按钮接线折断 接通电源 整修有关的电器元件 调整或重新接按钮线 空载时旋转,有载时不转 转子断条,转子铸铝铝条粗细不均匀 电动机单相运转 更换电动机 重新接线 16 电动机启动勉强,噪声大或有异常声响 超载过多 电源电压过低 制动器未完全脱开 接线、电磁线圈等有断裂等 按规定吊载 调整电源电压 调整制动器间隙 重新接线 烧包(定子绕组烧毁) 绝缘等级低 多为漆包线有外伤 扎间、相间或极间绝缘差 更换电动机 加强扎间、相差或极间绝缘措施 过热 超载过多 电压波动(降压)太大 起制动过于频繁 制动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