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8-9-3井钻井工程设计内容摘要:

寸( mm):Φ 钻达井深( m): 200 套管尺寸( mm):Φ 套管下深( m): 0199 水泥封固段( m): 0199 二开: 钻头尺寸( mm):Φ 钻达井深( m): 套管尺寸( mm):Φ 套管下深( m): 02134 水泥封固段( m): 02134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8 五、钻井主要设备、 及钻井施工队伍要求 钻机与主要设备配置 序号 名称 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1 钻机 ZJ30/1700 2 井架 JJ170 最大载荷 170t 3 天车 TC— 170 最大载荷 170t 4 游动滑车 YC— 170 最大载荷 170t 5 大钩 DG— 170 最大载荷 170t 6 水龙头 XSL— 170 最大载荷 170t 7 转盘 ZP— 445 开口直径 445mm 8 绞车 JC— 30 快绳拉力 20t 9 泥浆泵 2 3NB1300 957kW 10 柴油机 3 G12V190PZL— B 900kW 11 电动压风机 2 LGF R 12 发电机 2 HGVL320/16 200kW 13 振动筛 2 BL— 50 处理量 180m3/h 14 液气分离器 YQF5000 处理量 5000m3/d 15 真空除气器 ZCQ1/4 处理量 180m3/h 16 闸板防喷器 2FZ2835 35MPa 或相当型号 17 环形防喷器 FH2835 35MPa 或相当型号 18 液压控制系统 FKQ6405 或相当 型号 19 除砂器 NCS300 处理量 200m3/h 20 除泥器 ZQJ— 125 处理量 200m3/h 21 离心机 LW450842N/414 处理量 40m3/h 22 加重装置 SB168 钻井施工队伍要求 ( 1) 具有 相应 级别资质。 ( 2) 具有同类井施工经验。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9 六、钻井工程质量要求 井身质量要求 井 段 ( m) 测斜间距 ( m) 井斜角 (176。 ) 靶心距( m) 全角变化率 (176。 /30m) 平均井径扩大率( %) 0~ 200 200 ≤ ≤ 20 ~ 1000 ≤ 2 ≤ ≤ 15 ~ 1820 ≤ ≤ ~ 造斜段:≤ 30 扭方位段:≤ 30 稳斜段:≤ 50 ≤ 30 造斜段:≤ 5 扭方位段:≤ 5 稳斜段:≤ 2 固井质量要求 ( 1) 水泥环与套管壁、井壁胶接紧密,管外无串槽。 ( 2) 油层套管水泥浆应返至地面。 ( 3) 固井质量 检查测井测定的 固井质量 应至少达到 合格 标准。 ( 4) 固井后套管试压应达到以下标准 套管程序 套管外径 mm 试压压力 MPa 试压时间 min 允许压力降 MPa 表层套 管 6 30 ≤ 油层套管 15 30 ≤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0 七、钻具组合设计及强度校核 一开钻具组合 名称 数量 (根) 外径 mm 内径 mm 推荐长度 m 单位重量 N/m 段重 kN 累重 kN 方钻杆方入 1 钻杆 13 117 钻铤 6 54 钻铤 3 27 钻头 1 注:以上计算数据未考虑补芯高,施工中注意修正 二开钻具组合 ( 1)直井段钻具组合 名称 数量 (根) 外径 mm 内径 mm 推荐长度 m 单位重量 N/m 段重 kN 累重 kN 方钻杆方入 1 钻杆 181 1629 钻铤 18 162 223 扶正器 1 钻铤 2 . 钻头 1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1 ( 2)造斜及扭方位段钻具组合 名称 数量 (根) 外径 mm 内径 mm 推荐长度 m 单位重量 N/m 段重 kN 累重 kN 方钻杆方入 1 钻杆 203 加重钻杆 30 270 钻铤 2 无磁钻铤 1 176。 单弯动力钻具 1 减震器 1 159 钻头 ( 3)稳斜段钻具组合 名称 数量 (根) 外径 mm 内径 mm 推荐长度 m 单位重量 N/m 段重 kN 累重 kN 方钻杆方入 1 钻杆 200 127 加重钻杆 30 127 钻铤 5 扶正器 1 无磁钻铤 1 扶正器 1 减震器 1 159 钻头 1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2 钻具强度校核 下井序号: 3 中和点深度 (m): 中和点位置 :外径 127mm 内径 加重钻杆 钻 具 明 细 序号 钻柱 名称 外径 mm 内径 mm 钢级 重量 kg/m 长度 m 屈服强度 MPa 抗拉 系数 抗扭 系数 MISES 系数 1 钻铤 2 加重钻 杆 3 钻杆 G105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3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4 现场必备工具 名 称 规 格 数量 单位 1 钻铤 3 根 2 钻铤 18 根 3 加重钻杆 127mm 30 根 4 无磁钻铤 2 根 5 扶正器 240mm 2 个 6 减震器 159mm 2 只 7 短钻铤 mm 1 根 8 单弯动力钻具 165mm 176。 2 根 9 电子多点测斜仪 1 套 10 MWD 随钻测斜仪及配套设备 2 套 11 反循环打捞篮 200mm 1 套 12 磨鞋 200mm 2 支 13 卡瓦打捞筒 200mm 1 套 14 高强度公锥 127mm 1 支 15 高强度公锥 1 支 16 母锥 127mm 1 支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5 八、钻头选型及钻井参数设计 钻头选型 开钻 次序 井段 m 进尺 m 层位 钻头 尺寸 mm 类型 纯钻时间 h 机械钻速 m/h 一开 0~200 200 第四系 、 青山口组、泉四段 H126 1 二开 200~1580 1380 泉四段、泉三段、泉二段、泉一段 、登娄库组 P265MF 1 1580~1820 240 营城组 HJ517G 1 1820~ 营城组 、 沙河子组 HJ517G 2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6 钻井参数设计 钻头 序号 层位 井段 m 喷咀 组合 mm 机 械 参 数 水 力 参 数 钻压 kN 转速 r/min 排量l/s 立管 压力 MPa 钻头 压降 MPa 循环 压耗 MPa 冲 击力 KN 喷射 速度 m/s 钻头水 功率 kW 比水 功率 W/mm2 上返 速度 m/s 功率 利用率 % 1 第四系 ~ 泉四段 0~ 200 15,15,16 40~ 60 60~ 80 2 泉四段 ~ 登娄库组 200~1580 11,11,11 50~ 80 100~120 3 登娄库组 ~ 营城组 1580~1820 11,11,11 160~200 40~ 80 4 营城组 ~沙河子组 1820~ 11,11,11 180~220 40~ 80 51. 17 注:以上表中数据为理论计算数据,钻井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7 九 、钻井重点技术要求 一开技术要求 ( 1)井斜角控制在 176。 以内。 钻进至表层设计深度,如地层不适合坐套管鞋,可继续钻进至设计井深以下的稳定泥岩地层。 ( 2)为防止漏、塌发生,要求用高粘切钻井液钻进,且适当控制钻速与排量,防止冲垮和蹩漏地层,接单根时,早开泵,晚停泵。 ( 3)采用轻压吊打方式钻进,确保一开井眼打直。 ( 4)为确保井壁稳定,防止塌 垮,采用低速起钻,并且要对井筒进行连续灌注钻井液。 ( 5)完钻后充分循环,将井筒内的岩屑充分清除,起钻前测井斜。 ( 6)下钻通井一次,必要时可增加通井次数,充分循环,保证表层套管的顺利下入。 二开技术要求 ( 1)钻表层套管附件前,对设备、钻井工具、仪表进行一次检查,合格后方可二开。 ( 2) 直井段 钻进中注意防斜,按要求定点测斜( 400 m、 600 m、 800 m、 1000m、1200m、 1400m、 1600m、 1800 m),测量范围177。 20 m,必要时加密测斜。 ( 3)每班检查钻井泵空气包压力是否达到要 求 (充气压力达到总泵压的 1/3~1/2),并限定好安全阀。 ( 4)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不超过 3 分钟,每次活动钻具长度应大于 5 m。 ( 5)要做好地层压力曲线和实际钻井液密度曲线的绘制。 ( 6)根据地质和工程需要,定期、定深做低泵冲试验,并做好记录。 及时掌握不同井深不同排量的循环压力情况,为实施压井作业提供依据。 ( 7)每起钻 3~5 柱必须灌满钻井液一次,要求钻井队配备并用好计量罐。 ( 8)每次下钻接近井底时,要减慢下钻速度,防止新钻头卡钻;起下钻时,上提遇卡不超过 100 kN,下放遇阻不超过 50 kN。 1200efefce65a5957edde2d2993074b6 18 ( 9)钻进中,送钻均匀,严防溜钻、顿钻,注意转盘扭矩变化。 使用好钻头,防止发生钻头事故。 ( 10)井深超过 1000 m 后,如钻遇复杂地层,要进行短起下钻。 ( 11)未经探伤的钻具一律不许入井,钻具扣型符合 API 标准,近钻头稳定器采用双内螺纹。 ( 12)起下钻时,一律使用带扭矩表的液压大钳,严格按规定扭矩上紧螺纹。 钻铤螺纹先用链钳上紧后再用液压大钳按规定扭矩上紧。 ( 13)钻井参数仪表应灵敏准确,每次起下钻时应校验一次。 ( 14)钻至设计井深,由地质监督确认后,处理好钻井液、循环两周,并进行短起下钻通井,确保电测 顺利进行。 ( 15)电测后下钻通井,消除井下卡阻井段,调整好钻井液性能,确保井筒畅通,保证  mm 套管的顺利下入。 定向技术要求 ( 1) 二开前要对井口坐标进行复测, 并以复测井口坐标 修正后的井身剖面施工。 ( 2)定向前,应对已钻直井段进行电子多点测量,直井段测量数据的间距≤ 30m,及时处理测斜数据,保证直井段井眼轨迹满足定向要求,若修改井身剖面设计,应报甲方审批。 ( 3)定向前,由现场监督检查定向工具、仪器准备情况,使用的特殊配合接头、扶正器、非磁钻铤、无磁承压钻杆等应有钻具探伤分级报告,螺 杆钻具出具出厂合格证书 ,并建立使用台帐。 ( 4)定向施工前,测斜仪器必须经技术人员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在地面试验正常,螺杆钻具, MWD 信号发生、接收装置必须在井口试运转正常,方可下井使用。 ( 5)定向施工作业,由定向技术服务方下达技术作业指令,现场监督、定向技术服务方和钻井作队三方签字实施,斜井段钻进时,造斜及扭方位段测斜间距不大于 30m,稳斜段测斜间距不大于 50m。 ( 6) 下钻前对入井钻具丈量、检查,入井动力钻具,应进行地面测试,按照 SY/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