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cr内燃机连杆热处理工艺内容摘要:

150℃;一般经调质处理使用。 用途:适用于制造中等载荷和中等速度工作的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后半轴及机床正的齿轮,轴 ,蜗杆,花键轴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可用于制造高载荷,冲击及中速工作的零件,如齿轮,主轴,油泵转子,套环等,也可用于制造 各种 扳手,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可用于制造重载荷,低冲击及要求有耐磨性,截面尺寸(厚度)< 25mm 的零件,如蜗杆,主轴,套环等,经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可制作要求较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而无很大冲击的零件,如齿轮,套筒,轴,销子,连杆,进汽阀等。 连杆的锻造工艺和切削加工过程都是很困难的,为此在锻造生产和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发生,也 是由于各种综合或某个因素造成的,而产生问题的原因又很多,所以长期以来,连杆行业对连杆的材料、锻造工艺和金属切削加工制造工艺一直在不断地进行革新、改进和研讨 [4]。 目前常用的 40C 材料的加热温度。 基本上规定在 (1230177。 20)℃范围内。 德国“胀断连杆材料及毛坯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热成形时的锻压温度:锻压初始温度 (感应加热 )为 1220~ 1290℃。 热切飞边以及热校正时的温度大干或等于 950℃。 模锻工艺一般设压扁、预锻、终锻三个工步。 压扁:因通常采用圆钢,为此应将辊坯压扁,第一是防止内孔的折迭; 第二是便于预锻的平稳摆放。 压扁厚度要根据连杆的厚度和宽度来确定。 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压扁必须把辊坯在辊锻时出现的小飞刺水平放置,以免出现折迭。 预锻:将压扁后的辊坯放置在预锻模膛,长度方向应覆盖模膛,防止摆放不正而导致端面缺陷压入模膛形成折迭或因缺料而造成锻件充不满。 终锻:终锻时,按终热锻件图控制厚度尺寸,热模锻压力机调整滑块高度,控制终锻温度。 电液锤调整打击能量,并控制终锻温度。 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论文) 5 预备热处理工艺 退火工艺的制定图 1 [3]为退火及正火工艺曲线图。 加热温度 : AC3+(30~ 50) ℃ , 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 850℃。 保温时间 :120m in。 冷却方式 : 随炉冷却。 T(℃ ) 850℃ 120min 炉冷 图 1 退火工艺曲线图 t(min) 正火工艺的制定加热温度 : AC3+ (30~ 50) ℃ , 由此确定加热温度为 850℃。 保温时 间 : 120m in。 冷却方式 : 空冷,工艺曲线见图 2。 T(℃ ) 850℃ 120min 空冷 图 2 正火工艺曲线图 t(min) 正火是加热、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 , 其冷却速度比炉冷快 , 珠光体转变温度低 , 因此正火后获得的珠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