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人工挖灌注桩抗滑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修改内容摘要:

根据基础施工图,与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放出桩位坐标,按施工图尺寸,画出桩的开挖线,做明显的标记。 井口保护圈的砌筑:以测量组放的开挖线为内边线, 浇 筑240mm厚、高 300mm的井口保护圈。 防止井口周围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同时预埋爬梯挂钩。 支架搭设:搭设钢管扣件脚手架,高度为 3 米,在支架顶部中间设置 14 号工字钢,固定提升滑轮,支架底部一米高处用木板遮挡封闭,支架满挂密目安全网。 土方开挖:桩的开挖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桩 孔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地控制桩开挖的截面尺寸。 土质条件好的每节的高度为 1米,对于回填区和地质条件差的每节开挖高度为 50cm。 吊桶内的土不能高出桶口 5cm,且桶边周围不能高于桶口;孔口一米范围内不能堆放弃土,弃土要及时运走。 护壁模板:为防止桩壁坍方,确保安全施工,成孔后要设置钢筋砼护壁,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 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圆弧形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因涨力而变形。 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 护壁砼浇筑:桩护壁砼每挖完一节以后要立即浇筑砼。 人工浇筑,人工捣实,砼强度为 C30,待砼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方可拆模,确保孔壁的稳定性。 14 (中心 )轴线及标高:每节护壁做好以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射,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 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 保证桩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石方开挖:开挖到岩石层施工时 ,采取小型钻机与人工开凿配合开挖,其方法为水钻开挖,然后采用风镐 凿槽,人工修凿施工达到设计标高。 挖桩达到设计标高时请质监、地勘、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验收基坑槽,合格后及时用 100mm 厚 C30 混凝土封底。 、石渣的运输:采用直径 40cm 制作牢固的皮桶吊运渣土,每次起吊重量不能超过 200kg,出碴时,挖孔人员必须躲避在避险蓬下面,避险蓬搭设采用在护壁上钻孔埋置钢筋,套入钢管,然后在钢管上放置 3mm 厚钢板。 为保证避险蓬的牢固性,再采用钢管加斜撑,避险棚为桩的径的五分之二。 :用φ 16HRB400钢筋制作宽 40cm,每节高 30cm的爬梯,每 5米处用锚钉固定在孔壁上,挖孔人员上下爬爬梯。 在上下的同时应绑安全绳,井上人员应随时与井下人员保持联系,并慢慢收回安全绳。 钢筋笼制作:主筋的连接采用 机械连接 ,按设计要求及实际桩长,孔上进行钢筋的配料,主筋 连 接下料时,保证在 35d 或 500mm范围内搭接头的数量不超过主筋数量的 50%,箍 筋 制作时应确保桩主筋的保护层不小 40mm。 15 14~ 18米,钢筋笼制作 采用 分段 成型 ,将下一节钢筋笼吊放于孔口并高出 1m 左右 ,然后 进行 上一节钢筋笼 的连接 ,使主筋对准后 ,再 进行 箍筋 焊接 ,把整个钢筋笼吊起 ,慢慢放入孔内就位。 :桩身砼 C30 采用商品砼,采用砼导管浇筑。 浇筑砼时要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高度为300mm。 第一步浇筑到扩底部位的顶面,然后浇筑上部砼。 桩顶砼在初凝时抹压平整 ,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纹或环向干缩裂缝 , 其表面浮浆应及时凿除并超灌 20cm。 :当挖孔深大于 10m 时,采用机械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 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 挖孔人员进入孔内前先用上海恩信仪表有限 公司生产的 GB90气体检测仪检测孔内气体,并通风,排除孔内有毒气体,使孔内有充足的氧气,方可下孔。 孔内排水: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 如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吊桶已满足不了排水,先在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土。 检查验收 1) 主筋间距:177。 l0mm。 尺量检查。 2) 主筋 长度:177。 100mm。 尺量检查。 16 3) 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 实际浇筑的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5) 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 规范的规定。 1) 钢筋材质检验: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 箍筋间距:177。 20mm。 尺量检查。 3) 钢筋笼成型直径:177。 l0mm。 尺量检查。 4) 桩主筋间距:177。 l0mm。 尺量检查。 5) 钢筋笼长度:177。 l00mm。 尺量检查。 6) 孔底虚土厚度不应超过规定。 扩底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桩底应落在持力土层上,持力层岩体不应破坏。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人工挖孔桩危险源分析及预防 名称 序 号 危 险 源 辨 识 可能导致的事故 预 防 控 制 措 施 责任人 人 工 挖 孔 桩 1 孔 桩内操作人员被井底下有害气体中毒昏迷甚至死亡而发生的窒息中毒。 窒息中毒 每日开工前检测井下有无危害气体和不安全因素,桩孔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检测井孔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 坚持井下作业排风抽水先行,施工中应不断向孔内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必要时抽、送同时进行。 有专门送风设备,风量不应小于 25L/s,采用风力压管项目负责人: 唐胜全 技术负责人: 石 权 安全主管:代云 安全员: 杜春礼 机电负责人: 曹兆福 17 引至井底进行送风,送风时间要超过 20分钟以上,并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确认无有毒气体后方可下井。 地面还需常备氧气瓶等急救设备,并且配备相应的有一定窒息中毒抢救知识的专业人员在现场按应急救援措施实 施救援和抢救,根据情况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并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相关规定报相关部门。 班组负责人: 李家烈 2 孔桩口防护不到位、上下孔桩未按强制条款设置软扶梯及其他可靠上下孔桩措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地面孔口必须设护栏,高度不低于 米,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孔口机械操作人员不准离开岗位。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佩戴相应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穿好长筒绝缘胶鞋,井口作业人员必须拴好 安全带和系保险钩, 桩孔洞口悬挂软爬梯,并随桩孔深度放长,供人员上下孔桩使用电动吊蓝或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防坠落安全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级上下,作业人员上下井时必须乘坐专用安全吊笼,不得随意攀爬护壁和乘坐吊桶(或土筐)、吊绳等方式上下井,上下孔桩必须有可靠的联络信号。 挖孔桩作业人员下班休息前,必须盖好孔口,采用钢管焊接钢板网将孔口封闭围挡,钢板网必须有一定的冲击力,确保人员不坠入孔桩内。 工作人员上下井必须使用电动葫芦之类的合格机械设备和 钢丝绳,要有自动卡紧保护项目负责人: 唐胜全 技术负责人: 石 权 安全主管:代云 安全员: 杜春礼 机电负责人: 曹兆福 班组负责人: 李家烈 人 工 挖 孔 桩 18 装置,井口支架必须 牢固可靠。 井下设半边井的安全网,井内设可靠的救生软梯,挖孔暂停施工时井口应用盖板盖好。 3 孔口石块或杂物、提升物料溢出物等掉入孔内砸伤正在孔中的施工人员而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 提料桶坠落,提料桶与提升钢丝绳之间提升挂钩不闭合,存在开口脱钩现象、提升钢丝绳的绳卡只装一个,钢丝绳直径偏小或者磨损程度已达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也不更换。 物体打击 孔内运出的土石料应 堆放在离井口以外的地方并及时清理出场,在井口周边 1 米范围内不堆放杂物,保持作业场所整洁,砼护壁不得放置与施工无关的工具和站人。 孔桩口该严格管理,每个孔桩口应设置高于地面 20 厘米的护板,防止地面石头或其他杂物等被踢入桩孔内。 作业井口保证有人配合作业,不得随意变换。 桩孔下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穿好绝缘胶鞋、桩孔口与下部作业人员应有可靠的联络设施。 当井下有工作人员作业时,井上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应密切注意井下作业状况,并做到井下人员轮换作业,地面孔口作业人员需待井下作业人员上来后方可离岗。 利用提料 桶运土时必须保证钢丝绳与提料桶之间三个绳卡正确固定,并采用保险钩,防止提料捅滑脱,严禁使用开口销。 提料桶采用电动绞架提放时,上下对准桩孔中心,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提升设备超载运行,上下班前对提升架及轨道进行检查,工作时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找出原因,认真检修,不准带病作业。 提料桶不能装的太满,防止提升过程逸出物落物砸伤孔底作业人员。 井孔上下设立可靠的联络信号或喊话等方项目负责人: 唐胜全 技术负责人: 石 权 安全主管:代云 安全员: 杜春礼 机电负责人: 曹兆福 班组负责人: 李家烈 19 式经常与井下保持联络,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帮助井下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撤离井底返回地面。 当孔超深时,应在距井底处设置一道半圆形钢筋防护网并牢固固 定。 在吊运物料时,井下人员应紧贴护壁站在半圆形防护网下,以防落物伤人。 半圆形钢筋防护网设置时应随进尺深度下移固定,始终保持在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