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报告内容摘要:

10152020) ( 9)、《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20) ( 10)、《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T 10012020) ( 1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43562020) ( 12)、经审核后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四 项目主要任务和内容 地籍调查 农村地籍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延伸和细化,也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与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农村地籍调查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村庄、林场、花园、采矿用地等范围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 严格按照地籍调查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依据《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程》、《江西省农村地籍调查技术规定》、《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技术规定和标准,充分利用二次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对每一宗土地开展地籍调查(含地籍测量与权属调查),形成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7 土地登记发证 尊重农村集体土地“三级所有、组为基础”的历史现状,按照“主体平等”的原则,确定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依法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 农村集体土 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五 项目组织及保障措施 项目机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 xxxxxx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国土资源、农业、财政、林业、民政、水务、住建、测绘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 xxxxxx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 xxxxxx 国土资源局及各乡镇国土所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组织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组织项目招标 ,负责审核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 xxxxxx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设计》;开展辖区内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配合及协调作业承担单位在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组织乡(镇)、村委会(管理处)、村小组干部参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组织协调村委会(管理处)、村小组有关人员参加权属界线调查的现场指界、确认;依法调处辖区内土地权属争议;及时协调、处理土地调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行政和技术问题,并对工作进度、质量进行实时督查;负责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辖区内农村地籍调查及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上报 ,并负责 8 组织安排专家组验收。 质量管理机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由 xxxxxx 国土资源局、项目承担单位质量检查人员组成的质量管理组,共 15 人组成的质量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该项目的质量监督及检查工作,确保本项目成功质量符合要求。 投入的技术人员 由九江地质工程勘察院针对 xxxxxx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立项目部,由副院长担任项目总负责,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进行工作协调和技术指导。 投入外业调查人员 20 名,内业建库人员 8 名,质量检查人员 6 名,项目部 2 人,共计 36 人,并组建外业组、内业组、质检组、验收组开 展本项目工作中的各项工作。 项目保障制度 人员、设备及安全生产制度 ( 1) 项目部 同时负责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轮值制度,设安全天数记录牌,填写安全日志,坚持每周一次质安进度例会;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宣传栏,配合开展安全合格班组活动。 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组织、有教育。 ( 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必须与经济责任挂钩,奖罚分明。 明确各 作业 人员的安全责任,项目经理是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 作业员 必须作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3)采用新技术,使 用新设备,推行新工艺之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安 9 全知识、技能、意见的全面安全德育,树立坚持安全操作的信心,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 4)外业作业时使用的设备、图纸、资料等不准离人,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 ( 5)所有设备必须定期检验,随时保养。 ( 6)作业组必须配备安全警示牌,外业施工人员必须穿好安全标志服和红色号帽,遵守交通规则。 ( 7)路况复杂,当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时,严禁车闸失灵的自行车上路。 ( 8)作业天气炎热,个作业组备好防暑、降温及防蛇、虫药物,确保人身安全。 质量检查制度 我院实施测绘 成果质量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 最终检查内业采用全数检查,外业采用抽样检查。 项目审核人应对照项目技术方案和有关规范对项目技术报告、记录手簿、计算成果、图纸、作业过程和方法等对成果进行认真审核,并保持审核记录。 审核完成后,应填写成果内部审核 /验收表。 审核通过后 , 将项目全部成果资料和成果内部审核、验收表交审定人审查。 审定人对经审核人审核通过的成果进行质量审查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或未提交完整资料的项目 , 应不予审查和验收,退回项目组限期处理。 审定合格的成果,经有关人员签署、加盖公章和按 要求统一装订后 10 提交用户,并办理交接手续(成果验证依据)。 六 已利用的数据、图件资料 1)、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各项专项规划 图件及数据 资料, 作为本次调查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参考依据。 2)、 图件资料: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 1:10000 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近年来的遥感影像资料等,作为本次调查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参考依据。 1:5000 DOM 影像图,作为本次所有权调查的工作底图。 3)、土地登记、征收、征用、出让和划拨用地等资料,作为本次调查部分国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 4)、交通、水 利、林业等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作为本次调查公路、铁路、河流、水域等国有宗地的权源材料及调查依据; 七 数学基础及精度指标 数学基础 坐标系统 xxxxxx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 克吕格投影, 3 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 117176。 00′;高程系统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比例尺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比例尺为 1:5000 比例尺。 分幅与编号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工作底图和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执行《国家基本比例尺 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GB/T139891992)的相关规定。 11 调查单元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 计量单位 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采用米 (m),保留两位小数;面积单位采用平方米 (㎡ ),保留两位小数;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 (h ㎡ ),保留两位小数;界址坐标精确到 3 位小数点。 精度指标 所有权界址点精度 界址点点位中误差 适用范围 中误差 允许误差 ≤177。 (图上 ) ≤177。 (图上 ) 图解界址点 ≤177。 ≤177。 实测 界址点 所有权界址线套合精度 明显界线在 DOM 上套合移位不大于 ,不明显界线在 DOM 上套合位移不大于。 八 项目实施情况 权属调查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 xxxxxx 农村集体土地调查区根据现有的线状地物和城镇地籍调查时街道线和街坊线,共划分 15个地籍区, 86个地籍子区,详细说明见《 xxxxxx 12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报告》。 权属界址调查 确认权属主体 按照《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 2020〕 17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遵循“主体平等”和“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乡(镇)、村、组的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 界址点设置 一是在三个以上权属界线的交叉点上设置;二是在权属性质和权属单位发生变化处设置;三是在线状地物归属发生变化处设置;四是在地类变化交点处设置。 通过相邻几方指界人现场指界确定界址点位置并在工作底图上标注界址点位置,在地籍调查表中对界址点作点位说明,对权属界 址线走向作详细、准确的文字说明。 界址点编号 在地籍子区的范围内,对界址点统一编号,保证界址点号唯一。 在权属调查的地籍调查表和宗地草图中,以宗地为单位,从左上角按顺时针方向,从“ 1”开始编写界址点号。 界址变更后,新增界址点的编号在地籍子区内最大界址点号后续编,废弃的界址点编号不再使用。 调处权属争议 xxxxxx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办公室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个方面,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