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计算机]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内容摘要:
系统宜采用 Windows 系列或Linux。 性能要求 综合应用服务器和空间信息服务器应满足系统 TPMC 值要求达到 35 万以上。 数据库等其它服务器应满足系统 TPMC 值要求达到 60 万以上。 SAN 光纤交换机应采用 4G 带宽的交换机 ; 磁盘阵列应满足性能能达到150,OOOI0PS 以上 ,存储容量应达到 40TB,扩展容量应达到 80TB 以上。 磁带库 应支持多主机连接 ,支持多平台连接 ,支持 LTO2,应支持多种存储网络 ,提供多种接口 ,支持混合连接环境。 接口要求 服务器连接网络应采用 1000M 光纤接口连接到核心交换机 ; SAN 架构存储区域中 ,光纤交换机的带宽应为 4G,且冗余配置。 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应有内网视频会议系统和外网视频会议系统。 内网视频会议系统依托内网进行建设 ,满足国务院应急平台、部门应急平台和省级应急平台的应急指挥工作的需要。 外网视频会议系统依托外网、互联网、卫星宽带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建设 ,满足移动应急平台以及无法接入 内网的应急平台进行视频会议的需要。 18 功能要求 : 能够同时召开多个分组会议 ; 会议中具有多路混音功能 ; 会议中能够接入计算机信号 ; 会议具有混速、混协议功能。 会议具有分屏显示功能 :设备可以通过级联方式实现扩容。 性能要求 新建议全国的视频会议系统规划在同一个独立的 IP 地址段内 ,支持跨不同网段的 IP 视频会议 ; 视频会议系统应至少达到一般级性能要求 :带宽 768kbit/s(支持 ,25 帧以上 ), 网络时延 ≤ l00ms,抖动 ≤ 30ms,丢包率小于 1%; 内、外网视频会议系统统一采用 V4 协议 ; 视频编码支持 : 、 、 ; 音频编码支持 、 ; PAL 制下 ,在速率不小于 384K 时视频不小于 25 帧 /秒。 视频格式固定场所 :4CIF; 视频格式移动场所 :QCIF、 CIF。 选用分体式结构终端 ,外围设备安装在会场之内 ,编解码器安装在设备控制间。 接口要求 视频会议终端能够与发言系统集成 ,具有独立回声抑制接口 ; 视频会议终端具有多路视频输入接口 ,连接辅助镜头 ; 视频会议终端支持双显示器显示 ,会议期间能够同时显示本地画面和远端画面 ; 视频 输入 /输出接口 :RCA 复合信号和 SVIDEO、 VGA 信号 (采集信号可达 19 1024*768 像素 ); 输入 /输出阻抗 :75Ω。 数据接口 :RS232C 或 RJ45。 传输接口 :LAN 10/l00/1000BASET,1 RJ45。 引用标准 GB/T 158391995 《 64~1920kbit/s 会议电视系统进网技术要求》 YD503297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ITUT 《关于 P 64kbit/s 视昕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 ITUT 《关于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ITUT 《关于高压缩比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 ITUT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 ITUT 《 7kHz 的 64kbit/s 音频编码》 ITUT 《 基于不保证 QoS 的分组网络中多媒体业务的框架协议 (V4) 》 ITUT 《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呼叫信令与媒体流传输协议 (V4)》 ITUT 《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V10)》 图像接入系统 图像接入系统依托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的现有图像监控系统。 图像接入以数字方式为主。 功能要求 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调阅 ,支持点播图像抓帧。 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文件并回放。 20 图像信息来源应包括本地固定视频监控图像、移动平台现场图像、下级平台上传的图像、有线及卫星电视信号、指挥场所内图像。 应能实现图像信息的存贮。 可存贮重要事件图像信息、用户远程下载和回放的录像文件。 对 重要的视频信号保存至少 6 个月 ,满足存档和回放的要求。 建立索引 ,形成图像信息数据仓库。 授权用户可索引并提取回放相关重要历史图像信息。 终端用户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 ,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时 ,需要获得有效授权。 语音编码格式支持 、 、 标准协议。 性能要求 系统时延 图像的一次编解码系统延时 (编码设备和解码设备之间直接连接 )小于 300 毫秒。 数字图像传输图像数据的延时小于 50 毫秒。 移动监控图像摄入 大 型移动应急平台现场采集的实时图像信号通过卫星、微波等方式接入到应急平台 ,编解码采用 协议 ,带宽不低于 768kbps。 中型移动应急平台现场采集的实时图像信号通过卫星、微波等方式接入到应急平台 ,编解码采用 协议 ,带宽不低于 384kbps: 小型移动应急平台现场采集的实时图像信号可通过 GPRS、 CDMA 公网方式接入到应急平台 ,编解码采用 协议。 接口要求 21 物理接口 视频接口 :复合视频 75 欧姆 BNC,lVpp PAL 复合 /75Ω 音频接口 :线性输入 /输出 传输接口 :以太网接口 网络通讯协议 通讯协议 :TCP/IP,UDP 组播协议 :IGMP 图像编码 图像接入编解码采用 引用标准 GB/T 《具有 伴音的编码 第 3 部分 :音频》 GB/T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第 1 部分 :系统》 GB/T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第 2 部分 :视频》 GB/T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 2 部分 : 视频》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20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3672020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综合应用系统 基本要求 技术路线要求 22 综合应用系统应采用基于 J2EE 的技术架构。 其中批量数据更新维护、配置管理、处理大数据量分析等系统采用客户机 /服务期技术构 建 ,其他采用浏览器 /服务器技术进行构建。 系统的应用以应急流程为主线 ,并强调综合应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应用 ,采取 统一的接口标准 (相关标准另行发布 ),采用国务院己有的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遵循 SQL99 标准 ,支持 TB 级数据的管理 ,同时支持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和管理。 性能要求 综合应用系统在线用户数不少于 400,并发用户数不少于 50,同时访问 GIS 用户数不少于 20。 确保 7x24 小时持续运行。 应急平台服务器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误差不超过3 秒。 数据交换与共 享 各级应急平台应遵循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交换数据统一封装、统一表示 ,实现系统之间、不同网络之间、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结构化的交换数据采用 XML 格式 ,编码采用 GBK。 空间数据交换应采用 GML格式 ,遵守 OGC 规范与标准 ,主要采用 WMS、 WFS、 CSW。 数据传输应采用 HTTP、 FTP 协议 ,大于 1OM 的文件传输宜采用 FTP 协议 ,数据压缩应采用 zip 格式。 综合业务管理 业务描述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各级应急平台的日常值班业务和应急业务管理 ,满足应 23 急平台同时处置多起突发公共事 件的需要。 功能要求 主要包括日常业务管理和系统监控与运行管理。 (l)值班业务 管理包括值班管理、电话号码管理、文电公文管理、电话录音管理等。 (2)信息接报包括信息接收、汇总审核、接收续报、响应指示、协调调度、灾后汇总等。 (3)事件管理包括应急事件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实现查询、汇总统计等功能。 (4)预案管理包括对各级各类预案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实现调用、预览、查询等功能。 (5)报表管理包括生成和管理各类报表。 (6)信息发布包括向应急相关机构和人员以及公众发布经过审批的突发公共事件预 警信息、事件信息、处置信息、公众防范信息、公众培训信息等。 (7)数据管理与维护。 实现应急信息和相关数据资料的查询、调用和维护。 (8)系统监控与运行管理。 用户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工作台管理、档案归档、标注服 务等功能。 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业务描述 实现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监测信息和风险分析信息的汇集 ,并可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或筛选 ,对其中一些数据进行特征识别 ,判读信息内涵或其标志的状态 ,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功能要求 24 实现防护目标、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等监测信息的接入 ,实现隐患分 析与风险评价。 综合预测预警 业务描述 在有关部门预测预警的基础上 ,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预警和分析。 实现突发公共事 件的早期预警、趋势预测和综合研判 ,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 和危害程度 ,达到减少和避免原发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以及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衍生、次生 ,为应急救援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功能要求 应具备信息获取和汇总 ,模拟预测和综合研判 ,预警分级核定 ,预警结果输出 ,模型管理 ,预警信息管理、预警分析指标管理功能 : (l)信息获取与汇总。 对事 件的预测预警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2)模拟预测与综合研判。 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调用有关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模型 ,进行模拟预测 ,并将结果进行二、三维可视化。 (3)预警分级核定。 根据事件信息汇总分析、模拟预测和综合研判结果 ,比对分级指标 ,确定事件目前预警级别。 必要时可对分级进行调整。 (4)预警结果输出。 输出预测预警的结果到数据库供智能方案等相关系统调用或供信息发布。 (5)模型管理。 对预测预警模型进行参数调整、配置及模型的增加、删除、修改等。 (6)预警信息管理。 记录多次预测预警过程中的基础信息、 汇总信息、模型信息、研判信息、预警分级信息等 ,并支持预测预警历史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功能。 25 (7)预警分级指标管理。 对预警分级指标 (标准 )进行维护。 智能方案 业务描述 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 ,利用预测预警分析和研判结果 ,结合应急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现场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物资以及专家意见等 ,对有关法规、政策、安全技术要求以及相关案例等进行智能检索和分析 ,生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流程和多种可供选择的应急辅助决策方案。 功能要求 智能方案系统应包括数字预案、方案生成、方案调整和方案查询与方案要素配置部分。 (1)数字预案。 主要完成对应急预案的结构化存储 ,包括结构化的预案内容以及预案涉反的救援机构、救援队伍、装备设施、医疗急救、圾场警戒等应急资源等信息的索创。 (2)方案生成。 根据事件接报及周边信息、专业部门预测分析和综合预测分析的结果 ,与事件相关的应急预案、类似案例以及处置经验和知识 ,可供利用的应急处置力量和资源等信息 ,生成实战化的作战指南。 (3)方案调整。 根据事件现场反馈的信息、新的预测分析结果等 ,对己生成的方案进行实时动态调 整。 调整内容包括避难空间配置、人员疏散策略、救援力量调度、应急资源保障等。 方案调整应根据应急机构和救援力量的反应能力、疏散能力和效果、医疗救护能力和效率、方案实施的时效性等指标。 (4)方案查询与方案要素配置。 包括对己生成的智能方案的查询、分析、统计 ,以及对方案生成和调整中所用到的方案内容要素、方案对比分析要素的管理和维护 26 功能。 方案内容要素应包含事件接报信息、周边信息、处置流程、组织机构、处置措施、应急保障、善后恢复等 :方案对比分析要素应包含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应急费用、应急效率、社会影响等。 指 挥调度 业务描述 辅助应急指挥人员有效部署可调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资源 ,实时或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状况传递给相关人员 ,实现协调指挥、有序调度和 有效监督 ,提高应急效率。 功能要求 指挥调度系统包括情况综合和应急指挥功能。 (l)情况综合。 情况接收、情况处理、情况综合显示、综合分发。 (2)应急指挥。 任务分析、跟踪计划、方案推演、生成命令、命令的执行与行动掌控、 效果评估。 应急保障 业务描述 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面协调、处理等应 急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卫生、交通运输、通信保障等资源的管理。 提供对应急资源的优化调配方案 ,应对过程中所需资源的状态跟踪、反馈 ,保证资源及时到位。 功能要求 应急资源管理包括资源调配管理 ,资源监控 (应急资源跟踪反馈、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资源状态等〉 ,资源储备管理 ,资源配置管理 ,资源编码管理。 实现各部门应急资 27 源的信息汇总和统一编码。 应急评估 业务描述 记录应急事件的。[it计算机]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相关推荐
I3)扫描识别适合哪种文字。 ( )A、印刷文字 B、书写文字4)OCR是哪种类型的软件。 ( )A、扫描仪驱动软件 B、文字识别软件讲解139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时间教 学 过 程 设 计5)HyperSnap是哪种类型的软件。 ( )A、图像软件 B、截图软件 C、文字软件6)以下哪种图像文件格式可以保存图层和文本在内的所有编辑信息。 ( )A、BMP B、JPEG C
all 最大区域显示数 define MAX_DISPLAY_WND 4 //同时最多打开 4 个区域显示窗口 显示类型 define DISPLAY_NORMAL 1 //以正常分辨率显示 define DISPLAY_QUARTER 2 //以四分之一分辨率显示 解码缓冲数 define MAX_DIS_FRAMES 50 //最大解码缓冲帧数 define MIN_DIS_FRAMES 6
现形式,使用它可以构建更灵活的报表。 模板和库:主要用于复用报表设计,提高报表开发的效率 丰富的报表 列表 - 列表是最简单的报表。 当列表变长时,你可以把相关数据增加到同一分组(基于客户的订单分组,基于供应商的产品分组)。 如果数据是数字类型的,你可以轻松的添加到“总数”、“平均”、或其他汇总中。 图表 - 当需要图表表现时,数字型数据比较好理解。 BIRT 也提供饼状、线状以及柱状图标等
l ppp [RouterSerial0] ip address ! [Router] interface Async0 [RouterAsync0] undo modem [RouterAsync0] async mode tty 0 0 0 16000 请 注 意 数字颜色 [RouterAsync0] linkprotocol ppp 与上下文对应关系 ! [Router]
C 数据帧 D 应用数据 ____位置。 A 网络边界 B 骨干线路 C 重要服务器 D 桌面终端 ____。 A 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B 对 IP数据包进行分析和过滤 C 重要的边界保护机制 D 部署防火墙,就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 协议工作在 ____层次。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应用层 D 传输层 (注:IPSec 是 INTERNET 工程任务组 (IETF)为
信息) ALL:记录所有级别的日志; 注意:当系统上正式运行环境时,请将日志级别设定为 2,以提高系统效率。 FileSize=2048 日志文件大小配置,当日志文件达到配置的文件大小后,就会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并备份老的文件。 2048 表示 2048k LogFieldSeparator=| 日志文件中每条信息之间的分割符号,一般不作修改。 文件服务器的配置 ? 功能说明 指定 C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