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吨年味精中和车间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CH2 +H2O (式 ) | | CH2 CH2 | | COOH COOH ( Glu) ( MSG) 4. 2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图 喷射液化 100~ 105℃ 二次喷射液化 分离 135~ 140℃ 液 升温 80℃ 降温 灭酶 加入玉米浆、糖蜜、无机盐 喷射液化 连消 调浆罐 淀粉、 α 淀粉酶、激活剂、保护剂 PH ~ 维持罐 层流罐 60 min 高位槽 闪急冷却 气液分离 糖化罐 糖化酶 板框过滤 贮糖罐 板式换热器 维持罐 板式换热器 无菌空气 加入高流液、 H2SO4 至 ~ 调 PH 6~ 7 T 30℃ 至 ~ 降温 加高流液 降温 调 PH 至 15℃ 沉淀 上清夜 水反洗、洗脱 (可用于陪洗脱剂) 总过滤器 空气压缩机 高空采气 发酵罐 二级种子、 NH消泡剂 预晶 2h 、降温、搅动 预晶 1 h 沉淀 48 h 离心机 重液贮罐 贮液罐 离心机 离子交换柱 前流液 后流液 高流液 (含 Glu 多,含高流液多回高流液贮罐) 母液 湿谷氨酸 稀份水 滤液 中和罐 水、 NaOH、活性炭 5565 脱色罐 活性炭、 Na2S55~ 65℃ 板框过 滤 脱色柱 贮罐 贮罐 贮晶槽 贮罐 二次过滤 二次脱色罐 过滤 从淀粉到生成味精,共 有空气计净化、糖化、发酵、提取、中和、精制等主要车间。 下面以中和车间为主分别介绍。 4. 2. 1 糖化车间 4. 2. 1. 1 糖化车间概述 糖化的目的是为发酵生产提供淀粉糖液,提供谷氨酸生产菌生产代谢所需的碳源。 目前,淀粉的糖化工艺主要采用酶解法。 酶解法也称双酶法,是用淀粉酶和糖化酶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工艺,分为两个过程。 第一,液化过程,即利用 α– 淀粉酶将淀粉液化 ,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 ,使蛋白质分离。 第二,糖化过程 ,及利用糖化酶将液化了的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水解化为葡萄糖。 4. 2. 1. 2 工艺流程 淀粉 →调浆→配料→一次喷射液化→保温维持→层流维持→二次喷射液化、高温灭酶→闪急冷却→糖化罐→中温液化→糖化→中和→灭酶→过滤→贮糖罐。 4. 2. 1. 3 操作规程 1. 调浆工序 ⑴ 保持淀粉浆及贮罐清洁 ⑵ 用清水将粉好的石灰慢慢淋入淀粉浆罐中, 5 分钟后测 PH ⑶ 计算应加入淀粉酶量:淀粉浆体积179。 纯度179。 2. 液化工序 ⑴ 液化系统采用活蒸汽温罐到 100℃ ⑵ 检查淀粉浆的 PH 值和加酶量 离心机 脱色罐 流化床 过筛、包装 ⑶ 打开回流阀,关进料阀,开液化阀,回流 15 分钟 ⑷ 开进汽阀,关回流阀,缓慢开启进料阀,控温 105℃ ⑸ 待开 车 60分钟后,对冷却盘管预热,温度 100℃ ⑹ 当最后一只层流罐液化液达到第一视镜时,开启打料泵,控制好打料泵的流量,确保液化液的液面处于第一视镜 ⑺ 打开冷却水,控制液料温度在 65℃ ⑻ 液化结束后,一定要用水冲洗液化系统 ⑼ 打开所有排污阀 3. 糖化工序 ⑴ 将糖化罐消罐到 90℃后,等待液化液 ⑵ 液化液进罐后,温度控制在 65℃ ⑶ 待料装满后,慢慢加入 H2SO4进行调 PH,并降温 ⑷ 降温到 60℃, PH 控制在 时,测 DE 值,加入糖化酶 4. 压滤工序 ⑴ 拆装板框认真负责,确保每块滤布平整无漏点 ⑵ 压滤开 始时,一定要打回流,确保糖液质量 ⑶ 过滤压力≤ ,尽量用自然压滤,逐渐升压,不间断 ⑷ 压滤后用 70℃以上热水冲洗板框 ⑸ 贮糖温度控制在 60℃以上 4. 2. 1. 4 液糖质量标准 含糖 30% 透光 95% ( 420 纳米滤光片) 糊精透光 80% (糖:酒精 =1 : 7 ) DE 值 98% DX 值 96% PH 值 固体颗粒含量 0 蛋白质含量 极少 颜色 浅黄色 粉糖转化率 99% 温度 ≥ 60℃ 4. 2. 2 发酵车间 4. 2. 2. 1 发酵车间概述 谷氨酸发酵过程为工艺流程的重点,发酵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与其他发酵过程一样,必须进行纯种培养,只允许生产菌存在、生长、繁殖,不允许其他微生物共存。 所以整个过程必须强调无菌操作。 牢固确立无菌观念采用大量无菌空气,大罐加料前空消,物料连消,二级种子罐实消等。 4. 2. 2. 3 发酵工艺流程 空气 菌种 水 +淀粉 采风塔 液化 斜面 压缩机 糖化 贮气罐 一级种子 冷凝器 中和 过滤板框 油水分离器 分过滤器 二级种子 加热器 葡萄糖液 分过滤器 发酵 贮气罐 配料 膜过滤器 发酵液 (有机氮、钾、镁、氨等) 4. 2. 2. 3 操作规程 1. 连消工艺 ⑴ 消罐 :维持罐及板式换热器与发酵罐同时进行灭菌,维持罐压力 配料 :称量、复核、监督 ⑵ 上料 :刚上料,温度慢慢往下降,上料过程中稳定的温度一定要控制料液和蒸汽合理流速。 ⑶ 打料 :温度控制在 125℃ ,打料顺序,培养基、 Na2HPO KCl、生物素、VB、 MgSO MnSO4。 ⑷ 进料完毕先停泵,关料阀,开维持罐下出阀,关上出阀,关进料蒸汽阀,打开板式换热器,冷却考克排空。 2. 种子培养工艺 ⑴ 种子罐加料顺序,配料池冲洗干净,将水、葡萄糖、玉 米浆、糖蜜、尿素、磷酸氢二钾加入其中,用 NaOH 调 PH 值,取样分析,加消泡剂,加水定容至刻度线,待打料,此过程中搅拌始终开启。 ⑵ 空消 :首先打开夹层蒸汽阀,升温再打开内层蒸汽阀,其次各路蒸汽阀打开升压至 ,连同分过滤器一同灭菌,空消过程每 15 分钟排污一次。 ⑶ 实消 :夹层预热至 98℃ ,内层升温至 118℃ ,计时 5 分钟保压。 保压阀间断开关 3 ~ 5 次,取样口排料 3 ~ 5 次,并使各路考克充分排汽,降温前整理好降温系统。 ⑷ 培养 :温度、风量、罐压三项指标准确无误。 3. 发酵工艺 ⑴ 空消 :检查阀门, 倒甲醛,夹层预热,内层熏蒸升压,同时连消蒸汽升压,至大罐压力为 , 120℃ 时排污后过滤器同大罐同时消毒,压力 ,计时 1 小时 ⑵ 进料 :先打培养基, 30 分钟后打 Na2HPO 、 KCl、糖蜜、玉米浆、 VB、 MnSO4 ⑶ 移种 :种子罐给大罐移种,大罐压力 ,完毕先关保压阀,再关接种阀。 ⑷ 运转 :温度、风量、 PH 值三项指标,按工艺标准控制,随时注意泡沫情况。 4. 2. 2. 4 优质发酵液的质量要求 PH 值 颜色 乳白色或浅黄色 周期 30 小时以内 残糖 %以下 气味 有谷氨酸发酵的特殊气味 湿菌体含量 177。 %,折合干菌体 177。 % 4. 2. 3 提取车间 4. 2. 3. 1 简述提取车间 采取等点离交法提取谷氨酸。 在发酵液经等电点提取谷氨酸以后。 将母液通过离子交换柱,进行吸附,洗脱,回收,使洗脱所得的高流分与发酵液合并,再进行第二次等点提取。 4. 2. 3. 2 等电点提取谷氨酸的工艺流程 H2SO4 发酵液( PH=) 调 PH至 ~ 停酸育晶 2h 继续加 酸至 PH= 搅拌 12h 静止沉淀 8h降温 菌体谷氨酸 离心分离 湿谷氨酸 去中和车间 调 PH= 上清液 离交 收集 高流分调 PH= 洗脱 母 收集 液 前后流分 等电沉淀 离心分离 谷氨酸 4. 2. 3. 3 操作规程 1. 调酸工艺 ⑴ 放罐前,调酸员检查搅拌,盘管,罐体等设备是否正常 ⑵ 放罐时,等电罐体积要放匀 ⑶ 加高流份, PH 值降到约 ,降温至 26~ 27℃ ⑷ PH 降到 左右,注意用平板观察,据运 晶速度投入晶种 ⑸ 加酸育晶 30 分钟左右,恒温养晶 2 小时 ⑹ 二次中和缓慢降 PH 至终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