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析 纤维长度 (mm) 通过 筛 (%) 方法 B;普通筛分析 纤维长度 (mm) 通过 筛 (%) 通过 筛 (%) 通过 筛 (%) 6 70 土 l0 6 85 土 10 65 土 10 30 土 l0 灰分含量 (%) 18 土 5,无挥发物 PH 值 土 吸油率 纤维质量的 ( 土 )倍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2 含水率 (%) 5(以质量计 ) 上面层改性沥青 SMA13 混合料配合比 沥青路 面 上面 层采用 SBS 改性沥青 SMA— 13 级配类型。 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项目沥青混合料施工配合比均由邳州市交通运输局委托江苏东交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我部根据其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指导后场生产 , 并邀请技术服务代表到场全程进行指导。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 1) 首先应根据 SMA13级配要求 ,以 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选用高、中、低 3 个档次,设计 3组配比 , 选择初试沥青用量 , 制作马歇尔试件, 分析 VMA、 VCA,确定设计级配,对设计级配变化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 分析 VV、 VFA 等,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合格后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稳定度、流值 ,合格后进行各种配合比设计检验,确定目标配合比。 根据希望的设计空隙率(通常为 4%),确定最佳油石比 OAC。 经过试验确定 SMA13目标配合比为: 1: 2: 4:矿粉 =40:35::, 油石比选定为 %。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 1)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 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符合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和 表 改性沥 青 SMA13 矿料级配通过率( %)范围 , 并特别注意使 、 和 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以确定各热料仓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 衡。 ( 2)确定最佳油石比。 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 OAC 和 OAC177。 % 三个 油石 比,取以上计算的矿质混合料,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 马歇尔试件,计算试件的 VMA、 VCAmix、 VV 和 VFA,按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选定适宜的最佳油石比。 ( 3)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 用以上生产配合比,进行沥青析漏试验和残留马歇尔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3 稳定度检验。 经过试验确定 SMA 生产配合比为: 1:2:4:矿粉 =37:38:15:10, 油石比选定为%。 生产配合比验证 用生产配合比在生产拌和机上进行试拌,经检验,改性沥青 SMA13 技术性能符合规定后铺筑试铺段。 取试铺的改性沥青 SMA13 进行体积指标分析、马歇尔检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由此确定正式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拟定的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 根据施工规范及以往 SMA13沥青 上 面层施工经验, 为保证试验段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松铺系数 约为 , 上 面层松铺厚度 约为 5cm。 试验段施工前,施工前测量技术人员提前准确放好路线断面桩号位置,每10m 断面上各布设控制点,每断面 3 点,分别设在距中线 2m、 6m、 10m 处,测得以下数据: ( 1)摊铺沥青混凝土试验段前的下承层顶面标高 h0。 ( 2)摊铺后未压前的混合料松铺标高 h1。 ( 3)压实后沥青混凝土顶面标高 h2。 ( 4)计算松铺系数 K=(h1h0)/(h2h0)。 摊铺系数的测定与调整:试验段在第一段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松铺系数的验证,确定合理松铺系数,在未摊铺段落及时调整松铺厚度,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松铺系数的复核验证 ,以确定合理、有效可行的松铺系数,指导今后大面积施工。 六 施工方案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4 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开工前的检查 检查用于工程的材料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密切关注天气,选择晴好天气施工,并检测当时的施工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施工设备是否良好,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运输车辆是否清洁无污物。 检查路面下 面 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测量放样的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批准配合比 下承层检查 喷洒粘层沥青 施工放样 清扫下面层 上面层搅拌及运输 摊铺、碾压 验收 试验段总结报告 大面积开工 原材料检验 配合比设计 试拌混合料 拌合设备调试及标定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5 沥青下 面 层的检查与清扫 检查下 面 层的完整性与 下封层 表面的粘结性。 对局部 下面层 外露 或 两侧宽度不足部分应按下 面 层施工要求进行补铺。 对下 面 层 表面杂物亦清扫干净。 灰尘应提前冲洗,风吹干净。 喷洒粘层沥青 沥青 下 面层的质量检验。 对 下 面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质量缺陷(例如严重离析和开裂、油污染等)应按规定进行修复,并由监理组签署意见报 业主 备案。 对 下 面层表面的污染物必须清扫干净,必要时用水冲刷,对于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冲刷不掉的,应用人工将表面水泥砂浆凿除。 对 下 面层表面,清扫干净、冲洗的水迹晾干后喷洒粘层沥青。 采用沥青洒布汽车喷洒乳化沥青,洒布车应有良好的计量设施,确保均匀的按规定数量实施喷洒。 下面层沥青喷洒折算成纯沥青为 ~ ,桥梁上下面层之间喷洒数量折算成纯沥青为 ~。 施工工艺按按 设计图纸要求 执行。 粘层沥青喷洒后应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 为了防止粘层沥青发生粘轮现场,沥青面层上的粘层沥青 应 在上面层施工的前 2~ 3天前洒布, 不粘车轮时才可摊铺上面层。 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见下表 : 表 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破乳速度 快裂 粒子电荷 阳离子( + ) 道路标准黏度计 C25,3 S 10~ 25 恩格拉黏度( 25℃) 1~ 10 筛上剩余量 ( 筛) % <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6 与集料的粘附性 > 2/3 蒸发残留物 163℃ 残留物含量 % > 50 针入度 (25℃ ) 80~ 130 软化点 ℃ ≥ 50 延度( 5℃, 5cm/min) cm ≥ 30 弹性恢复( 25℃, 1h) % ≥ 60 动力黏度 ≥ 500 贮 存稳定性 1 天 % < 1 5 天 < 5 施工放样 为保证沥青砼的摊铺厚度,在摊铺前按设计标高进行施工放样,按中央分隔带路缘石与摊铺宽度每隔 10m 放出相应边桩 , 标出白线。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合机除具有防止矿粉飞扬 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配备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和自动打印装置。 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中长时间储存,以不发生沥青析漏为度,且不得储存过夜。 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 10~ 15℃。 拌和楼控制室要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随时在线检查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间(每盘 约 50~ 60 秒,其中干拌不少于 10 秒,湿拌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7 不少于 40秒)以混合料拌和均匀, 所有矿料颗粒充分烘干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 度。 严格控制拌和厂拌制的混合料,保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的不采取使用。 拌和机上午、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合料性质。 每天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进行总量控制。 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筛分结果,在线抽查矿料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和沥青用量,与设计结果进行校核;以每天产量计算平均厚度,与路面设计厚度进行校核。 上 面层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见下表 611: 表 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 ℃ 沥青加热温度 160~ 170 集料温度 180~ 190 混合料出厂温度 170~ 180,超过 190 废弃 运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 165 摊铺温度 不低于 160,低于 140 作为废料 初压开始温度 不低于 150 复压最低温度 不低于 130 碾压终了温度 不低于 1l0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13)的技术要求 : 表 SAM 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 单 位 技术要求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 / 两面各击 75 次 空隙率 VV[1l % 3- 矿料间隙率 VMA[1l % 不小于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VCAmix / 不大于 VCADRC 沥青饱和度 VFA % 75- 85 稳定度 KN 不小于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8 流值 mm 20- 50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采用插入式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插入深度大于 150mm。 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 300mm。 装混合料 之前,先将车厢清扫干净,同时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用油水混合液进行涂刷,并将积聚在车厢底部的余液用拖把清除。 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三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 安排数量充足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 运料车应有良好的两层篷布加棉被覆盖设施,车帮应制作保温层,卸料过程中最下层篷布应继续覆盖直到卸料结束取走篷布,以资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前必须将工作面清扫干净,如用水冲,必须晒干后才能进行摊铺作业。 采用二台摊铺机双机联合梯队摊铺,两台摊铺机宽度分别为 ,摊铺宽度为 , 上 面层摊铺厚度 采用无接触式平衡梁 方式进行找平。 摊铺时靠近中央分隔带侧摊铺机在前,靠近路肩侧摊铺机在后。 前摊铺机过后,摊铺层纵向接缝上应呈斜坡,后面摊铺机应跨缝 10~ 15cm 摊铺。 摊铺机过程中应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摊铺。 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后才停机一次。 上下面层纵缝应错开 15cm 以上。 摊铺机开工前提前 ~ 1h预热 熨平板 不低于 100℃。 摊铺时熨平板应采用中强夯等级,使铺面的初始压实度不小于 85%。 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粒料将铺面拉出条痕。 为确保摊铺质量。 上 面层摊铺厚度采用 平衡梁方 的高程控制方式。 采用两台摊铺机实施摊铺施工 , 两台摊铺机距离不应超过 10m,宜在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在 5m 以内。 开始摊铺时,施工现场应有 5 辆以上等候卸料车。 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 300m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时应快速,大角度翻起,运料车应挂空档,由摊铺机推动前进。 250 省道邳州铁富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 19 要注意 摊铺机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减少粗细料离析。 摊铺机集料斗应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约 10cm 厚的热料时,下一辆运料车即开卸料,做到连续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 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做到摊铺机不拢料,以减少面层离析。 摊铺作业时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又是一个重要环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满足表 规范和设计 要求。 混合料温度过低将导致摊铺作业困难,。sbs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司焊工的管理,建立焊工档案。 公司质检责任工程师 a 审核公司重点控制管道的检验工艺文件; Q/QM 04032020 (Ⅴ) 第 页 共 页 b 参加公司重点控制管道的压力试验前的中间检查工作; c 审核公司重点控制管道的不合格品审批单; d 参加压力管道内 部质量审核; e 跟踪、吸收国内外压力管道安装的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并组织实施。 公司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 a
刷一道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的配合比是: 10沥青︰汽油 =30︰ 70。 配制冷底子油时先将熬好的沥青倒入料桶中,当沥青温度降到 100℃时再分批加入汽油,开始每次 2~ 3L,以后每次 5L。 4 冷底子油采用长柄滚刷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漏涂。 当冷底油挥发干燥后,即可铺贴卷材防水层。 如涂刷冷底油后因气候、材料等影响,较长时间不能铺贴卷材时,则在以后铺贴卷材之前重刷一道冷底子 油
上插入,并确保螺母全部拧紧。 解下吊具。 接通电源,将操作室控制盘上的扭子开关置于架设档位置,将控制盒移到梯笼顶上,点动检查电梯运行方向是否与控制盒上的标志(上开,下降)一致,若不相同则要断开电源,将工地电源箱内的主开关的三相电源中任意两相换接,严禁换接电梯本身相序及电路。 同时启动两侧梯笼上升至第一道附着位置,按要求加设第一道附着。 继续逐节的安装,安装过程中
备机械结构 户外机壳 第 2 部分:箱体和机柜的协调 尺寸》中尺寸系列的数值选择。 控制柜尺寸宜为 800(宽度) 600(深度) mm、 1000(宽度) 800Q / GDW 430 — 2020 2 (深度) mm,高度视柜内设备情况确定。 控制柜结构 安装于户外的控制柜宜采用双层柜体,两层板材之间距离为 25mm。 户内控制柜可采用单层柜体。 板材厚度不小于。 控制柜应为前后开门
呈融溶状态为度。 ⑹ 卷材搭接按以下方法进行: a 长边搭接:卷材纵向搭接宽度,单层防水 ≥80mm ,必须仔细操作,先熔去待搭接部位卷材上的防粘层和粒料保护层,同时应熔化接缝两面的粘结胶,然后进行粘合排气,用手持辊压实,并应有明显沥青条; b 短边搭接:卷材两端必须全部粘结,搭接宽度,单层宽度应 ≥100mm ,并在基层卷材定位弹线、试铺,按卷材规格、铺设要求、屋面排水坡度、细部尺寸
、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测试、电子产品维修及电子产品开发等教学团队的建设。 3.建设措施 ( 1) 建立培养 机制 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 、 参与课程开发 和 企业锻炼等途径,树立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掌握电子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促进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成长。 建立“传帮带”制度,加快年轻教师成长步伐。 ( 2) 建立双向兼职机制 专业课 50% 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