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缺氧 — 好氧(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 二、工艺特点 ( 1)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 2)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 ( 3) SVI 一般小于 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 4)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 %以上; ( 5)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挟带溶解氧DO 和硝酸态氧的影 响。 三、 工艺设计 已知条件 ( 1) 设计最大流量 Q=20200m3/d ( 2) 设计进水水质 COD=180mg/L; BOD5(S0)=90mg/L; NH3N=35mg/L; TN0=40mg/L;TP0=4mg/L ( 3) 设计出水水质 COD=40mg/L; BOD5(Se)=20mg/L; NH3N=10mg/L; TN=15mg/L;TP=1mg/L 设计参数 表 1 设计参数 项目 数值 BOD5污泥负荷 [kgBOD5/( kgMLSS d) ] ~ TN负荷 [ kgTN/( kgMLSS d) ] (好氧段 ) TP负荷 [ kgTP/( kgMLSS d) ] (厌氧段 ) 污泥浓度 MLSS( mg/L) 3000~ 4000 污泥龄θ c(d) 15~ 20 水力停留时间 t(h) 8~ 11 各段停留时间比例 A1: A2: O ( 1: 1: 3)~( 1: 1: 4) A2/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 9 污泥回流比 r( %) 50~ 100 混合液回流比 R 内 (%) ≥ 200 溶解氧浓度 DO(mg/L) 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2 COD/TN 〉 8 TP/BOD5 〈 ( 1) 判断是否可采用 A2/O 法 TNC O D (不符合) 4 O D 50 TP (符合) 上述公式是相对全国水质来判断,由于南方水质 COD 相对偏低,所以即使数据不符合,我们仍然考虑采用使用 A2/O 工艺。 ( 2) 有关设计参数及计算 ① BOD5污泥负荷 N=(kgMLSS d) ②取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L/3000mg ③污泥回流比 r=100% ④ 回流污泥浓度 L/6 0 003 0 001 111 mgXr rXr  ⑤ TN 去除率 η TN= % 1540TN TNTN00  ⑥ 混合液回流比 R= % TNTN  ,取 R=200% ⑦ 生化 反应池 总 容积 V 30 600000030 . 1 9020200NXQS mV =  ,取 8000m3 ⑧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hdt 2 0 0 0 08 0 0 0QV  ⑨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 池体 容积 厌氧:缺氧:好氧= 1: 1: 4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ht =缺  , 厌氧 池容 积 3380 006/1 mV =厌  ; A2/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 10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ht =缺  , 缺氧池容积 3380 006/1 mV =缺  ;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ht =好  , 好氧池容积 33 38 00 06/4 mV =好  (3)校核 氮磷负荷 好氧 段 氮的总氮负荷 dk g M L S Sk g T NXV TQ   /0 4 9 3 3 33 0 0 0 402 0 0 0 0N 0 =好 (符合) 厌氧段总磷负荷 dk g M L S Sk g T NXV TPQ   / 4202000 =厌 (符合) (4)剩余污泥量 Δ X=PX+PS PX=YQ( S0Se) kdVXV PS=(TSSTSSe)Χ 50% 取污泥增值系数 Y=,污泥自身氧化率 kd=, f= 将各值代入: PX= 20200Χ ( ) 8000Χ =140kg/d 因 TSS≈ TSSe所以 Δ X=PX=140 kg/d (5)碱度校核 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 %计,则: 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 = 140=( kg/d) 即,进水总氮中有( 1000) /20200=,用于合成,被氧化的 NH4+N=进水总氮 出水总氮量 用于合成的总氮量 ==所需硝化的氨氮量 ==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 ND=( 20200Χ ) /1000=每氧化 1mg/LNH4+N 需消耗碱度 ,每还原 1mg/LNO3N 产生碱度 ,去除 1mgBOD5产生碱度。 剩余碱度 SALK1=进水碱度 硝化消耗碱度 +反硝化产生碱度 +去除 BOD5产生碱度 最后算得的剩余碱度 SALK1值大于 100 mg/L 即符合,但是由于没给进水碱度的参数,所以无法计算剩余碱度,也就无法校核。 (6)反应池主要尺寸 A2/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 11 反应池总容积 3 8000mV  , 设反应池 2组,单组池容 34 0 0 02/8 0 0 02/ mVV 单 有效水深 h=,设池底厚度 50mm ① 好氧池尺寸 单组 好氧池 有效面积 4. 0 2/ mS  =单好单好 好氧池 采用 4廊道式推流式反应池, 每条 廊道宽 mb 5 所以 单组 好氧池总宽 b 总 =20m 单组 好氧 池长度 mbSL 66  总好单 校核: hb (满足 2~1/ hb ) bL (满足 105/ ~bL ) 取超高为 ,则反应池总高 mH ==  好氧池两边设计为弧形。 弧度半径为 5000mm 和 10200mm。 ②厌氧池尺寸 单个厌氧池面积 2/ 33hV  =单厌单厌S 厌氧池 宽 b =20m 厌氧池长 L= ③缺氧池尺寸 单个缺氧池面积 2/ 33hV  =单缺单缺S 缺 氧池宽 b =20m 缺 氧池长 l= ( 7)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⑥ 进水管 单组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 sm / 6 4 0 02/2 0 0 0 02/ 31  )( 取 管道流速 smv / 管道过水断面面积 21 1 6  管径 mAd 6 =  , 取出水管管径 DN500mm A2/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课程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