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热电股份有限公司3脱硫及湿式电除尘工程3脱硫吸收塔本体安装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6)焊条的保管和堆放要有专人管理,设立焊条库,不同直径的焊条和不同型号的焊条应分别堆放整齐。 13 13 7)建立严格的焊条发放制度,认真填写焊条发放记录,焊条使用应严格按要求进行烘烤和发放,焊工配备焊条保温塔。 8)所有加工件应严格按图纸进行加工,下料前必须对尺寸进行实地放样复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料施工。 基础验收 1)基础混凝土表面强度达到设计标号要求。 2)基础中心中心距误差 ≤10mm。 3)基 础外型尺寸误差+ 8mm~- 5mm。 4)基础上平面标高与设计要求误差+ 5mm~- 10mm。 5)埋筋顶部标高误差177。 10mm。 6)预埋件埋设后中心位置允许误差≤ 3mm;标高允许误差+ 0mm~-5mm;表面平整度≤ 2mm。 7)底板梁按照制作和施工质量的规定,校准钢梁并与钢筋连接。 梁安装好后需找平,在浇注梁时必须保证底板梁的水平度。 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吸收塔安装各项目允许偏差见下表 : 测量部位 允许偏差( mm) 长度 AB、 CD 宽度 AC、 BD、 EF 对角线之差 |ADBC| 177。 2 177。 2 ≤ 2 弓形边缘板尺寸测量部位 a、弓形边缘板尺寸允许偏差(参照依据是《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890) b、罐底对接接头间隙(参照依据是《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890) A B C D E F 14 14 焊接方法 钢板厚度δ (mm) 间隙 (mm) 手工电弧焊 δ≤ 6 5177。 1 δ> 6 7177。 1 埋弧自动焊 不开坡口 δ≤ 6 3177。 1 6<δ≤ 10 4177。 1 开坡口 10<δ≤ 16 2177。 1 δ> 16 3177。 1 手工电弧焊打底 ,埋弧自动焊作填充焊 10<δ≤ 21 8177。 2 c、底圈 1 米高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的允许偏差(参照依据是《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890) 直径 D( m) 半径允许偏差 D≤ < D≤ 45 45< D≤ 76 D> 76 177。 13 177。 19 177。 25 177。 32 d、组装焊接后,焊缝的角变形用 1 米长的弧形样板检查,并应符合下表规定;(参照依据是《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890) 板厚δ (mm) 角变形 (mm) δ≤ 12 12<δ≤ 25 > 25 ≤ 10 ≤ 8 ≤ 6 e、组装焊接后,罐壁的局部凹凸变 形应平缓,不得有突然起伏,且应符合下表规定:(参照依据是《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890) 板厚δ (mm) 罐部的局部的凹凸变形 (mm) δ≤ 25 > 25 ≤ 13 ≤ 10 15 15 预制加工宜根据安装程序依次进行,以满足要求,预制好的板材应分别制作好标记以利于后续安装施工。 底板预制 1) 底板预制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 2) 塔底的排板直径应按设计直径放大 %~ %,以补偿焊接收缩。 3) 底板任意相邻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0mm。 壁板预制 1)安装前应先按排版图将钢板进行下料,滚板。 2) 各圈壁板的纵向焊缝宜沿同一方向逐圈错开,相邻两圈壁板的纵向接头错开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00mm。 3) 塔壁开孔接管或开孔接管补强板外缘与塔壁对接焊缝中心至少应为 8倍焊缝尺寸,且不得小于 250mm。 4) 卷制后的钢板其堆放或运输时可利用专用弧形胎具。 顶板预制 1)顶部在制作时,先放样在平台把梁与中心圆制作完。 2)顶板其排板、对接量应符合设计图纸,保证焊接与梁连接。 构件预 制 R=9000mm/6800mm [16 [10 A=4000mm B=1800mm 16 16 1)吸收塔底圈梁的公差检测采用预拼装后与大样对比检测方式,其半径偏差值为177。 3mm。 2)吸收塔加强环的曲率公差决定了吸收塔加强环与壁板的贴合程度 ,此吸收塔加强环的曲率公差的检测采用吸收塔加强环预拼装后与大样对比检测方式 ,其偏差值为:最大不超过 3mm。 3) 热煨成型的构件,不得有过烧、变质现象,其厚度减薄量不应超过1mm。 放样、下料 1)底板、顶板的放样应根据排版图,并预留一定的切割余量,并制作出圆弧样板。 2)下料采用半自动切割机或手工切割炬切割,切割完毕后,应清除毛刺。 环形加强筋 的安装 1)加劲筋在组焊前应复验弧度和翘曲度。 2)加劲筋与塔壁搭接焊缝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加劲筋安装要求如下: āā 环形加强筋的标高允许误差177。 10mm。 (圆周方向测 8 点) āā 环形加强筋的水平度允许误差 5mm。 (圆周方向测 8 点) āā 柱形加强筋的垂直度允许误差 3mm。 āā 柱形加强筋的位置允许误差177。 10mm。 主要质量控制项目及检查方法 序号 阶段 控制点 控制内容 1 准 备 阶 段 施工方案编制 焊接工艺、组对措施、制作安装方案、并严格按设计资料进行 2 设计交底 设计意图 、特殊要求、施工关键点 3 图纸会审 图面是否有差错、矛盾和不便于操作之处 4 技术交底 施工工艺、主要控制指标、控制手段 5 材料、半成品验收 几何尺寸、数量、规格、核对质量证明书 6 焊工资格审查 合格证项目、焊工编号、姓名、审查备案 7 基础验收 标高、中心定位等 8 自检记录 检查项目要求、测点数、允许偏差、测量方法 17 17 序号 阶段 控制点 控制内容 9 排版图绘制 开孔、补强板是否避开焊缝,底板、壁板、顶板、抗压环板自身及相互间焊缝错开距离,板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10 施 工 阶 段 底板 、壁板预制 几何尺寸、壁板曲率、弦长、对角线、坡口 11 附件预制 是否按照图纸施工 12 底板铺设焊接 直径、搭接尺寸、焊接顺序 13 壁板组装焊接 组装尺寸、壁板的垂直度、焊接工艺、顺序 14 焊缝外观 咬边、缺肉、飞溅、外观成形 15 总体检查 几何尺寸、塔体高度、底圈水平半径、塔底凹凸度、塔壁垂直度、内表面凹凸度 16 焊缝射线探伤 探伤数量、位置 17 焊缝返修 返修工艺、复拍要求 18 底板真空试漏 逐条检查、 19 底板 /壁板焊缝检查 有无缺肉、打磨是否符合 要求 20 补强板焊缝检查 是否按要求进行气密 21 充水试验 是否具备条件、进水速度、正负压试验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项目是否齐全 22 基础沉降观测 观测点数、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23 交工 阶段 交工技术文件及交工图 交工技术文件数据精确、会签齐全、质量评定资料完善、初评合格 基础的沉降,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在塔壁下部圆设观测点,点数宜为 4 的整倍数,取 8 点观测。 2)充水试验后,基础总的均匀沉降应 ≯ 30mm,充水试验阶段的均匀沉降≯ 20mm,总的不均匀沉降应 ≯ 10mm。 充水 试验 1)水高度遵照设计要求执行,无明确规定时一般以吸收塔运行最高液位+100mm为基准。 2)充水试验采用的水质不得低于工艺水水质,水温不低于 5℃,实验过程检查各接口结合面应严密无泄漏。 3)自充水试验开始到保持最高水位 48 小时期间,严密监测基础沉降和与之相连的管道的变化,如实填写观测记录。 4)分别在吸收塔桶体的 0、 1/ 3/设计最高液位、最高水位保持 48 小时后,观测并记录基础沉降量。 只有在各个阶段内的沉降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所有观测点的沉降量必须得到设计的评估,并符合设计的要 18 18 求。 及检测 焊工资格 : 焊接前应具备合格焊接作业队伍,焊工应持有技术监督部门或电力部门颁发的相应证件,人员入场后应对焊工进行试焊考试。 并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以指导现场施焊。 (附焊接流程图) 焊接材料 根据图纸、工艺评定进行确定。 焊材要有专人保管,使用前按规定进行烘干和使用。 焊接环境要求 1)当焊接处于下列任何一种环境,应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施焊。 ;。 2) 雨天或雪天采取的措施是搭设工棚 ,并清扫处在施工位置的雨雪。 焊接施工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风措施 ,以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具体措施是在焊接位置搭设防风棚,防风棚采用脚手杆搭设,并用棚布堵实。 N Y Y Y N 坡口打磨 拼对 探伤 自检 焊接 打磨 点焊 挖补 合格 N N 脱硫吸收塔焊接作业程序 19 19 塔底板焊接要点: 1)先点短缝,焊接短缝。 2)先用销钉确。xx热电股份有限公司3脱硫及湿式电除尘工程3脱硫吸收塔本体安装施工方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