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内容摘要:

内设有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以及蚕种改良实验室,为仲恺农工学校办好蚕桑、推广良种服务。 蚕种库部分对外开放,为广大养蚕农户提供蚕种寄存服务。 学校还聘请朝鲜籍蚕种专家,后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桂应祥为高级技师,研究蚕种改良,从 大量的外来蚕种与本地蚕种的杂交后代中,筛选最佳的组合,育成茧厚优质、抗逆性强的 “仲恺蚕种 ”系列良种,在南海、顺德等蚕区广泛推广,深受蚕农欢迎,成为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广东养蚕业的当家种,为振兴我国当时的主要经济支柱蚕丝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廖仲恺牺牲时所穿的血衣也曾存放在乐干楼内,可惜后于抗战迁校时遗失。 1938 年 10 月 21 日,广州沦陷于日军之手。 仲恺农工学校迁址南海西樵山,校园沦为日军军营。 乐干楼亦遭蹂躏,其中设施被日军大肆拆改。 抗战胜利后,乐干楼又曾暂充战俘营。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拨款予以修葺,用作教师宿 舍之用。 1968—1973年,仲恺农业学校停止招生 6年。 乐干楼为多个校外单位所占用。 直至 1980 年前后才完全撤离。 此时乐干楼已成危楼,封存搁置。 近几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始对乐干楼进行全面修缮,已经基本完工。 经过修缮之后的乐干楼将会更好地彰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仲恺精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展览馆位于海珠校区北部,英东实验大楼北侧,教工宿舍近旁。 馆址为何香凝先生当年任仲恺农工学校校长时的旧居,今辟为艺术展览馆。 展览馆不定期举办一些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展览,主要是学生作品展览。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_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 何香凝像学校前身为近代民主革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先生于 1927 年为纪念廖仲恺先生而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 “广东省仲恺农业学校 ”,为全国重点中专,培养了数万名从基层农业技术干部到国家省部级领导、工程院院士等优秀人才。 1984 年升格本科,定名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校名由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题写。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学校的发展。 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周铁农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 1987 年,学校成立了升格后首届董事会,王震将军任名誉董事长,时任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董事长; 1997 年时任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任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由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海外港澳知名人士担任; 2020 年更名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_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科研机构 热带亚热带园林花卉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花卉研究中心 绿色化工研究所 生物技术研究所 植物病理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及 保鲜研究所 人工环境与控制研究所 绿色工程研究院 产业经济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仲恺文化研究所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_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院系设置 学校图书馆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何香凝先生的办学宗旨,弘扬仲恺精神,突出农、工优势,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了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设有农业与园林学院、轻工食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化学与化工 系、计算科学系、人文社科系、外语系、艺术设计系等十四个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等两个教学部,热带亚热带园林花卉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基础化学与生物化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亚洲最大的雅思考试中心。 专业设置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学院有生物化工、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植物病理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四个硕士点, 40 个本科专业,学科覆盖农、工、理、经、管、文 6大门类,其中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物化工专业获选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植物病理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作物遗传育种、 制冷及低温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获选为校级重点学科。 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万人。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_仲恺农业工程 学院 办学条件 科学楼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科研设施较齐全。 海珠校区现有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科学楼、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和体育场等,固定资产总值 ;图书馆藏书。 白云校区一期工程教学用房约 ,学生公寓约 万平方米,学生食堂 万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万平方米。 培训中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培训中心位于教学楼三楼东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的 IELTS 和 TOEFLIBT 考点。 其中雅思考点创办于 1997 年,是全国最早获得批准的雅思考点之一,其规模曾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一,规模仍居全国第三。 几乎每周都有来自全国各地以至东南亚各国的考生们来到这里,完成他们的人生跨越。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_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主要设施 海珠校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海珠校区原本为完整的一整块,后为仲恺路所分隔为南北两区。 北区包含办公区、科研区、教学区、教工住宅区、学生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 南区主要为学生宿舍区和学生生活区。 物业管理中心 位于南区 D栋北侧。 仲园食堂 仲恺农业工程 学院校内有 2个食堂。 第一食堂位于北区西北部,乐干楼南侧,有上下两层,二层包含煦苑餐厅。 第二食堂位于南区 D栋一、二层。 2个食堂均有白饭、各式菜肴、汤粉、面等各式饭菜出售,并提供夜宵直至 22: 00 之后。 一般认为第二食堂饭菜无论是饭菜种类多少还是质量均优于第一食堂。 自动售货机 位于教学楼底,有各种冷冻饮料与小食品出售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移动公司营业点 共 2个,分别位于北区第一食堂对面和南区 D栋北侧。 凉茶店 共 2个,分别位于北区第一食堂东侧门外和南区 D栋北侧。 文体设施 仲恺校内有露天 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球场 商店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内主要商店有 2个。 分别是位于北区第一食堂对面的学生生活服务中心与南区 D栋北侧的昌生超市。 学生舞厅 位于北区 30 栋 1层 顺便提一句:虽然仲恺没有音乐院系,但是还是有两台钢琴供音乐爱好者们练习的。 一台较旧的在学生舞厅,另一台较为崭新,性能优良的珠江钢琴在教学楼 B301。 白云校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规划图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以东的广州第二大学城 ——钟落潭高校园区。 校园处于群山环抱之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校区总占地面积 1826136 平方米 [2]。 全部工程将分三期建设,先期建设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约 ,其中教学用房约 ,学生公寓约 万平方米,学生食堂 ,文化活动中心。 经过长达数年的征地与近一年的建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一期工程学生宿舍与食堂已经于 2020 年暑期竣工,教学楼于 2020 年秋季竣工。 拥有八十多年悠久历史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 2020 年秋季开始,理科大一新生将在白云校 区住 2年,大三回海珠校区;文科大一新生将在白云校区住3年,大四返回海珠校区。 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_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生组织 学生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和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学生组织,是团委及行政机关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英东实验大楼。 在学院领导和团委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学生会秉承着 “团结、务实、进取,服务仲恺人 ”的宗旨,坚持培养同学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发扬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学院的各项工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会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为团体会员。 本会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会员。 会员行使民主权力的机构是全校学生代表大会、各系学生代表大会和全班学生会议。 校学生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和学校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学校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合格人才,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学生的具体利益。 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方针,广泛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成 才服务,增进同学的团结,加强同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联系与交往,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广阔知识视野的目的。 校学生会主席、副主席负责日常工作,并负责指导和监督直属部门的工作。 学生会设主席 1名,副主席 5名。 校学生会下设十四个常规部门及3个委员会,它们是:办公室、宣传部、文娱部、生活部、自律部、勤工部、学术部、网络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