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质量手册设计内容摘要:

E 品管部 a. 负责本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建议与管理,负责管理评审的准备与措施的落实和验证; b. 参加与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主要评价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体系标准的确认,负责样件的尺寸、材料检验,负责对供应商批量供货质量定期评价。 c. 负责制定进货检验、成品出厂检验规程并实施,负责其检验与试验状态的标识和不合格 品的控制; d. 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检定 /校准、维护; e. 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和报告;本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负 责记录的归口管理;负责统计技术运用的指导、检查与评价;。 F 技术部 ; (自主 )开发项目开发及顾客委托开发的新品设计并进行审核与评估;负责新品开发的协调和评审确认;进行样件制作及小批量试产跟踪确认。 、技术参数、工艺图纸等技术文件的制定和管理 ;负责模具 /检具 设计、开发、制作、检定及外协模具 /检具 的管制;负责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撤消工作;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发放和回收处理。 ,编制或确认采购产品的技术标准、技术等级、验收规则,参与工艺验证; ,并对工艺实施监控;负责向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并接受各方面的有关技术方面的信息反馈; (图纸、样品等)的贮存、保管工作,并建立公司技术资料库。 G 采购部 a. 负责采购文件的制定,采购资料的收发,采购计划的制定与下达,供货质量问题 的处理; b. 负责对供应商选择,组织相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负责编制合格供应商的 名单,负责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控制; XX公司 编号 xx/xx14012020 质 量 手 册 页次 : 第 14 页 共 31 页 版本号 :A/0 20200810发布 20200818实施 xx公司 发布 c. 负责协作配套件工艺性审查的联系,负责协作配套件包装要求的传递; d. 负责采购产品标识的联系与检查,负责储运过程中产品的标识; e. 负责组织原材料、协作配套件接收、搬运、贮存和发放; 、物、辅料,及时做好物资供应; ,确保采购品及时 抵达 公司,协助原、辅料的验收及调配工作 ; ,跟进供应商的出货期、物料验收入 库及付款等程序。 H 销售部 国内 /外 市场营销策划、开发及产品促销和销售网点的设置及管理 ;及 公司对外形象的宣传实施工作 ; , 并 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 售 和服务的质量承担责任,实现公司的质量承诺,并负责对顾客财产的控制 ; 售 预测计划与控制,做好顾客来访咨询的接待安排工作 ; 、政策 、 总经理有关销 售 工作的指令 及部门 目标 ; 售 合同和合同评审 ; 负责组织执行顾客要求的评审 ; 涉及顾客的销售、服务等有关 的 沟通 , 并对顾客 反馈 信息 进行 收集、处理与建档 ; 销售 产品单价策略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 ; 销售之 资金回笼的控制,并对销 售 数据 进行 收集、分析、预测、 及 计划等。 I 生产部 ; 、计划、调度、统计的组织实施工作和控制 ;。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以及可追溯性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工作 ; 生产 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 ,实施文明、安全,保持良好作业环境,掌握生产情况以及处理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并实 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 、仓贮管理及收发放工作。 J 设备科 ,并服从上级主管的领导。 XX公司 编号 xx/xx14012020 质 量 手 册 页次 : 第 15 页 共 31 页 版本号 :A/0 20200810发布 20200818实施 xx公司 发布 检修 、 日常维护 及 保养实施管理控制。 、设备安全状况的调查、设备故障的分析与控制。 、改造及检修计划的实施。 、安全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K 各车间 、跟踪与完成; ,对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负责; 、机、料、法、环的管理;组织部门内工艺纪律检查; 、半成品、成品的标识管理和可追溯记录;负责现场定置管理和环境管理。 、工装和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 、劳动纪律教育、岗位职责与技能教育。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见 B条款规定。 内部沟通 管理者 代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级人员会议及职工大会,以每月月报、墙报、看板等形式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进行探讨与交流,并传达有关业务进展和有效性的信息。 管理评审 总经理 依据管理评审程序的要求,每年度进行管理评审会议,以便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变更的需要,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当包括: a)本公司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和改进措施,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外部审核机构的审核结果,以 及顾客的验厂结果; c)顾客对本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满意度信息反馈; d)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符合性; XX公司 编号 xx/xx14012020 质 量 手 册 页次 : 第 16 页 共 31 页 版本号 :A/0 20200810发布 20200818实施 xx公司 发布 e)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执行状况; f)上一年度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g)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各种因素 /或环境变化; h)本公司各部门 /人员提出的各项改进建议; 管理者代表 负责 记录评审结果。 编制“ 管理评审报告”,经 总经理批准发布; 作为管理评审输出的 “ 管理评审报告”,必须包括以下措施: a)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 的改进;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措施; c)有关本公司为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在资源上的提供; 管理者代表 负责 管理评审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验证;管理评审的 记录由 总经办 负责保存和管理。 XX/XX25012020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XX公司 编号 xx/xx14012020 质 量 手 册 页次 : 第 17 页 共 31 页 版本号 :A/0 20200810发布 20200818实施 xx公司 发布 6 资源管理 资源的提供 总经理 根据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确 定并提供资源,包括维护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以及寻求提高顾客满意度所需的资源。 人力资源 总则 人力资源部 负责根据公司人员配置实际情况 ,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确保 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员工在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方面具备能力;负责对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如 浇铸工 、电工、电焊工、 熔炼工、热处理工 等)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培训和进行资格考核,保存资格考核的记录;当人员不能满足其岗位要求时,按《 主要岗位 培训大纲 》;评估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实施教育培训; 培训结果及有效性的评价记录在 “ 员工培训考核档案 ” 中 ; 人力资源部 应当保证所有影响产品要求的人员必须得到适当的培训,包括新员工、转岗员工;并且使他们能 够达到胜任该工作的能力;适当时,本公司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证所有影响产品要求的人员获得有关该岗位所需的能力; 本公司产品生产关键过程工序 浇铸、熔炼、热处理, 包括 临时聘用人员和转岗员工,他们上岗前,都应该进行继续考核或培训,如果培训,每次的培训结果记录在“员工培训记录表 ”中; 在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进行培训的同时, 总经办 负责 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意识到对产品和顾客的影响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人力资源部 每年至少作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和评估,以确定其 满意度和对相关质量目标的理解程度。 同时对员工流动情况及其原因作出分析。 基础设施 总务科负责管理公司的 设施维护,设备科负责根据公司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生产 过程中的 设备进行规划 /维护;保证产品实现的符合性。 公司设施 /设备包括以下各项: 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应设施; b)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XX公司 编号 xx/xx14012020 质 量 手 册 页次 : 第 18 页 共 31 页 版本号 :A/0 20200810发布 20200818实施 xx公司 发布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等; -标识关键设备,并确保其维修备件的可得性; -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使其保持高质量和处于良好的状态,以实现无计划外停机的目标; -利用预测性维护方法来调整各种预防维护活动及备件的库存。 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有效性和效率; e) 技术部 应配合 总务科 /设备科 评估公司设施 /设备策划的有效性 ; 并且 应评估现存操作的有效性。 在进行评估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总体工作计划, -自动化, -人机工程与人的因素, -操作者与生产线的平衡, -贮存和周转库存量, 行政部 应对出现诸如公用设施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主要设备故障等非常情况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的要求。 工作环境 生产部负责根据“ 5S” 的规定,管理和维护 工作环境,使其整洁、有序,与本公司产品的制造要求相一致; 根据产品特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加以标识,并通过产品和过程设计减小对员工、顾客、使用者和环境的潜在危险。 安管部 负责根据 安全生产管理 的相关规定,通过培训、标识等方法,在企业开展产品责任、产品风险和 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 各生产车间负责执行。 支持性文件 《 主要岗位 培训大纲》 年 度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考核档案 员工培训记录 表 XX/XX27012020 生产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部分) XX公司 编号 xx/xx14012020 质 量 手 册 页次 : 第 19 页 共 31 页 版本号 :A/0 20200810发布 20200818实施 xx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