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832米连续梁合拢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力承担 ,取摩擦系数 ,承重为全桥除去中跨合拢段梁体重量的 1/2。 此时摩擦力(等于合拢段刚性支撑所受轴力 )为 : N=μG= = 902kN。 假设采用 2工 40a 焊成支撑骨架 ,每个合拢段 4个 ,则每个刚性支撑所受应力 : σ=N/A= 902020/4/2/7340=200MPa。 能够满足要求。 ( 2) 临时张拉束。 按照临时张拉平直纵向预应力束以减少梁体挠度变形、张拉较短长度的预应力束以起到对合拢段更好的约束作用的钢绞线 ,选择临时张拉 2T 2B1 纵向预应力束 ,以抵消温度降低时两端梁体对合拢段新浇混凝土的张 应力。 由于边跨梁体最大摩擦力902kN,故每束钢绞线张拉到 902/4=225kN 即可 ,为确保不开裂 ,施工时对四束钢绞线临时各张拉到 40t。 待混凝土 强度达到 100%后 ,张拉完其他预应束后 ,将 2T 2B1预应力放张。 合拢段配重 ( 1) 合拢段两端配重的目的 : a、 减少混凝土浇筑时的挠度变形 ,保证混凝土质量。 b、 保持 T 构两端的不平衡弯矩小于主墩顶临时固结所能提供的不平衡弯矩。 ( 2) 边跨合拢 段 边跨合拢时考虑两种 工况 ,计算分别如下 ,其中不论哪种工况不进行配重产生的不平衡弯矩 ,主墩顶的临时固结都可以满足。 根据标高测量结果 ,如果合拢段两端标高偏差 在 15mm 以内 ,则不用配重找平。 如果标高差在 15mm以上 ,则在 T构两侧压配重将边跨 6号块端部与现浇段 8 号块端部标高找平。 为减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 T 构两侧重量变化产生的挠度变形对新浇混凝土的影响 ,建议加快浇筑速度 ,使变形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或在 T 构 一侧 加配重 ,随混凝土浇筑同步 增加中跨 侧配重。 ( 3) 中跨合拢时 如果中跨合拢段两侧标高差在 15mm 以内 ,中跨将不采用压重。 如果偏差大 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