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计算机]ccna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实验指导书内容摘要:
实验四 VLAN配置一、实验目的 熟悉cisco交换机的VLAN配置过程二、相关知识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以局域网交换机为基础,通过交换机软件实现根据功能、部门、应用等因素将设备或用户组成虚拟工作组或逻辑网段的技术。 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组成逻辑网时无须考虑用户或设备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 VLAN可以把同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段,因此,Vlan可以抑制网络风暴、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进行VLAN配置需了解以下知识:1VLAN的实现方式: n 静态VLAN :直接设置交换机的端口属于某个VLAN。 此方法较为安全、可靠。 n 动态VLAN :使用智能管理软件根据MAC地址进行VLAN的划分。 但MAC地址具有欺骗性,此种方法不太可靠2VLAN标识 VLAN帧标识存放在每个帧的头部中,每台交换机都要检查此标识以决定此帧所属的VLAN,交换机间交换VLAN信息的协议有两种:n CISCO ISL协议:仅用于Cisco设备环境n IEEE :用于不同设备间3交换网中链路的类型 n 接入链路 :access 此种链路只允许一个VLANn 干道链路(又叫中继链路):trunk 此链路可以传递多个VLAN n 混合链路 :可传输两种帧(带VLAN信息的帧与不带VLAN信息的帧)4VTP及其工作模式VLAN中继协议(VLAN Trunk Protocol)即VTP,也称为VLAN主干,是指在交换机与交换机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连接的情况下,在互相连接的端口上配置中继模式,可以便得属于不同的VLAN的数据都可以通过这条中继链路进行传输。 VTP可以在交换网络中提供跨交换机VLAN实现的一致性,同时也为了降低跨交换机配置和管理VLAN的复杂性。 VTP有三种工作模式:n 服务器模式:server可进行VLAN的创建、更改、删除,并自动将VLAN的信息向同一个VTP域内的其它交换机广播 n 客户模式 :client只能被动接收VTP server的VLAN配置n 透明模式 :transparent可独立配置自己的VLAN,但不与其它交换机交换本机的VLAN信息,同时转发其它交换机发来的VLAN信息。 5VLAN配置的基本任务 n 创建VTP域并进行VTP工作模式的设置。 (非必须配置)n 配置VLAN Trunk端口。 (非必须配置)n 在VTP server上创建VLAN。 n 将交换机的端口指派给所属的VLAN。 三、试验内容PC1PC4的IP地址:。 并设置其VTP模式为server,域名为jkx。 ,使其VLAN的管理由交换机1完成。 怎样才能使其获得VLAN的配置信息。 、fa0/2划分到VLAN3中。 、PCPC4。 为什么。 实验参考步骤如下:1.。 (依据具体实验环境而定):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lan 2Switch(vlan)vlan 3Switch(vlan)vtp domain jkxSwitch(vlan)vtp serverSwitch(vlan)exit: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tp domain jkxSwitch(vlan)vtp clientSwitch(vlan)exit:Switchshow vlanswitch brief (此命令用于路由器的交换模块上查看VLAN信息)Switchshow vlan brief (此命令用于二层交换机上查看VLAN信息),: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Switch(configif)end在交换机2上也要进行类似的配置,完成将相应端口划分到指定VLAN中.6……(根据实验具体情况如实描写)实验五 VLAN负载均衡一、实验目的 了解生成树的相关特性 掌握PVST的均衡配置二、相关知识1生成树相关内容生成树有两种工作级别:n 桥级别(bridgelevel):生成树算法为每台交换机计算桥的标志级数(BridgeIdentifier,也称桥ID),然后设定根桥(RootBridge)和指定桥(DesignatedBridges)n 端口级别(portlevel):在端口一级上,生成树算法设定根端口(RootPort)和指定端口(DesignatedPorts) 桥级别(bridgelevel)任务:n 根桥(RootBridge):具有最小桥ID的交换机是根桥。 桥ID=桥优先级(BridgePriority)+交换机MAC 桥ID小的交换机将成为根桥。 桥优先级可以自行指定,默认为3276范围是0-65535 n 指定桥(DesignatedBridge):在每个网段中,到根桥的路径开销(根路径开销)最低的桥将成为指定桥。 若网段内有多个交换机具有相同的根路径开销,那么具有最低桥ID的交换机才会被定为指定桥n 根路径开销:一台交换机的根路径开销是根端口的路径开销与数据包经过的所有交换机的根路径开销之和。 根桥的根路径开销是零。 端口级别(PortLevel)任务: n 根端口:每台交换机都有一个根端口,这个端口到达根桥的路径开销最低。 一旦多个端口具有相同的到根桥的路径开销时,那么具有最低的端口优先级别的才会成为根端口。 到达路径的开销一般以带宽为依据,(cost)如下: 10Gbps=2 1Gbps=4 100Mbps=19 10Mbps=100开销小的将被选择为根端口。 n 指定端口:每个网段必须选择一个非根桥的端口作为指定端口,指定端口到根桥的路径开销最低。 凡根网桥上的端口均为指定端口。 2STP的选举原则(1)选举根桥(Root Bridge)232。 Minimum(BridgeID) BridgeID = Bridge Priority + Bridge MAC Address 0~65535(缺省:32768)(2)在每个非根桥上选举一个根端口(Root Port) Minimum(到达根桥的Cost) Minimum(Sending Bridge ID) Minimum(Sending PortID): PortID = Port Priority + Port No. 0~255(缺省128)(3)给每个网段选择一个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Minimum(到达根桥的Cost)Minimum(Sending Bridge ID)Minimum(Sending PortID): PortID = Port Priority + Port No. 0~255(缺省128)3生成树协议的配置(1)关闭/启用STPn Cisco的交换机默认是开启PVST的,也就是开启每VLAN的STP协议。 因此一般无须为交换机启用STP。 如果确认在LAN内没有拓扑环路,可以禁用SpanningTree,以减少端口接入时等待的时间。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no spanningtree vlan vlanid //关闭某一VLAN的STP(Cisco的交换机默认是基于每VLAN的,vlanid指定关闭的VLAN ID)n 启用: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vlanid(2)将交换机配置为根桥 n 交换机出厂时默认的桥优先级为32768,配置spanningtree vlan vlanid root primary后,将使此交换机的优先级值减少,并保证比其他交换机低,使之成为相应VLANid的根桥。 n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vlanid priority priority vlanid:指定的VLAN ID,可以用连接号或逗号隔开多个。 Priority:范围为0~65535,默认为32768,数据最小的将被选为根桥(3)配置端口的开销n Switch(config)interface interfaceid //进入端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 spanningtree cost cost //默认配置VLAN1中此端口的cost值。 cost参考:10Gbps=2 1Gbps=4 100Mbps=19 10Mbps=100n Switch(configif) spanningtree vlan vlanid cost cost //配置特定VLAN中端口的开销(4)配置端口的优先级 n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priority 配置VLAN1中此端口的优先级,Priority范围为0~255,步长为16(非16的步长值,不接受),默认为128,数据越小优先级越大n 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 vlan vlanid portpriority priority //配置一个特定VLAN中端口的优先级 三、试验内容此试验必须使用Dynamips仿真环境,那台交换机是根桥。 那个交换机端口被阻塞了。 为什么。 Sw1是根桥 ,SW2的f0/14端口block了,可以通过 SW1show spanningtree brief 查看到This bridge is the root的提示信息,sw1成为根桥的原因是由于其桥MAC比sw2的值小;SW2的f0/14被阻塞是由于其接收到端口ID比sw2的f0/13大。 ,非根桥端口的状态有无变化。 SW2(config)int f0/14SW2(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64SW2(configif)endSW2show spanningtree brief可以看到非根桥的f0/1f0/14端口状态无变化,非根桥端口的状态有无变化。 SW1(config)int f0/14SW1(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64SW1(configif)endSW2show spanningtree brief可以看到SW2的f0/14端口状态为转发,而f0/13被阻塞。 (cost)为10后,非根桥端口的状态有无变化。 SW2(config)int f0/13SW2(configif)spanningtree cost 10SW2(configif)endSW2show spanningtree brief可以看到SW2的f0/14端口状态变为阻塞,而f0/13为转发。 、SW2上分别创建VLAN23,并设置trunk口.SW1vlan databaseSW1(vlan)vlan 2SW1(vlan)vlan 3SW1(vlan)exitSW1conf terSW1(config)int range f0/13 – 14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1(configif)endSW2的配置与此类似,请自行完成。 6. 查看非根桥上端口f0/1f0/14的状态,结果如何。 SW1show spanningtree int f0/13 brief可以看到f0/13端口转发VLAN3SW1show spanningtree int f0/14 brief可以看到f0/14端口对于VLAN3均为block(cost)为10后,非根桥端口f0/1f0/14的状态有无变化。 SW2(config)int f0/14SW2(configif)spanningtree vlan 2 cost 10SW2(configif)endSW2show spanningtree interf。[it计算机]ccna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实验指导书
相关推荐
7 这些效应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经济效应 - 本方案中提供的信息架构是为在贵公司最大化地放大企业 虚拟化存储系统 的效率而设计。 DataCore 提供业界最好的性能,提高贵公司服务器和网络的使用效率,延长服务器和网络的使用寿命。 DataCore 解决方案无可匹敌的伸缩性降低了未来系统升级的成本。 DataCore 的信息共享能力消除了存储资源的浪费。 运作效应 –DataCore
me/name val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conf/: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name value1/val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conf/: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name valuelocalhost:9001/value /property
管理者: IT 从规划到实施到运维更加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更高的 IT 服务水平 确保 IT 流程支持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整体业务运营的质量 推进 IT 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降低沟通成本 减少冗余和重复的工作,提高 IT 运维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生产 效率 IT部门经理: 了解业界领先的 IT 服务管理模式,熟悉业界领先的 IT 管理最佳实践 通过自动化 IT 运维模式
( ) 5 .1 m m[] yzM M Td 第 3 页共 10页 : ① 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A( ) 0:MF D 2 2 1 3 0yF P P :0yF AD 20yyF F P P 解得: A 12yFP D 52yFP ② 梁的强度校核 拉应力强度校核 C 截面 C2 2tm a x []zzMy Pa
犯某公司的权利,以便事先预防专利纠纷的发生。 掌握记录在专利内容中的技术核心与重要技术间的关联性。 发现和开发空白技术。 用于技术拍卖 (技术转让、技术合作 )或权利纠纷时的交涉资料。 二、专利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的框架和模型 SWOT战略分析图 行业竞争结构图 价值链表 波士顿矩阵法 三种基本战略 信息分析都必须有分析理论的支持,分析的结果是理论的具体实践内容
NEW 特点: ; ; ; 网络营销策略演变,冯英健,第九届中国网络营销大会, 2020年 7月 30日 第一代 下一代 社会关系网络 信息传递渠道与价值传递 互联网工具 社会关系网络 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系统 ( 20202020) ( 2020) 网络营销策略的演变 网络营销 信息源 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渠道 互联网用户 互联网工具 互联网工具 网络营销 信息和服务 网络营销信息传递与价值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