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示范校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强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校依托各专业优势,开展创业创新人才培训,以及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等。 在培训形式上,针对社会人员、农民工的特殊性 ,采用教师主动下乡培训、小班化教学和集中授课相结合的灵活教学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学校年均培训人数达 3520 人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按“工学结合”的要求 ,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使 学生实训课程占总课时的 50%,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实践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教学法、实践性教学、生本教育,努力做到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鉴定标准相沟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 在课程建设中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 ,课程标准要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在教学科研方面,重新制订了中餐烹饪、物流服务与管理、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旅游服务、计算机应用、焊接技术与应用、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12 学前教育、电子电工等八个专业的教学课程计划,确定以“进门学做人,出门成能人”为核心的品德塑造和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艺双馨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做到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课程标准与职业鉴定标准相沟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 在 课程调整方面,计算机应用、中餐烹饪、物流服务与管理、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实施模块式教学法,学前教育、导游服务专业实践性教学得到提高,生本教育启动。 学校实施推行 了 “七彩虹”德育模式,即:①道德养成虹,②兴趣发展虹,③特长展示虹,④自信合作虹,⑤强健体魄虹,⑥职业素质养成虹,⑦心理健康虹。 成效显著。 在“七彩虹”的基本结构设计和操作模式上,我们分为贯通式、连通式和互通式。 贯通式是指由德育处、团委、专业组织开展的校内教育活动;有些教育内容需要家长的参与,与家庭教育结合,由此使学校和家庭教育 的目标归一,使家庭教育与学校达成一致,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易行,因此学校与家庭共同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连通式。 目前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学校家长会、校园网等形式。 我们把与企业结合开展的教育称之为互通式。 目前我校与企业结合的形式主要有校企合作,企业标准进校园,师生进企业实践等形式。 在“七彩虹”配套措施上,我们实施了“德育学分制”的道路规则,即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划分为八个大的方面,从思想品德(包括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明礼诚信)文明习惯(包括文明礼貌,待人接物,仪容仪表,行路礼让)、组织纪律(包括出勤 ,纪律)、学习态度、身心健康、卫生习惯、住校管理、走读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量化积分。 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换算为学分,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成绩化,把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德育学分制的评价机制之中,德育学分不达标的学生不能参加实习和就业。 实施德育学分目的就是把隐性的道德行为尽可能显性化、具体化、可量化,通过积分激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校现有 教职员工 251 人,生师比为 20:1,其中专任教师230人,研究生学历 11人,本 科学历 163人,取得高级职称的有52人,中级职称 96人,初级职称 42人。 双师型教师 115人,兼职教师 40 人。 现 在校学生 5234 人。 学校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而长远的工程来抓,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13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规划及措施,并严格、认真地实施。 按二、三产业划分开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竞赛活动,加大各专业部品牌建设力度,继续提升师资培训质量,引进和实验文化基础课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 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建 设规划,通过引进、培训、招聘等多种方式,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加紧实施专业教师培训计划,四年来学校共派 160 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提倡教师不断提高学历水平,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增强业务能力。 组织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学习,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开放实训教学体系等途径,建设了一支懂职教、会管理、重改革、善创新的干部队伍和一支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开拓创新、勤奋扎实的教师队伍。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14 第二部分 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 1985年建校 二 十 七 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 在基础能力、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规模效益等 方面都有 了快速发展和提高 , 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但面对青海经济建设高速发展 的形式 ,特别是面对省内特色优势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实际要求相比,学校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改革和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观相对落后,办学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水平还待提高,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要求和行业企业新技术的不断提升要求尚存在差距。 2. 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工学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人才培养过程中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工学结合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需要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3. 现有的 专业 课程 设置 和教学模式 与社会 发展 的需求不相适应。 急需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参与学校人才培训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4.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 要求 差距还较 大,“双师型”教师数量欠缺,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少,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5.在管理创新、制度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需要根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目标在这些方面做出新努力进行新尝试。 二 、指导思想和办学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 家和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依托青海省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的区域优势,深化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优化与整合学校的优质资源,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大力推进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和教育机制创新,优化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15 提升学校办学的质量与品位,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技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 深度对接,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把学校办成在青藏高原农牧区有一定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撑和人才贡献。 三 、基本思路 学校围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20年)》 和《青海省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2020)》中提出的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物流业、餐饮业、民族服饰业、旅游业等产业,重点打造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 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三大专业,突出数字校园特色项目建设,以内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 1.围绕教学能力的要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根据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得到训练,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结合层次。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生产性的要求进行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专业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和途径,各专业的实训室都要积极引进企业资源,并与 企业共建、共管,提高实训基地 的利用率。 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条件下改革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融“学习性”于“生产性”之中,探索“学习型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校内教学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各专业要紧紧依托学校的区域优势和长期于国内大中型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优势,逐步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这些基地也将成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锻炼和提高的场所。 实训基地的建设要 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有机结合,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有机结合。 2. 探 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以培养社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地方职教集团,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加强 订单培养、共建基地、前校后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16 厂、产学研结合 的 校企合作模式 建设,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和工作实践等功能的整合,经过二年的建设,创新和完善“三岗三能”、“五合一、三得利”、“订单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工与学的有机集合,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3. 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用人需求,构建“厚基础、活模块、强实践”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质量;按照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挖掘教学资源,开发 精品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位,探索建立教师与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课内与课外评价、知识与能力评价、学校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五结合”评价体系。 ,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以建立健全教师培养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以专业教科研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纽带,通过学校培养、校本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出国进修培训和专业进修等平台,严格实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实施评聘分开制度,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共建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兼职教师储备基地等,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培养,推动“双师型”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和企业实践并重,任职资格与职务评聘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5.着力 推进 重点专业和特色项目建设,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学校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青海省在“十二五”期间 大力发展物流、餐饮、旅游等面向社会的服务业, 重点建设 中餐烹饪、 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 三个专业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项目, 使之成为内涵丰富、高品位的学校精品专业和品牌项目。 并以此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增强办学活力,增加学校吸引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带动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方案 17 学校其他专业和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把学校建成本地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人。[其它]示范校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分值: 1. 22. ()疗法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 (A) 行为疗法 (B) 支持性心理治疗 (C) 生物反馈疗法 (D) 家庭治疗 [分值: 1. 23. 关于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 具有两极性 (C) 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 (D) 以上都正确 [分值:
作完成可供学生欣赏的作品,学生以前学习中创作的作品。 教学步骤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在学习前面课程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主动探究、创作作品、展示作品、进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精美图画,揭示课题。 【设计思路:
)(2 xy 是齐次方程0)()( yxqyxpy 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则该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2211 xycxycx 若齐次 方程组 Ax=0 的基础解系有(nr)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则齐次方程 组 的 通 解 为rnrn ykykykx 2211 非 齐 次 方 程)()()( xfyxqyxpy 的通解为)()()(
健康 答案: A,B,C,D 4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主要有( ) A、统计标准 B、临床症状的标准 C、内心体验的标准 D、解决问题能力的标准 答案: A,B,C,D 4与接近外界事物的愿望有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 )。 A、惊奇 B、兴趣 C、害羞 D、厌恶 答案: A, B, D 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 A、外貌 B、能力 C、性格因素 D、相似互补 答案: A,B,C,D 4(
A.结构病案B.问题定向病案C.资料来源的定向病案D.一体化病案E.门诊病案2病案建立的第一步流程是A.收集患者基本的、准确的身份证明资料B.为患者分配一个病案号码C.入院处填写基本信息D.发放标有患者信息的就诊卡(IC卡)E.医院的挂号处交费2影响病案字迹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是A.灰尘B.光C.火D.虫E.微生物2适用于门诊治疗中心、社区医疗单位及街道保健部门的健康咨询
的面筋样品不需检验的项目是A.志贺菌B.沙门菌C.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细菌总数2干燥灭菌一般为160℃持续A.1.O小时B.1.2小时C.1.5小时D.2小时E.以上都可以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时,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A.α溶血B.β溶血C.γ溶血D.δ溶血E.ε溶血2食物中毒一般表现为肠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