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吨每天线路板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吸附后之清水在清水池停留后达标排放。 污泥定期自动排入污泥浓缩池,经污泥泵至板框压滤机脱水,滤液回流入综合调节池,干泥定期交 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3)有机废水 含有机物的显影废水和除油废水, CODCr 较高, Cu2+浓度较低。 经排水管流入有机废水贮存池,再用泵抽入有机废水酸化池,加酸调节 pH 值至 2~ 3 左右,混合反应半个至一个钟后,有机 物 则形成絮体 状浮 渣上浮,清渣后将污水流引入综合调节池与综合废水一同处理。 (1)含氰化物废水 根据含氰化物废水的水量及水质浓度,需对其 预 处理。 因含氰化物废水水量较小 ,可 经排水管 直接排 入含氰化物废水 处理池进行预处理 , 在此 用碱性氯化法处理, 药品选用 NaOCl。 处理后废水 排入综合沉淀池。 12 3 工艺 流程设 计 计算 含氰化物废水预处理部分设计计算 设计说明 含氰化物废水预处理部分的构筑物只有一个反应池。 反应池主要是用于去除氰化物,在反应池中投加次氯酸钠,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对氰化物进行氧化,破坏氰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并使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下来。 氧化反应分为二级进行,第一级反应是剧毒的氰化物被氧化成毒性相对低的氰酸盐:即: CN+ClO=CNO+Cl。 第二级反应,氰酸盐被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即: 2CNO+3ClO+H2O=2CO2↑ +N2↑ +3Cl+2OH为保证一二级反应正常进行,废 水 pH 保持在 ~ ,反应时间保持在 [7]。 设计计算 池体总容积 线路板厂含氰化物废水水量为 60 m3/d,即 m3/h,池体总容积可按 下 式计算: 60QTW= ,式中 W 反应池总容积( m3) Q 设计流量 ( m3/h) T 反应时间 ( min) Q 为 ; T 取 90min 故 == W m3,取 m3 池体的各部分尺 寸 有效水深 h=,超高为 h1=,则其有效表面积: === hWA m2 取池长 L=2m,则宽 B=1m,总高度 H=h+h1=。 加药量 根据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 13 CN+ClO=CNO+Cl 2CNO+3ClO+H2O=2CO2↑ +N2↑ +3Cl+2OH 总反应式: CN+4ClO+ CNO+H2O=2CO2↑ +N2↑ +4Cl+2OH 分子量 26 206 已知含氰化物废水中含氰 100~ 200mg/L, 取最高浓度时计 算 则所需的 NaClO 的量为 200 206/26= 反应池的建设 假设 现场地质条件 允许 ,反应池采用地埋式,进水水面标高为 ,池底标高为 m。 经预处理后的废 水用 塑料离心 泵 输 送到综合调节池进行处理。 含 络合 物废水处理部分设计计算 设计说明 含络合物的废水处理部分的主要构筑物包括络合物废水调节池、破络合物反应池、絮凝池以及斜管沉淀池。 沉淀池出水的后续处理工序与综合废水沉淀池出水的处理工序是一样的,为节省占地和工程投资,共用了中间池、砂滤 罐 、活性炭吸附 器 、清水池和污泥浓缩池几个构筑物,这几个构筑物的设计将会在综合废水的处理设计中进行。 设计计算 络合物废水调节池 ( 1)设计说明 废水调节池主要起到调节络合铜废水水质,达到均质均量的要求。 假设现场地质条件允许 ,此设计 采用地埋式 , 池底 设 曝气。 ( 2)污泥 量 假设 络 合废水中的 SS 量为 50mg/L,废水量 W=2100 m3/d, 则进入调节池后每天产生的污泥总量为 Q= 200 103 2100== 105kg/d 污泥含水率设为 98%, 污泥容重 γ为 , 则每天需处理的污泥体积为: V= Q/( 1000γ ) = 14 ( 3)设计计算 ①池体有效容积 每天线路板厂络合铜废水废水量为 2100m3/d ,按 24 小时计算调节池,则平均流量为: === TWQ m3 停留时间按 12 小时计算,则调节池有效容积为: TQV = 有效 ==  m3 ②池体设计尺寸 取有效水深 h1=,则有效面积 A 为: hVA /= 1=1050/= 取池长 ,池宽。 超高 h2=,缓冲高度 h4=, h3=20 = (20m是池底坡度的延伸长度 ) 调节池总高度 H=h1+h2+h3+h4=+++= ( 4) 络合物废水 调节池建设 调节池采用地埋式,池面标高为 ,池底标高为 ,进水水面标高为 ,废水经污水提升泵提升到破络合物反应池。 池底设曝气管定时曝气 ,以防池底污泥沉淀 ,堵塞提升泵。 破络合物反应池 ( 1)设计说明 破络 合物反应池分为一级破络合物反应池和二级破络合物反应池。 一级破络合物反应池的设计是先投加亚铁进行破络和混凝反应,再投加石灰,达到沉淀大部分铜离子的作用,以便后续处理。 二级破络合物反应池是投加硫化钠对络合物进行深度处理。 ( 2)设计计算 总容积可按右式计算: 60/QTW= 式中 W 反应池总容积( m3) Q 设计流量 ( m3/h) T 反应时间 ( min) ① 一级破络合物反应池设计计算 池体容积 : 15 Q 为 ; T 取 30min。 故 60/QTW= = = m3 ,取 m3 反应池 设计尺寸 : 反应池两个,每个池体分两格,共四格。 有效水深 h=,超高为 h1=,则反应池总有效表面积: === hWA m2 设计水体在每个池中停留时间各为 15min,则每个池体的容积为 每格的容积为 取池长为 , 则宽为 3m,沿长度方向将池分成两格,每格宽 ,在第一格中投加硫酸亚铁, 用以破含铜络合物及混凝 ,设机械搅拌;第二格用于反应缓冲,使药物与水体充分混合反应。 第三格投加石灰浆液,设机械搅拌;第四格用于反应缓冲。 ② 二级破络合物反应池设计计算 池体容积 W: Q 为 ; T 取 15min。 故 60/QTW= = = m3 ,取 m3 反应池 设计 尺寸: 反 应 池 一 个, 有 效水 深 h= ,超 高 为 , 则 其总 有 效 表面 积:=== hWA m2 取池宽为 ,池长为。 设机械搅拌。 (3)加药量 ①一级破络合物反应池:因络合废水中成分比较复杂,不宜按化学反应式来计算加药量,可按经验推算。 此设计每吨水加 千克亚铁即可,实际操作可根据废水水质浓度而浮动。 其中加石灰可用 pH 计控制,加石灰量使 pH值控制在 8~ 9。 ②二级破络合物反应池: 根据钠与铜的置换公式, Na2S + Cu2+ —— → 2Na+ + CuS↓ 分子量 78 64 96 16 由于络合物废水经一级破络合反应池处理后,铜离子已去除一部分,假设进入二级破络合物反应池的铜离子为 5mg/L, 则所需的硫化钠的量为: 5 78/64= mg/L 生成的 CuS 沉淀的量为: 5 96/64= ( 4) 破络合物反应池的建设 一级 破络合物反应池池底标高为 m,进水标高为 ,水面标高为。 二级破络合物反应池池底标高为 m,进水标高为 ,水面标高为。 絮凝反应池 (1)池体有效容积: 设计停留 时间为 10min,有效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60/QTW= 式中 W 反应池有效容积( m3) Q 设计流量 ( m3/h) T 反应时间 ( min) 池体共两个,每个有效容积 W= 10/60= m3,取 m3, (2)池体设计尺寸 : 有效水深 h= ,超高 h1=,长 L=,宽 B=。 (3)加药量: 絮凝剂使用 PAM,可配制 %的溶液,加药量可根据沉淀效果来确定,一般一吨水可加一升 , 池底设曝气管 斜管沉淀池 (1)设计说明 斜管沉淀池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可去除部分 BOD5 的构筑物,这里用于去除络合物废水中的悬浮物。 斜管沉淀池具有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本设计采用升流式逆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长为 ,斜管倾角为 60176。 ,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 ( 2) 沉淀池水表面积 0 nqQA = 17 式中 A —— 水表面积; n —— 池数,个。 本设计初沉池取 1 个,二沉池取 1个; q0 —— 表面负荷,取 ( m2 h); Qmax—— 最大设计流量, m3/h,本设计取 m3/h; —— 斜管面积利用系数。 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水表面积都为 A, A= 1 = ( 3)沉淀池边长 取长 L=,宽 B= ( 4)配水流速 为了保证出水质量 ,配水流速 v 一般为 ~ [8]。 本设计选 v=,则配水的面积 mvQW === ,采用穿孔墙的配水方 式。 ( 4)池内停留时间 032 60 qhhT  〕+〔=  式中 T —— 池内停留时间, min; 2h —— 斜管区上部的清水层高度, m,一般用 ~ ,本设计取 ; 3h —— 斜管的自身垂直高度, m, h3= 1m sin60176。 =。 代入求得: T=( + ) 60/= 〈 30min ( 5)污泥部分 所需容积 ①初沉池污泥部分 在絮凝池出水取 1000ml 静置 10min 后沉淀物占 15~ 20ml,因此根据进水的铜离子浓度,可推算进水悬浮物浓度为 400mg/L,由于经斜管沉淀后的出水悬浮物浓度很低,浓度可记为 0mg/L,污泥含水率为 98%,污泥容重γ为 , Q= ,排泥间隔时间 T 取 10h,则     3321%981mTCCQV ②二沉池污泥部分 进水悬浮物浓度为 200mg/L,出水悬浮物浓度很低可记为 0mg/L, 污泥含水率为98%,污泥容重γ为 , Q= ,排泥间隔时间 T取 20h,则 18     3321%981mTCCQV ( 6) 污泥斗容积 设 a1= ,α= 60176。 , a= , 如图 : 图 污泥斗 则 h5=( a- a1) tg60176。 /2=( - ) tg60176。 /2=   2151 LaahV   = ( + ) = > m3 污泥斗 V2= V1=> 污泥斗设一条穿孔 排泥管,采用静水压重力排泥方式,排泥管选用管径 DN=315mm的 UPVC 管。 ( 7)沉淀池的总高度 设超高 h1= ,斜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 h4= 54321 hhhhhH  = + + + + = ,取。 19 ( 8)斜管沉淀池的建设 初 沉池池面标高 ,池底标高 ,进水水面标高为 m,出水水面标高为。 二沉池池面标高 ,池底标高 ,进水标高 ,出水水面标高。 配水方式采用穿孔墙 ,集水采用淹没孔集水槽。 有机 废水 预 处理部分设计计算 设计说明 本部分包括有机废水贮池、有机废水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有机废水预处理后调回综合调节池与综合废水混合处理。 设计计算 有机废水贮池 ( 1)设计说明 有机废水贮池和调节池类似,主要起到调节水量,均和水质的作用。 待贮水池中水量达到一定水位时,就用污水泵把有机废水送到有机废水酸化池处理。 假设现场地质条件允许 ,采用地埋式建设 ,池底设曝气管。 ( 2)设计计算 每天线路板厂有机废水废水量为 1140m3/d ,按 24 小时计算调节池,则平 均流量为:  TWQ m3/h 停留时间按 12 小时计算,则调节池有效容积为: TQV  有效  m3 取有效水深 h1=,则有效面积 A 为: hVA / 1  m2 取池长 ,池宽。 超高 h2=,调节池总深度 H=h1+h2=4+= ( 3)贮池建设 贮池采用地埋式 ,池面标高为 ,池底标高为 ,进水水面标高为 ,出水水面标高为。 20 酸化池 ( 1)设计说明 在酸化池中投加硫酸调节 pH值至 ,使大量有机物析出形成絮状体上浮,再通过人工捞渣 进行水渣分离 ,余液排入综合调节池。 加酸采用 pH 自控装置。 ( 2)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