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桥梁顶升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已全部去除。 顶升系统调试 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a、液压系统检查 油缸安装牢固正确; 泵站与油缸之间的油管连接必须正确、可靠; 油箱液面,应达到规定高度; 备用 2桶液压油,加油必须经过滤油机; 液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油路有无堵塞或泄漏; 液压油是否需要通过空载运行过滤清洁; b、控制系统检查 系统安装就位并已调试完毕; 各路电源,其接线、容量和安全性都应符合规定: 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14 页 共 40 页 控制装置接线、安装必须正确无误; 应保证数据 通讯线路正确无误; PLC 控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液压系统对控制指令反应是否灵敏; 各传感器系统,保证信号正确传输; 系统能否升降自如; 位移传感器 的工作情况; 各种阀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 监测系统检查 百分表安装牢固、正确,没有遗漏; 信号传输无误; d、初值的设定与读取 系统初始加载由液压工程师会同土建工程师共同确定并报总指挥,最终由系统操作员输入 PLC; 读取控制系统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初值或将其归零; 读取监测系统中百分表的初值或将其归零。 交验点的确定 在每个桥墩处的桥面上取 3 个监 测点,两点在桥面两侧,一点在中线上,分别用于监测顶升过程中桥梁的标高及中线位置变化,并作为顶升结束后的交验点。 顶升前应测得标高点初始值,以便顶升完成后进行复核。 检查桥梁是否存在连接现象 顶升前要对 桥梁 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是否存有连接现象。 以满足有释放空间。 称重 1) 保压试验 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15 页 共 40 页 a、油缸、油管、泵站操纵台、监测仪等安装完毕检查无误; b、按计算荷载的 70%~ 90%加压,进行油缸的保压试验 5小时; c、检查整个系统的工作情况,油路情况; 2) 称重 a、为保证顶升过程的同步进行,在顶 升前应测定每个顶升点处的实际荷载 b、称重时依据计算顶升荷载,采用逐级加载的方式进行,在一定的顶升高度内( 1~ 10mm),通过反复调整各组的油压,可以设定一组顶升油压值,使每个顶点的顶升压力与其上部荷载基本平衡。 c、为观察顶升处是否脱离,需用百分表测定其行程。 d、将每点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计算其差异量,由液压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共同分析原因,最终由领导组确定该点实测值能否作为顶升时的基准值。 如差异较大,将作相应调整。 八、 试顶升 为了观察和考核整个顶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及对称重结果的校核,在正式 顶升之前,应进行试顶升,试顶升高度 20mm。 试顶升结束后,提供整体姿态、结构位移等情况,为正式顶升提供依据。 九、 正式顶升 试顶升后,观察若无问题,便进行正式顶升,千斤顶最大行程为 150mm,每一顶升标准行程为 100mm。 顶升总流程见 下 图 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16 页 共 40 页 正式顶升,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并作好记录: ①操作:按预设荷载进行加载和顶升; ②观察:各个观察点应及时反映测量情况。 ③测量:各个测量点应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及时反映测量数据; ④校核:数据汇交现场领导组,比较实测数据与理论 数据的差异; ⑤分析:若有数据偏差,有关各方应认真分析并及时进行调整。 ⑥决策:认可当前工作状态,并决策下一步操作。 顶升注意事项 1)每次顶升的高度应稍高于垫块厚度,能满足垫块安装的要求即可,不宜超出垫块厚度较多,以避免负载下降的风险。 2)顶升关系到主体结构的安全,各方要密切配合; 3)整体顶升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17 页 共 40 页 4)顶升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工作,应指定专人观察整体个系统的工作情况。 若有异常,直接通知指挥控制中心; 5)结构顶升空间内不得有障碍物; 6)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结构的变形情况; 7)顶升过程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8)顶升过程控制 整个顶升过程应保持 位移传感器 的位置同步误差小于 2mm,一旦位置误差大于 2 mm 或任何一缸的压力误差大于 5%,控制系统立即关闭液控单向阀,以确保梁体安全。 每一轮顶升完成后,对计算机显示的各油缸的位移和千斤顶的压力情况,随时整理分析,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顶升并固定完成后,测量各标高观测点的标高值,计算各观测点的抬升高度,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十 、立柱连接 顶升施工完成后 ,即可进行立柱连接工作。 在立柱实施连接前应首先 按图纸 对上下截断面各 凿除 20cm 左右高度的砼 ,并将立柱新老砼结合部分进行表面凿毛处理 ,以利于新老砼的连接。 砼凿除后须用水清洗 ,不得留有灰尘和杂物。 钢筋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 ,立柱加高部分采用与原立柱同规格等数量的竖向主筋和箍筋。 竖向主筋与立柱两端露出部分的主筋连接。 A、露筋 :去除上下两面立柱段混凝土使主筋露出主筋 6倍直径长度; B、接筋 :采用挤压套筒机械连接,此种接头型式属于Ⅰ级接头,同一截面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特别适用整体切割后的钢筋连接; 模板施工 钢模板按设计制作,其底部直接就位于承台顶面,与承台接触处应以砂浆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18 页 共 40 页 填塞以防漏浆。 混凝土浇筑 连接立柱的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在砼浇筑过程中应缓慢放料 ,并分层浇捣密实。 通过总的砼用量 ,推算出浇筑砼的高度 ,每隔 30cm 左右为一层 ,确保所浇捣的每层砼的密实性。 十 一 、支撑体系和液压系统拆除 墩 柱 和桥台 连接工作完成 保养 达到强度后 ,即可进行液压系统和支撑体系的拆除。 拆除液压系统的管路及其它附件 ,拆卸千斤顶并移走; 按从上到下的次序拆除整个支撑体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清理现场。 十二、恢 复工作 对两侧的桥头抬高部分进行顺道施工。 第五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一、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放线 开挖 清理 验槽处理 混凝土垫层 钢筋制作安装 模板安装 砼浇注 养护 二、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采用 18mm 厚夹板拼装模板,扣件钢管支撑 , 构造柱采用定型模板。 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必须满足要求,尤其是底层模板的支撑往往在浇注混凝土时有下沉现象,这就影响了结构的安全性,所以一定要保障模板的稳定。 模板施工,模板支撑要平整,以防板底混凝土不平,模板底内侧面要平整,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19 页 共 40 页 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柱子模板在拼装时预留清理口。 支模严格控制好轴线、标高、垂直平整度及支模牢固。 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构件是否牢固。 在浇注混凝土底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松动、变形等现象 ,要及时修整加固。 模板拆除对于非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 承重部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 三、钢筋工程 本工程柱连接竖向受力筋连接采用挤压套筒机械连接, 桥台采用预制块预留钢筋与桥台植筋焊接连接。 所有的钢筋均应见证取样并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工地加工,现场就位绑扎。 绑 扎钢筋时,要注意钢筋型号、数量、间距、搭接长度及保护层是否正确。 柱子箍筋,先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 箍筋全部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构造柱筋采用绑扎连接,接头位置应错开 50%(挤压套筒机械连接不在此限制)。 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预制垫块来保证。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绑扎钢筋时,应划出钢筋位置线,板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柱筋上划线。 钢筋制作时要控制好弯起点位置和角度,最好以放样来控制。 四、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 110~ 130mm。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串筒或溜槽投料,水平运输用气轮人工翻斗车。 混凝土的浇筑: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连续 性,采用连续浇筑作业施工,浇筑方向须按施工设计方向进行。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 12 小时应进行养护,当气温较高时养护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20 页 共 40 页 控制主机 次数每天不小于 3次,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第 六 章 PLC液压同步顶升系统 一、同步顶升系统组成 PLC控制液压同步顶升是一种力和位移综合控制的顶升方法,这种力和位移综合控制方法,建立在力和位移双闭环的控制基础上。 由高压液压千斤顶,精确地按照桥梁的实际荷重,平稳地顶举桥梁,使顶升过程中桥梁受到的附加内应力下降至最低,同时液压千斤顶根据分布位置分成组,与桥梁两侧的位移传感器组成位置 闭环,以便控制桥梁顶升的位移和姿态,同步精度为177。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顶升过程的同步性,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PLC 控制液压同步系统由液压系统(油泵、油缸等)、检测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液压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可以全自动完成同步位移,实现力和位移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 二 、 系统特点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Windows用户界面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整个操纵控制都通过操纵台实现,操纵台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通过工业 总线,施工过程中的位 移、载荷等信息,被实时直观地显示在控制室的彩色大屏幕上,使人一目了然,施工的各种信息被实时记录在计算机中,长期保存。 由于实现了实时监控,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施工的条件也大大改 操作界面 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21 页 共 40 页 善。 ,功能齐全 软件功能:位移误差的控制;行程控制;负载压力控制;紧急停止功能;误操作自动保护等。 硬件功能:油缸液控单向阀可防止任何形式的系统及管路失压,从而保证负载有效支撑; ,也可单独操作; ,适用于大体积桥梁或构件的同步位移。 三 主要技术指标 1 一般要求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MPa 尖峰压力: MPa 工作介质: ISOVG46抗磨液压油 介质清洁度: NAS9级 供电电源电压: 380VAG; 50HZ;三相四线制 功率: 65KW( MAX) 运转率: 24 小时连续工作制 2 顶升装置 顶升缸推力: 200 T 顶升缸行程: 140 mm 偏载能力: 5176。 顶升缸最小高度: 310 mm 最大顶升速度: 10 mm/min 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22 页 共 40 页 组内顶升缸控制形式: 压力闭环控制 压力控制精度≤ 5% 组与组间控制形式: 位置闭环控制 同步精度 177。 mm 3 操纵与检测 常用操纵: 按钮方式 人机界面: 触模屏 位移检测: 位移传感器 分辨率: mm 压力检测: 压力传感器 精度 % 压力位移参数自动记录。 四 液压控制系 统 下 图是顶升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顶升施工的第一步是桥梁的称重,通过调节减压阀的出口油压 Pout,缓慢地分别调节每一个液压缸的推力,使桥梁抬升,当桥梁与原立柱刚发生分离时,液压缸的推力,就是桥梁在这一点的重量值,称出桥梁的各顶升点的荷重,并把减压阀的手轮全部固定在 PD=PoutPco 的位置,便可转入闭环顶升,依靠位置闭环,桥梁可以高精度地按控制指令被升降或悬停在任何位置。 顶升系统组成示意图 京九 线 K1145 回龙公路桥梁顶升施工组织设计 第 23 页 共 40 页 五 顶升系统控制原理 如 下 图为顶升系统控制原理。 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放 大器组成压力闭环,根据每个顶升缸承载的不同,调定减压阀的压力, 3个千斤顶组成一个顶升组,托举起盖梁,但是如果仅有力平衡,则桥梁的举升位置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