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范]输血科制度汇总内容摘要:
时,进行白细胞滤除,滤除率可达 %,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或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 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调配供血。 三、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 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完整、准确,输血科不接受缺乏必要资料或内容不准确的申请单。 ①护士抽血时,一定要核准病人身份,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等,立即贴好标签,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 ②血样送达输血科时,由送检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③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一致,检查血袋包装,标签填写内容;有效期及血液外 观如颜色、凝块、颗粒、气泡、溶血等,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 ④《规范》二十四条规定。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用治疗盘端回。 ⑤《规范》二十五条规定:“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结果以及血液外观,共同签字发出”。 四、保证血液质量。 1.储血条件、温度符合要求。 2.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处理,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 临床输 血的监护制度 临床输血的监护: ( l)严格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 2)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医护人员应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床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 3)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输血中监护: ( 1) 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 2) 严格控制一般输血的速度:输血的前 15 分钟应缓输(每分钟为 2毫升,约 30 滴); 15 分钟后若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输注速度。 ( 3)输血的全过程应随时观察受血者情况,尤其是输血开始的 15 分钟内,医护人员应留在受血者床边严密观察,以便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能及时发现。 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述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 4)若发现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及输血科迅速采取措施,缓输或停输血液及做出治疗处理。 输血后的监护: ( 1)输血科对受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等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十年以备查。 ( 2)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输血科提交“输血反应卡”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由输血科调查。 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则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输血科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以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特制定本科室质量控制制度。 进行室内质控( IQC),参加室间质评 (EQA),作为科室常规化、制 度化的质量保证体制。 质量控制包括检验方法、器材、仪器、试剂、质控品、标准品、操作手册、确认和建立方法、室内质控纠正措施、质控记录及对各专业质量的特点要求等; 记录质控全过程,包括质控物、操作过程、质控结果、上报结果、回报结果、与靶值差异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等; 阶段时期召开质控小组会议,总结 EQA 成绩、实验差距或不足、改进措施等; 参加地区和全国 EQA 总结会议。 学习质控有关文献、掌握质控学术动态(质控项目、质控规则等)。 科室每月上报质控图及有关质控记录,科室统一汇总并进行 总结分析。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配血标本送到输血科后,要有专人接受标本,并检查血量、标本联号、姓名、血型、病房、床号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 初检和复检标本送到实验室后,要有专人接受手续,并要检查留样试管、标签、编号、血型是否齐全,检查合格后双方签字,做好登记,注意标本份数、来源和日期等; 查血标本留样足量,并观察是否有溶血、乳糜血,如有次现象应重新留取标本并做好记录; 受血者、供血者配血标本和全血复检标本,实验后要放冰箱 46C保留一定时间(一般为两周),以便 病人用血后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 血清标本应放在 20C以下温度保存半年以上,以备患者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的追查; 实验室废弃的血标本,必须在焚烧炉焚烧,以免污染环境; 阳性结果注意保密,阳性标本应严格管理,消毒后处理,所用实验器材,用后焚烧或消毒。 输血科标本接受制度 初检和复检标本送到实验室后,要有转入交接和登记手续; 检查留样试管、标签、标号、姓名、血型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应拒收。 检查合格,双方签字,做好登记,注明标本份数、来源、日期等; 查血标本 留样是否有 34ml,并观察是否溶血、乳糜血,如有此现象应在留标本并做好记录; 将血标本试管放 37C 水浴 10 分钟,以利血清的析出; 孵育后的标本,经离心后以次分发进行各项检测 输血管理委员会信息反馈制度 每半年召开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必要时邀请相关临床科主任参加会议。 组织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听取临床科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和输血科主任反馈,全院临床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率、输血前检查、输血指针的掌握、审批制度、 Rh 阴性比例、输血反 应等情况)。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临床科室及输血科反馈的信息由主任委员提出整改措施及方案。 输血科查对制度 一、 收检验单时,要查填写是否规范,查临床诊断、输血目的、输血史和妊娠史、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病案号、输血前检查、申请医师及科主任意见的填写是否清楚,查交费手续。 二、 血标本必须核对输血申请单上提供的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与实际病人是否一致。 如果二者不一致,必须重新抽取标本、不允许修改错误标签或错误申 请单。 三、 检查标本的数量与质量。 受血者全血样本 2ml(每增加一借助全血或红细胞的输注,配血样本须增加 1ml),稀释和溶血的标本不能使用。 四、 入库的查对制度: :血站送血人员必须用放置了冰袋的专用储血箱运输血液(血小板除外) :(凡血袋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入库) ①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② 血袋有破损、漏血; ③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④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⑤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⑥ 未摇动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 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⑦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3. 标签的查对:包括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等。 五、 受血者血样的查对制度 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申请单上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 /门急诊、血型、输血史、孕产史、诊断及医生、科室主任的签字。 (如备全血超过 2020ml 需医务科签字备案,急诊用血除外)。 受血者标本上标明病人的姓名、住 院号、病室、床号、采血日期。 受血者标本上标明的资料不能涂改,否则应退回重抽。 急诊和手术室用血可以暂时没有科主任和医务科的签名,第二天补签。 六、交叉配血时的查对制度 受血者配血的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配血者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 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 Rh( 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可除外。[制度规范]输血科制度汇总
相关推荐
( DBJ08- 64- 97) 11)《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4- 92) 12)《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2) 1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 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1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课后应对主讲人所讲的内容畅所欲言,重点对教材与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教风、多媒体课件质量、教案书写、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意 见与建议。 主讲人应根据其他同志提出的意见及时修改,争取好的讲课效果。 集体备课记录规范 集体备课记录格式与内容中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备课时间、地点、备课科目、主持人、参加人员、主备课教师、备课内容(章节)、学时。 主备课教师陈述内容: (
定应由接诊医院写治疗小结,退回我院交病案室存档。 转入疗养院的病员只要病历简要。 四、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室同意,转科前需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 处登记,按联系时间转科。 转出科应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及时进行检查治疗。 疫情报告制度 一、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预防保健科、临床科室管辖区、工厂、学校卫生室均设疫情报告员
标准 ........................................................................................................ 40 四、 报销办法 ................................................................................
资金下拨 专用存折发放 监督电话: 8819003 各 村 组 财 政 局 农 业 科 镇 财 政 所 种 植 水 稻 小 麦 的 农 户 镇 财 政 所 各 村 及 有 关 单 位 种 植 水 稻 小 麦 的 农 户 农业安全生产检查流程图 监督电话: 8819003 农 业 安 全 生 产 检 查 农业机械安全检查 农药使用安全检查 用电安全检查 操作程序是否规范 不许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患者或委托代理人注明“我已认真倾听和阅读并了解以上全部内容,我做以下声明”字样 ) 我 _______(填同意)接受该治疗方案并愿意承担治疗风险。 并授权医师: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为保障本人的生命安全,医师有权按照医学常规予以紧 急处置,更改并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实施必要的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