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快拆架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管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⑷ 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⑸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⑹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⑺ 快拆架架体和快拆架横杆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快拆架在承受六 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浇砼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进行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 变形监测措施 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15 测点布设:每 10~ 15m布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不少于 2 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 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 2030 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 2小时再观测一次。 监测结果接近或达到材料的允许变形值时马上启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向市建筑工程安全 督促站等相关部门报告。 五、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由总工程师策划、组织实施,现场经理和施工员中间控制,现场技术支持、指导及区域和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监督的管理系统,形成项目经理部、分包商 /专业化公司和施工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模板成型检验班组内实行 “三检制”,合格后报工长检验,合格后依次报项目部、质量总监进行核定,并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要点真实记载,并向监理报验。 每个环节检查出质量问题(不符合本方案质量、技 术标准及相关规范),视性质、轻重等查处上一环节责任,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 六、安全措施 工人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有关证件须符合北京市有关规定。 16 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设备。 高度超过 2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安装梁模板及梁、柱接头模板的支撑架或操作平台必须支搭牢固。 模板的预留孔洞、电梯井口等处,应加设防护网,防止人员或物体坠落。 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堆放模板时,应按规定码放平稳,防止脱落并不得超载。 操作工具及模板连接件要随手放入工具 袋内,严禁放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 支模必须按照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浇筑砼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 顶板拆模时,应逐块拆卸。 拆下的模板,严禁向下抛掷。 如有间歇,亦应将已拆下的模板的配件及时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施工中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不许在支撑体系上追逐打闹。 施工中的作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上班。 七、环保措施 施工中必须注意控制噪音,根据规定在城市 建成区内,禁止夜间进行生产噪音的建筑施工( 22 时至次日 6时)。 由于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他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 17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模板支撑体系搭拆和钢筋运输、装卸、加工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污染。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手电钻等)切割机时,周围设围挡隔音,使用设备性能优良,并合理安排工序不集中使用。 废旧钢筋头、铁钉、模板屑应及时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场清。 楼层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调运至地 面分类定点存放,严禁直接向外扬弃。 八、梁、板荷载验算 选取最大板厚 150mm、标准板厚 100mm分别验算;模板采用 15mm厚竹胶板;次龙骨采用 50 100 木龙骨,中心间距 350mm;主龙骨采用 48* 钢管;竖向支撑体系采用键连接的脚手架;立杆最大间距 1200 1200mm。 采用 48* 钢管,验算模板、次龙骨、主龙骨的强度及刚度及立柱稳定性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一)材料和力学性能 模板的性能(本方案模板参数根据施工现场常规套用,如有差别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E=5000 N/mm2 f=13N/mm2 次龙骨( 50 100mm木龙骨)力学性能: E=9000N/mm2 f= 13- 17 N/ mm2 W=83cm3 I=1/12*bh3 = 417 cm 4 主龙骨 (48* )力学性能: E=*10 5 N/mm2 f 压拉弯 = 205 N/ mm2 W= 18 A= cm2 I= σ =N/ψ A Mpa [σ ]=175Mpa i= cm2 λ = L/i=150/ = 94。 3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 ψ值为 立杆、顶托、横杆力学性能: 立杆上插座与焊管的焊接强度检验: 200KN不破坏。 横杆上,插头与焊管的焊接强度检验: 25KN不破坏。 顶托的抗压强度检验 100KN不破坏。 (二)顶板模板验算 混凝土楼板 15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自重: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 24+) = 以上合计: q2=施工荷载: = KN/m2 共计荷载 q1=模板计算简图为 19 抗弯强度验算 为安全起见按连续梁验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 常用结构计算”中有关“结构静力计算表”内容。 M= ql2 σ m=M/W≤ [f] 计算如下: 取 1 米宽面板进 行验算: q= 1=。 M= = KN M 15mm 厚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1/6)bh2=(1/6) 1000 152= 104mm3 抗弯承载力 σ m=M/W=8 10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