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电子政务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方案建议书内容摘要:

得到广泛的应用, J2EE技术规范已经得到大的中间件生成厂商如 BEA公司、 IBM公司的产品 化支持。 中间件技术是软件产品的发展方向,现在市场上已有大量的产品可供选择,因此在结合乐清市电子政务需求开发数据中间件是可行的,在数据交换体系中采用消息中间件已是可行的,符合发展方向。 安全应用技术是乐清市电子政务中的一种重要指标,国内许多单位进行过大量的研发工作,有的已形成了产品,因此也具有可行性。 虚拟数据库是解决数据共享、系统平滑过渡的必又之路,结合数据库技术和中间件技术,一定能达到目标,创优质工程。 政务网应用系统建设 政务网应用体系结构 鉴于基于 J2EE规范的三层结构的行文应用尚不成 熟,拟以 Lotus Domino平台,在目前行文应用的基础上,改造原有的公文流转系统,使之能与其他基于 J2EE规范新开发的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其他应用主要基于 J2EE规范开发。 为加强 Domino Server访问安全性,在 Domino服务器之前设置安全代理服务器,所有对 Domino服务器的访问均须经过安全代理对身份数字证书的认证以后才能进行。 考虑到数据库基于用户名 /口令方式进行身份认证,为加强关键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所有对关键数据库的访问均须经过安全代理对身份数字证书的认证以后才能进行。 乐清 市办公信息系统 发文管理系统 发文管理系统对党发文、发函、便函等文种的发文工作进行管理,提供公文起草、公文流转、痕迹保留、数字签名、文档一体化管理功能,并可以随时进行文种转换。 收文管理系统 收文管理系统对乐清市收到的阅文、办文、批件、会议通知、会签文、简报、人大议案、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进行管理,提供公文流转、数字签名、催办、送档案室归档功能,收文办理过程中可与内部文、发文流程衔接。 内部文管理系统 内部文管理系统对内部文的起草、审批过程进行管理,提供起草、公文流转、数字签名等功能,可与发文管理 系统衔接。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对历史档案提供文件扫描图片管理和按权限查询的功能,前端查询界面可与新建的档案系统查询界面有机地融合; 对乐清市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完成后形成的文档一体化档案,提供全文检索服务。 同时,档案管理系统需要提供档案管理的功能。 督办查办系统 文档处可以对收办文进行督办查办管理; 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按照办结期限自动提前催办; 政务网上需催办的事项,通过政务网与业务网之间的数据接口传送到业务网上对使用业务网应用系统的用户催办。 事务性工作提示管理系统 本系统提 供提示项目的预设和管理功能; 按照设定的条件自动将需广播的信息发送到 “文字信息广播组播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广播、组播提示。 文字信息广播组播系统 文字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广播功能; 文字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组播功能; 政务网上广播(组播)的信息,通过政务网与业务网之间的数据接口转移到业务网上对业务处理 PC进行广播(组播)。 会议管理系统 会议计划申报、审批,会议通知审批,邮件或传真通知,会议资料(主题发言、分组讨论记录、会议纪要)归档管理,年度会议统计汇总。 值班工作系统 领导带班表 :各单位自行维护管理。 值班安排管理:秘书处分配各单位日历段,各单位维护各自的值班人员名单;以年度日历表的形式进行管理。 值班日志管理-值班电话摘报管理:当班值班员编写值班日志;对选定的值班记录可以生成值班电话摘报,并进行流转审批和办理;当班值班员使用值班室 ID登录系统,系统结合值班表确定值班员的真实身份。 会议通知:使用邮件系统或传真服务器批量发送会议通知。 可以使用电子电话簿中的地址 /传真号码。 电话簿:包括办公、住宅、地方三个部分,各单位可以自行维护各自的部分,值班室可以维护全部电话簿,可以打印 成册和网上查询。 传真服务器:可批量发送传真,遇忙自动重发;可对接收的传真电子文件进行管理。 大屏幕发布管理系统 大屏幕发布信息的审批流程; 与大屏幕显示系统接口; 大屏幕信息自动发送到 “文字信息广播系统 ”中,同时在计算机网络上广播。 信访工作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信访资料的摘录、编辑、报送、归档管理等。 领导日程安排 市领导和单位领导的日程安排管理,具有生成日程安排和流转审批功能。 出国出差计划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完成人员出国出差计划的制订、编辑、维护、发布和管理。 刊物编辑系统 刊物编辑系统完成市刊物的编撰、审批、管理、上报 /分发 /发布、电子归档等工作。 信息上报接口 刊物编辑系统中生成的《专报信息》、《决策参考》等上报温州市、浙江省时,需要转换为上级系统要求的格式,才能上报。 大事记管理 工作人员使用该系统记录乐清市大事,完成相应的编辑、管理、归档工作。 秘书工作系统 该系统供市领导秘书使用,帮助秘书管理部领导的相关文件、批示、稿件等资料。 办公自动化工作和技术文档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设备(含软件)的购置、维修、配置参数、使用等情况的管理,各类办公自动化技术文档(电 子版)的管理和共享使用。 BBS 多栏目管理,如 OA问答、论坛、好文章等栏目的设置和管理。 与档案系统接口 电子档案库是共享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流转最终结果要归档,存储到档案库。 因此,在行文系统、会议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之间应有可靠有效的接口,按照电子档案库的格式规范将应用系统的数据传送到电子档案库中。 政务网综合数据支撑平台 通过将乐清市大量存在的不能(或不便于)提供共享的桌面型数据库虚拟成一个统一的共享资源库,结合其他现存的可以直接提供共享访问的大型数据库,可以实现在暂 不更改现有应用程序的前提下,达成数据资源有效充分共享的目的。 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保护现有投资,另一方面能实现平滑的过渡。 对于不能(或不便于)提供共享的桌面型数据库,如果按照传统的访问方式,必须将这些文件共享出来,然后才能够通过网络在其他计算机上面访问它们。 这种传统的数据共享方式存在相当大的弊病,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性问题,所有能够登录该计算机的用户都可以访问这些桌面型数据库,不可能对共享的文件使用数字认证这样级别的安全管理,因此安全性极低;虚拟数据库方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通过提供数据库端的 API以及应用 端的数据中间件将分散在网络上的各个独立的节点上的桌面形数据库连接起来。 舍弃了传统的文件共享方式,利用网络通讯实现数据库访问。 在用户访问数据之前需要用户通过整个系统安全认证(例如基于数据证书的用户身份认证),这样就完美的解决了上面所提到的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虚拟数据库结构 虚拟数据库构架分为虚拟数据库客户端和虚拟数据库服务器两个主要部分。 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虚拟数据库客户端 虚拟数据库客户端主要包括需要访问数据库的各种应用以及连接数据库的通用接口( ODBC/ JDBC)两个部分。 需要访问 数据库的各种应用:指用户使用的各种桌面应用程序,例如决策支持的数据挖掘,共享资源发布。 ODBC/JDBC:数据库通用接口是数据库的标准接口,而且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数据库接口,同时又能够很好的完成数据访问的任务。 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 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结构,包括虚拟数据库面向客户层、 API、数据中间件层、分散的 PC机或 PC Server上的桌面型数据库层四个部分。 虚拟数据库面向客户层:功能性描述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用户(基于数字证书)以及权限管理 对应用通过 ODBC/JDBC连接虚拟数据库的响应 基于数字证书的用户身份认证 其他 “实 ”数据库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数据的物理存储除外) 通过 API访问虚拟数据库面向客户层 对应用提供虚拟数据库服务 API:是连接虚拟数据库面向客户层与数据中间件的纽带。 通过这个 API一次只能对一张虚拟表(该虚拟表对应于一个节点上数据库中存储的一张实际的表格)进行读取。 数据中间件层:在前面也提过虚拟数据库舍弃了共享文件的方式,采用连接通讯的方式实现资源(位于分布式数据节点上面的桌面形数据库)共享,因此在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的 API同样不能 够直接访问分布式数据节点上的桌面形数据库里面的数据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虚拟数据库连接提供了另外一个数据中间件层,即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的 API与数据中间件层进行通讯。 数据中间件层主要功能是与服务器端的 API进行通讯,返回查询结果集。 工作流程是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的 API根据经过虚拟数据库面向客户端分析过的指令到网络上定位指定的节点,查找到对应的节点之后将查询指令传送到该节点上的数据中间件层上面,该中间件处理查询业务,查找所需要的表名,如果找到则返回正确信息给服务器端的 API,同时通过API读取数据资源 到虚拟数据库面向客户层,最后呈现给用户的数据是经过虚拟数据库面向客户端整合过的。 分散节点上的数据库层:位于分散节点上面的桌面形数据库( Access)是需要获取数据资源的最终来源,设计虚拟数据库结构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访问这些数据库,以获取信息供用户查询、分析、使用。 实现机制 虚拟数据库客户端与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的通讯:使用 TCP/IP协议进行通讯。 支持标准 SQL子集。 API与数据中间件层的通讯:因为需要动态的刷新虚拟表列表,所以 API与数据中间件层之间的通讯必须是实时的握手协议,一旦节点机登录网络 ,API就能够与它建立通讯关系并且刷新虚拟表列表。 数据中间件与桌面数据库的通讯:考虑到需要将查询到的结果集(数据表内数据资源信息)上传到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因此通信最好使用简单易用的 ODBC/JDBC方式。 数据中间件的实现机制:该数据中间件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与 API通讯的面向服务器层、格式转换层和运行在分布式数据节点上的面向客户端层。 客户端的物理设备启动时自动启动该中间件。 该中间件支持动态响应来自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的请求。 当虚拟数据库服务器需要向某分布式数据节点发送请求时,首先查询该节点是否登录网络 ,如果该节点已经正常运行于网络中,则虚拟数据库服务器向它发送通讯的请求,和该节点运行于同一物理设备上的数据中间件实时的响应这个请求,然后执行查询指令,并将查询的结果集和通讯成功的信息打包,并过 API发送给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如果执行查询指令出错,也向虚拟数据库服务器端返回出错信息;如果该节点并未正常登录网络,则数据中间件通过 API向虚拟数据库的面向客户层发送通讯失败信息。 实现机制如下面框图所示: 面向各级单位的公文分发与数据交换体系 应用系统与直属单位及上级省市之间要实现电子化的数据交换,包括公文的下发 、上传、下属单位公文的抄送、各单位之间的数据(公文)交换。 各单位的 OA系统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跨系统的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规范 由于整个系统构建在J2EE框架之上,所以可以容易地采用 XML格式进行数据交换。 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标准为构造内容和数据提供了一种方法, XML文档内的数据结构在数据类型定义( DTD)中加以说明。 支持 XML的应用无需事先相互了解就能通信和交换数据,只要它们共享或能够转换 DTD即可。 XML定义了一种超越任何平台、任何语言的数据表示格式,在 XML所传输的信息中除包括用户数据外 ,还包括对数据格式的描述信息,使任何接收端的 XML都能够方便地 “解码 ”,并将 XML标准格式的数据转换成接收端程序所能识别的本地数据。 这样便可实现采用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不同语言的应用之间平滑地通信。 数据交换体系的实现 实现目标:网状数据交换 在业务需要时,在同一系统构架上,开放网状交换的权限,可以在系统内实现网状数据交换。 中间件与应用系统接口: 一般情况下,中间件支持多种接口函数库,包括: C, C++, JAVA, ActiveX。 从 API类型上看,中间件所提供的众多良好的特性(包括:订 阅 /发布、自动负载均衡、容错、智能化代理传输 …… )都有其对应的 API。 在中间件的部署过程中,针对一些与有通用性的应用系统接口,采用 “适配器 (Adapter)”方式开发,以达到今后系统的对接口的复用。 根据与消息中间件集成的方法不同,可将 Adapter分为四类,即基本的四种集成方法,如下图 需要指出的是:图中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数据传输是双向的,即采用某一种方法集成的应用可以和利用任意其它方法集成的应用通过中间件平滑地集成。 公文分发 分为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实现目标:通过邮件系统向下分发公文 第二阶段实现目标:借助于星型数据交换体系,实现星型公文交换 乐清市办公系统采用发布订阅 (Pub/Sub)传输模式。 由乐清市办公系统发布可供订阅的信息 “主题 ”(需要下发的乐清市公文作为一个主题),下属单位按照乐清市要求自行订阅。 当乐清市办公系统产生新的发文时,消息中间件系统可以自动按照该主题的订阅列表向多个下属单位发送信息(此处为 Push方式)。 另一方面,由下属单位公布发布可供订阅的信息 “主题 ”(需要上报乐清市的公文作为一个主题),乐清市办公系统可根据需要自行订阅,实现下属单位公文的自动上报。 同理,各下属单 位之间的公文交换以及乐清市办公系统向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发布工作也可以通过发布订阅 (Pub/Sub)传输模式方便地实现。 第三阶段实现目标:借助于网状数据交换体系,实现网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