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房屋建筑学习题答案(1)内容摘要:

、 通风隔热 、 反射隔热 和 蒸发散热 等处理方法。 11.屋顶的坡度形成中材料找坡是指 2 来形成。 ①利用预制板的搁置 ②选用轻质材料找坡 ③利用油毡的厚度 ④利用结构层 12.当采用檐沟外排水时,沟底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排水坡度一般应不小于 1。 ① 0. 5% ② 1% ③ 1. 5% ④ 2% 13.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应采用不低于 2 级的细石混凝土整体现浇。 13 ① C15 ② C20 ③ C25 ④ C30 14.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中,为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常在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设置 2。 ①隔蒸汽层 ②隔离层 ③隔热层 ④隔声层 15.平瓦屋面挑檐口构造中,当采用屋面板挑檐时,出挑长度不宜大于 2 mm。 ① 200 ② 300 ③ 400 ④ 150 16.在倒铺保温层屋面体系中,所用的保温材料为 3。 ①膨胀珍珠岩板块 ②散料保温材料 ③聚苯乙烯 ④加气混凝土 17.泛水系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交接处的防水处理,其常见高度为 4 ① 120 ② 180 ③ 200 ④ 250 18.材料找坡 在水平屋面板上,采用价廉质轻材料铺垫成一定坡度,上面再做防水层。 19.结构找坡 把支承屋面板的墙或梁做成一定的坡度,屋面板铺设在其上后形成的坡度。 20.泛水 垂直的墙面和水平的屋面间的防水构造。 21.常见的有组织排水方案有哪几种 ? 有组织内排,有组织外排两种。 22.屋顶排水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确定的坡度的形成方法与大小;( 2分) 选择排水方式;( 2 分) 划分排水区域;( 2 分) 确定落水管的材料、直径、位置及间距;绘制成图( 2 分) 23.刚性防水屋面为什么要设置分格缝 ?通常在哪些部位设置分格缝 ? 屋面的分格缝实质上是在屋面防水层上设置的变形缝。 其目的在于 止温度变形引起的防水层开裂。 屋面分格缝位置设在温度变形允许范围以内和结构变形敏感部位。 间距不宜大于 ,屋面转折处,现浇板与预制板的交接处,泛水等部位。 24.常用于屋顶的隔热、降温措施有哪几种 ?。 14 3. 反射 降 温 屋顶。 4. 蒸发散热降温屋顶。 25.试绘制局部剖面图表示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 要求注明泛水构造做法,并标注有关尺寸。 15 27.绘制一上人刚性防水屋面(平屋顶)构造图,并注明各构造层做法。 28.绘出一种平屋顶屋面排水方式与檐口构造图。 16 第 十 章 楼 梯 三、单元测试 1.楼梯主要由 梯段 、 平台 和 栏杆扶手 三部分组成。 2.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 18 级,也不应少于 3 级。 3.楼梯平台按位置不同分 休息 平台和 楼层 平台。 4.计算楼梯踏步尺寸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b+2h=600620mm。 5.楼梯的净高在平 台处不应小于 2020mm ,在梯段处不应小于 2200mm。 6.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有 现浇整体式 和 预制装配式 两类。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梯段的结构形式不同,有 板式 和 梁板式 两种类型。 8.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的断面形式有 一字形 、 L 形 和 倒 L 形 三种。 9.楼梯栏杆有 空花栏杆 、 栏板式 和 组合式栏杆 三种。 10.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方法主要有 预埋铁件焊接 、 预留空洞插接 和 螺栓连接 等。 11.栏杆扶手在平行楼梯的平台转弯处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栏杆扶手伸出踏步半步。 12.通常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为 100150mm ,踏步宽度为 300400mm。 13.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踏步面的宽度,常用的方法是 踏步前缘挑出。 14.坡道的防滑处理方法主要有 防滑条 、 锯齿形 等。 15.考虑美观要求,电梯厅门的洞口周围应安装 电梯门套 ,为安装推拉门的滑槽,厅门下面的井道壁上 应设 厅门牛腿。 16.楼梯踏步表面的防滑处理做法通常是在 踏口处 做 防滑条。 17.中间平台的主要作用是 转折 和 休息。 18.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 梯段 的宽度。 19.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是指从 踏面 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室内楼梯的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900mm。 20.在预制踏步梁承式楼梯中,三角形踏步一般搁置在 矩 形梯梁上, L 形和一字形 17 踏步应搁置在 锯齿 形梯梁上。 21.在楼梯形式中,不宜用于疏散楼梯的是( d )。 A、直跑楼梯 B、两跑楼梯 C、剪刀楼梯 D、螺旋形楼梯 22.地震烈度为 7o 以上地区不宜用( d )楼梯。 A、预制梁板式楼梯 B、预制墙承式楼梯 C、现浇板式楼梯 D、预制悬臂踏步楼梯 23.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而平台净高不满足要求时,常采取哪些办法解决 ? 降低平台下的地面标高。 24.图 1 是一双跑平行楼梯的剖面轮廓图,试在图上绘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梯段、平台梁、平 台板和梯基等。 要求将各构件的形式和连接构造表示清楚,剖切和未剖切部分表示清楚。 第十一章 门 窗 三、单元测试 1.门的主要作用是 交通出入 ,兼 采光 和 通风。 窗的主要作用是 采光 、 通风 、和 观察。 2.窗框在墙中的位置有 内平 、 外平 和 居中 三种情况。 3.窗框的安装方法有 立口 和 塞口 两种。 4.门的尺度应根据交通运输和 人流大小 要求设计。 5.遮阳板的基本形式有 水平 、 垂直 、 综合 和 挡板 四种。 6.木门框 与墙之间的缝隙处理有 灰口抹灰 、 砂浆嵌缝 、 贴脸盖缝 三种方法。 7.为了减少木门框料靠墙一面因受潮而变形,常在木框背后开 2。 ①背槽 ②裁口 ③积水槽 ④回风槽 8.平开木门扇的宽度一般不超过 4 mm。 ① 600 ② 900 ③ 1100 ④ 1200 9.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和塑钢门窗的安装均应采用 2 法。 ①立口 ②塞口 ③立口和塞口均可 10.居住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木门为 4。 18 ①推拉门 ②弹簧门 ③转门 ④平开门 11.木门由哪几部分组成 ? 门框,门扇,亮子,五金配件。 第十二章 变形缝与建筑抗震 三、单元测试 变形缝包括哪三缝。 它们有何异同点。 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因为基础埋于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因此不必断开。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 20mm.( 2分) 沉降缝 : 是将房屋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构件断开 ,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 ,可以垂直自由沉降 .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 30~70mm,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 当增加 .( 3 分) 防震缝 : 在抗震烈度 7~9 度地区内应设防震缝 ,一般情况下防震缝仅在基础以上设置 ,但防震缝应同伸缩缝和沉降缝协调布置 ,做到一缝多用 .当防震缝与沉降缝结合设置时 ,基础也应断开 .防震缝的宽度在多层砖墙房屋中 ,按设计烈度的不同取50~70m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中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设计烈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3 分) 画出两层屋面与十层外墙之间(如图)节点的构造详图。 沉降缝净宽 100mm,两层屋面为刚性防水。 19 第十三 绘图作业 1. 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2. 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扩初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部分构造详图。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序号 作业名称 作业份量 作 业 内 容 1 建筑初步设计 3图 3 张 单元式多层住宅,完成建筑平、立、剖面图、必要的家俱布置 ,比例 1: 100 2 墙身剖面构造设 计 3图 1 张 完 成某建筑墙身剖面,包括墙脚、窗台、窗过梁及楼板层等部位节点详图 ,比例 1: 10 或 1:20 3 楼梯设计 3图 1 张 包括 楼梯剖面图与各层楼梯间平面图 ,比例1: 100 或 1: 50 第十四 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21 世纪初小康型住宅设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 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或工矿住宅区内,为单元式、多层住宅( 4~ 6 层)或中高层住宅( 7~ 9 层)。 2.面积指标:参见建设部中国建设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共同对中国城市提出的一个多元层次的 2020 年小康居住目标,见下表。 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建议标准 一类 建筑面积 5565 m2 使用面积 4248 m2 二类 建筑面积 7080 m2 使用面积 5360 m2 三类 建筑面积 8590 m2 使用面积 6471 m2 四类 建筑面积 100120 m2 使用面积 7590 m2 3.套型及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 4.层数:五~七层;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如下: 起居室 18~ 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 12~ 16 m2 双人次卧室 12~ 14 m2 单人卧室 8~ 10 m2 餐厅 8 m2 厨房 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20 卫生间 4~ 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 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 2~ 3 m2 贮藏室; 2~ 4 m2(吊柜不计人) 工作室 6~ 8 m2 电气设备包括用电量 80~ 120kw h/月,负荷 1560~ 4000W(大套可增至 6000W);电源插座合大居室 2~ 3 组,小居室 2 组,厨房 3 组,卫生间 3 组,另设:公用天线、电话、空调线等。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在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或学生自己设计构思的方案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 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 设计内容如下; 1.总平面图:比例 1: 50O。 2.建筑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和标准层平面图,比例 1: 10O或 1: 20O,屋顶平面图,比例 1: 10O 或 1: 20O。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 1: 100 或 1: 200。 4.建筑剖面图; 2 个,比例 1: 100。 5.建筑详图: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如楼梯详图、外墙身详图、门窗详阁等;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 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 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装修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