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工程监理规划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构用钢材的有关指标,外观无裂缝、起皮、损伤、结疤、折迭、颗粒锈。 目测,出厂合格证和检查试验报告。 见证,送验。 4砖强度及有关指标,外观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目测,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5砼、砂浆强度、塌落度、和易性应满足规范要求。 监督配料按重量比计算,检查控制加水量,督促按要求制作试块,留足组数并见证、送验。 6防水材料及其它所有施工用材料均符合《规范》有关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检查、监督送检、检查堆放、保存情况是否妥善。 7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及其应用技术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规定。 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对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时间超过3个月的应复验。 四、重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预控措施(一)土石方和地基基础预控措施:序号质量项目名称预控内容及技术要求质量预控措施质量保证资料1土石方工程A、开挖范围及边线(从中线向两侧量测);B、高程;C、边坡;D、排水和降水系统。 应检查完位放线;经常观测周围环境变化和控制要素。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2土方回填A、回填前应清除基底垃圾、树根等有机质杂物以及积水、淤泥等;B、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控制最优含水率、检测压实系数等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 其主控指标标高、分层压实系数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基坑工程A、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B、开挖前应对降排水措施、支护结构形式、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制定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监测方案,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加强监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会同有关方面处理;挖至设计标高后经验槽合格后,可施工垫层,保护基底。 无论采用放坡或其它其它任何形式的支护工程都必须符合有关设计和规范要求。 4地基处理A、砂和砂石地基主检项目为地基承载力,配合比、压实系数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B、强夯地基主控项目为地基强度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砂石拌合均匀,检查分层、分段搭接部分压实情况,压实遍数、压实系数,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等。 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方法及范围施工结束后进行承载力原位试验或取样试验。 5基础工程 基础平面位置与其轴线关系;外形尺寸、高度及埋深;与柱连接钢筋规格型号、直径大小、数量、位置;混凝土强度;地下管线预留孔洞及预埋;持力层认定。 现场检查和测量,控制配合比,混凝土现场见证取样试验,防止混凝土离析,控制基坑边堆载,孔桩的安全措施。 所有原材料、水泥、钢材应有“三证”,对人工挖孔桩按规范进行动测。 人工挖孔桩及柱基:序号质量项目名称预控内容及技术要求质量预控措施质量保证资料1基槽开挖A、 桩孔位置,孔径、孔深和垂直度满足规范和图纸要求。 B、 清理孔底沉渣、。 C、 地质条件符合设计要求,须地勘人员认可。 D、 对孔桩的垂直度及嵌岩、扩孔尺寸进行检查记录。 对柱基的几何尺寸控制及必须挖至达到 设计要求的土质。 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复查轴线,标高及几何尺寸。 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并实施旁站监理。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检查孔桩定位放线。 材料合格证。 材料试验报告。 质量检测报告。 质量事故及整改记录。 施工记录。 单项隐蔽验收签证。 自检资料。 质量评定记录。 1 对原材料质量与计 量、砼配合比、 塌落度检查资料。 1 对孔桩动测进行跟 踪记录,并仔细阅 读复核动测报告。 2护 壁A、 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B、 护壁钢筋笼绑扎符合规范。 C、 护壁模板宜在24小时后拆除。 D、 现浇砼护壁桩径偏差177。 5毫米。 E、 %。 F、 护壁砼强度,和易性满足要求。 在施工护壁前进行孔桩垂直度复核。 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进行复查。 3钢筋笼制作A、 焊接形式和焊条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B、 搭接长度和焊缝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并取样。 C、 允许偏差在规范以内。 D、 所需垫块符合要求。 1 监督施工单位搞好技术交底。 1 监理单位实施实测实量。 4孔桩填心砼A、 检查配合比是否符合实验室要求。 B、 检查称量是否符合,现场须配备天秤,砂石分开。 C、 注意浇筑时间,利用串筒解决砼离析问题。 D、 砼应连续浇筑避免留施工缝。 E、 浇砼时砼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3米时,应用串筒末端宜高度>2米,砼宜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 要求施工单位挂砼配合比牌。 要求施工单位现场有称量工具,对材料严格称量。 严格控制砼搅拌时间。 浇筑前应对钢筋作好检查。 将基底清扫干净。 (二)钢筋混凝土工程等的质量预控措施: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模板及支撑系统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序号质量项目名称预控内容及技术要求质量预控措施质量保证资料1模板安装A、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承受其施工产生的全部荷载。 B、 现浇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 C、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留洞口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D、 模板各部分相互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E、 砼浇筑前,对模板清洗,接缝不应漏浆,也不得积水。 F、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G、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 用水准仪检查。 用经纬仪进行检查。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对模板尺寸、平整度进行检查。 接缝严密。 预埋件隐蔽记录。 施工记录。 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观察。 2模板拆除A、 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方能拆除。 B、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C、 底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参考有关规范,如须提前拆除必须经过计算,并有可靠措施,经技术主管确认后方可拆除。 不能乱撬乱打模板,人为造成砼棱角脱落。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钢筋工程质量预控措施:(钢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等均应符合设计和GB502042002等规范要求)序号质量项目名称预控内容及技术要求质量预控措施质量保证资料1钢筋加工A、 钢筋的种类、级别以及直径不得擅自代换。 应征得设计同意。 B、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C、 钢筋的调直符合规范要求。 无局部曲折。 D、 钢筋弯钩弯折符合规范要求。 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 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 做好钢筋进场取样试验。 钢筋、焊条及焊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钢筋复检报告,及焊件试验报告。 钢筋自检记录。 施工记录。 隐蔽验收记录 质量检查及评定记录。 有关人员相应上岗证。 2钢筋焊接A、 焊工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 B、 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C、 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错开,并符合规范要求。 D、 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满足规范要求。 E、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将做好的样品送实验室试验,待合格后才能施工。 对焊缝严格控制,符合规范要求。 现场见证抽检。 3钢筋绑扎与安装A、 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 B、 板及墙的网片靠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 C、 各方向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D、 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 E、 箍筋弯钩应交错设置。 F、 接头不在最大弯矩处。 G、 搭接长度,网的长度,宽度等相关尺寸符合规范要求。 H、安装时,配置的钢筋、品种、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网片和骨架应符合设计要求。 J、受力钢筋保护层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检查漏绑及松绑。 严格按图纸及规范施工。 全数检查,观察钢尺检查。 加设垫块。 预埋件隐蔽记录。 施工记录。 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措施:(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序号施工过程名称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预 控 措 施质量保证资料1砼 拌 制A、 保证骨料的清结和级配。 B、 保证砼搅拌的最短时间满足要求。 C、 保证原材料称量的准确性。 保证砼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配料。 强度符合要求。 监控前台的称量、拌制。 检查实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检查混凝土强度数理统计或非数理统计报告。 2混凝土浇筑A、 混凝土浇筑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须设串桶或溜槽。 B、 主要部位尽量连续作业,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C、 施工缝留置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尽量留在剪力较小处,并做好处理。 D、 振捣混凝土时,须注意振动时间、厚度及振动间距,确保混凝土密实。 E、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现场跟班式监理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点随机取样,按规范留足试块。 在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进行旁站监理。 3混凝土养护A、 控制混凝土养护时间,满足有关规定最少要求,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和有关要求。 B、 应在混凝土浇完12h以内加覆盖和浇水养护,其次数以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砖石工程质量预控措施:(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序号施工过程名称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预 控 措 施质量保证资料1砌筑砂浆A、 砂浆应随拌随用。 B、 配合比要求按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 C、 保水性能良好。 D、 拌合E、 均匀。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配料、重量计量。 强度符合要求。 材料的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砂浆试块强度报告及配合比。 施工记录。 事故处理记录。 质量检查及评定记录。 施工操平定点复线记录。 2砌 砖A、 砌筑墙体应横平竖直、水平和竖直灰缝为10mm177。 2,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B、 砌体中的伸缩缝,沉降缝不得夹有砂浆,碎砖等杂物。 C、 砌体中的预理件应作防腐处理。 D、 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E、 转角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如不能进行要求按斜搓处理,留不成斜搓留直搓需加设拉结筋,严禁分开砌筑。 F、 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应用于砖砌筑。 G、 砖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偏差满足规范要 求。 H、 设置施工洞口,其侧面不少于50cm,洞口上设置过梁或起拱。 轻质砌体的门、窗、洞口及楼面的上下用实心砖配砌,功能墙最上部与梁板间应用空心砖滚砌。 其它规范和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架处。 I、 铺梁、板不得平铺。 事先把砖浇水湿润,防止干砖上墙。 随机控制砌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检查有关资料准备工作是否落实。 挡板表面需干净,再弹线。 砌筑完基础或每一楼层后校对砌体的轴线和标高。 门窗制作安装质量预控措施:序号施工过程名称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预 控 措 施质量保证资料1木门安装A、 门框安装校正并规方,钉好斜接条,防止变形。 B、 门固定每边不少于两处,固定点应为实心体。 C、 门扇安装应载口、顺直、刨面平整光滑,开关灵活、稳定、无回弹和倒翘。 D、 门的安装留缝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E、 小五金应齐全,位置适宜。 F、 小五金均用螺栓,不得用钉子。 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安装程序,防止纤维板开胶、防止门缝过大或过小。 门窗及玻璃具有出厂合格证 施工记录。 自检记录。 门窗质量检查及评定记录。 2铝合金、窗安装A、 框与墙体间缝隙填塞前,应检查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及防腐处理。 B、 窗框与墙体间隙填嵌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填嵌必须饱满、密实、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 C、 窗扇的安装应保证关闭严密,间隙均匀,平开门窗扇开关灵活,推拉门窗扇与框的接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D、 窗的附件须按设计要求,品种安装齐全,位置适宜,表面无创伤等。 E、 安装的允许偏差和限值应符合验收评定标准的规范。 监督施工单位的选材及技术交底,预防门窗开启不灵活。 监督施工单位要胶条密实五金要齐全。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预控措施:序号施工过程名称控制内容及技术要求预控措施质量保证资料1抹灰工程A、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风裂除外)等缺B、对混凝土构件或混凝土墙表面要剔凿平整,砌体墙补好脚手架眼后,浇水润湿,抹结合层,打粑冲筋。 C、外墙雨棚、阳台、窗台、压顶等台口线下口应作鹰嘴或滴水线、槽。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配料。 强度符合要求。 材料的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砂浆试块强度报告。 施工记录。 事故处理记录。 质量检查及评定记录。 施工操平定点复线记录。 外墙面砖(板)粘贴性能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室内花岗石放射性检测报告。 2室内、外墙饰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