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内容摘要:
录、施工验收资料、 经济材料的能力 质量评定资料等整理分析 料入库和保管制度的组织落实 安 装 造 价 设 备 运 行 管 理 工 程 质 量 监 督 其 他 岗 位 岗 位 群 基 本 能 力 11 实施校企合作“ 2+1” 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实现毕业证与上岗证双证融通,调 整由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建筑设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适应核心就业岗位为主要培养目标,参照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员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活动过程,完成素质、能力、知识的解析,实现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设计,优化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 建设目标 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创新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 “ 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行业职业标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将课程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项目导向 +毕业 顶 岗实习”教学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开发建设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 理论、实践一体化核心课程和教材;建立并完善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2. 建设思路 为全面支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 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对地方建筑安装行业和供热空调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充分 发挥 教学专业 指导委员会的作 用,建立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管理)骨干和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小组,以专业工程项目为导向,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设计培养方案 : 构建以 3 个专业工程项目为核心、以 8 个实训项目为支撑的项目导向教学 +毕业 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全面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解,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和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知识结构,然后分解课程知识点,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按各专业工程项目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相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深度融合,确立项目导向 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草稿。 为保证项目导向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组织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和专业教师 成 立教材编写委员会,集中校企密切合作优势,深入研究探索、编写出能适应项目导向教学要求的配套教材。 在第一轮次的教材使用过程中,及时反馈信息,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配套教材作出修改、调整。 在 2020 年形成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配套教材的正式稿。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 程技 12 术》专业课程体系框图 如图 3 所示。 图 3 《供热通 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框图 3. 建设内容 ( 1) 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 的项目导向教学课程体系 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彻底摈弃“老三段”教学体系,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点突出专业工程项目核心课程,对需要的专业理 论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项目导向教学 课程体系。 具体实施 过程 如下: 建筑电气 供 热 通 风 与 空 调 工 程 技 术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框 图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 外语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5. 高等 数学 6. 热工 学及 流体 力学基础 7. 建筑构造与识图 通风 空调 与制 冷 1. 空调 系统 安装 2. 通风 系统 安装 供热 工程 1. 采暖系统安装 2. 室外供热管网 系统 安装 3. 热源系统 安装 建筑 给水 排水 工程 建筑 给排水系统 安装 预算与施组 织管理 1. 安装 工程预算 2. 安装 工程施工 组织管理 职 业 岗 位 课 程 职 业 基 础 课 程 1. 热泵技术应用 安装工程造价 2. 高层建筑防火与排烟 3.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 4. 工程建设法规 5. 暖通空调新技术 6. 新技术、新工艺 7. 营销策略 职 业 拓 展 课 程 13 1)以建筑安装行业和供热专业职业岗位(群)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职业能力分解,确定职业核心能力。 2)聘请 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施工、监理、设计、工程审计、招投标等企业具有多年 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技术(管理)骨干和专业教师组成 课程建设 小组,进行课程体系任务分析, 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核心能力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项目,再对项目进行分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形成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的标准。 3)按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分析的项目 构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将工程项目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 分解课程知识点,围绕工程项目将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相关公共课(计算机、高等数学、力学)、专业基础课(流体力学、热工学、建筑构造与识图)与专业课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供热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通风与空调工 程 3 个工程项目, 10 个分部项目, 52 个子项目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立支撑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操作实训、 专业识图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施工组织实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认识实习、毕业实践 7 项综合实训项目和 10 门选修课,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最终建立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工学结合的项目导向教学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建设流程 如 图 4 所示。 图 4 课程体系建设流程图 公共课 专业项目核心课 实训项目 2020 年形成项目导向教学课程体系正式稿 实施过程中提出修改、反馈意见 行业专家、企业骨干、专业骨干教师 分解课程知识点 分解职业能力 形成项目导向教学课程体系初稿 三位一体、深度融合 14 采用项目导向教学 +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内两年的专业工程 项目教学和部分实训项目均在多功能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车间进行,实践教学时数占职业技术课程总教学时数达到 50%。 让 学生处在真实 的工作 情境,模拟 实际 工作角色,以典型工程项目为教学实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相对独立的项目。 通过项目的实施, 使学生 了解 项目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在施工现场 毕业 顶岗实习一年,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 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 学生的 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 新 的 课程体系使本专 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行业岗位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同时对教师队伍建设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 能在同类院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 2) 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加强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是推动教学质量 提高、 促进高职课程 教学 方法和 教学手段全面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建设应该 以 全面提高学生的 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 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课程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在两年的 专业建设期 间 内,围绕职业岗位核心技术知识要求,紧贴工程项目、生产工艺,制定专 业核心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评价标准,开发 3 门优质核心课程, 建设 3 门校级精品课程, 力争将 1 门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的流程如图 5 所示。 课程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为使课程建设的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更有针对性, 并且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符合企业需要。 加强校企合作 ,聘请 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课程建设总体规划、立项申报、组织方案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2)按 照新的教学改革方案 制定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目标和 课程标准。 建设期间 要把核心课程建设与一般课程建设相结合, 以 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建设好一般课程, 实现 课程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 3)责任分解 并 落实到人,成立 课程 开发建设小组,每组 2 至 3 名教师,研究工程 项目核心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对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供热工程》和《通风与空调工程》 专业项 目核心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系统的安排、调整 15 和更新, 完成 《 采暖系统安装 》、《 通风系统安装 》、《 空调系统安装 》 和 《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 》 核心课程 建设任务。 课 程 分 析任务分析课程实施内部环境分析课程实施外部环境分析课 程 设 计目标设计内容体系设计基本环境设计内容组织设计课件教材设计课 程 实 施教学单元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单元的教学情境设计选择教学单元的教学媒体教学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单元的教学进程设计教学单元的考核方式设计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评价 图 5 课程建设的流程 4)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组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专业技能突出、具有创新精神 、 专兼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团队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 30%,中级职称比例达到 50%,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 70%,实验实训教师 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职称或高级职业 资格证书。 建立课程负责人选拔机制,选取 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有一定 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的 副 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完成 精品课程建设任务。 16 5) 在 课程建设 过程 中,将教学内容改革与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等教学方法 ,成立学生学习 小组,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6)建立激励机制与奖惩制度。 对 课程建设情况进行 定期检查, 依据 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 3) 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建设 建立教材开发领导小组,由专业带头人担任组长,各教材的负责人任 组员, 其中 企业专家 所占比例 不少于 50%。 负责人组织教材的调研,形成教材的编写计划 和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 专家 共同进行教材开发,保证教材的针对性、适用性。 教材开发 应 融入安装施工工艺规程的内容, 并 依托行业、企业将工学结合 的 内 容融入教材。 教材建设程序 如 图 6 所示。 图 6 教材建设程序 通过以上有效措施,开发《 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 》、《 采暖 系统安装》、 《 通风 系统安装 》、《空调系统安装 》 、《 安装工程预算 》 等 10 部特色教材 , 其中 5 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正式出版,其余 5 部形成讲义。 4. 资金预算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经费预算详见表 1。 (三)师资队伍建设 1. 建设目标 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项目导向教学 +毕业 顶岗实习”的专业教学模式,建设一调 研 岗位资格标准 岗位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 教材建设 17 支具有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 学团队,必须 做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表 1 课程体系与教学 资源建设经费 预算表 建设内容 资 金 来 源 与 预 算 (万元 )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行业企业 学院自筹 合计 12年 13年 小计 12年 13年 小计 12年 13年 小计 12年 13年 小计 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建设 4 4 8 1 1 2 1 1 2 12 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建设 8 4 12 1 1 3 3 6 19 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 建设 5 6 11 5 1 6 1 2 3 20 特色教材开发 6 2 8 2 1 3 2 2 4 15 小 计。78-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
相关推荐
事故 杜绝 发生一起 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扣 400 分 等级偏差事件 一般偏差事件 杜绝 发生一起一般偏差事件扣减 50 分 严重偏差事件 杜绝 发生一起严重偏差事件扣减 100 分 第三条 补充说明 以上考核内容涉及的火灾、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以及判定标准参照本方案“二、专业术语”相关条款执行。 “个人责任原因导致的严重违反空防安全规定的事件”、“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公设备; 9 烟灰缸; 10 经常使用的生活必须品; 不要 1 废纸、灰尘、杂物、烟头、垃圾; 2 水渍、油渍; 3 多余、不再使用或损坏的办公用品、垃圾筒、纸篓等; 4 多余、超过两周不使用的私人用品; 5 破损无用的清扫、 清洁工具; 6 墙壁上的蛛网、灰尘、斑点等污渍; 7 不再适用的海报、看板、张贴物、标识; 8 办公椅上除座垫以外的其他物品; 9 宿舍产生的生活垃圾。 5
………… 工程部部长 合约部部长 监理部部长 财务部部长 协调部部长 材供部部长 试验室主任 办公室主任 ………… 组织机构框图 填报: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19 表三 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机构人员情况表(第 监理处) 第 页 共 页 建设单位: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监理标段: 起止桩号: 驻地高监: 电话: 办公室电话: 邮编及地址: 投标承诺 合同谈判 序号 本段投标拟任职务
者在收到提议后 10 个工作日内未作出反馈的,或者董事会同意召开股东 大会但未在作出决议后的 10 个工作日内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的,单独或者合并持有本行10%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有权向监事会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应当以书面形式向监事会提出请求。 监事会应在收到书面请求和提案后 10 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并书面反馈提议股东。 监事会同意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